天天看點

江甯秣陵:讓鄉土人才在鄉村“破土飄香”

龍虎網訊(記者 張澤偉 通訊員 陳瑩 陶晶晶)近年來,秣陵街道依托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推進人才引育機制創新,不斷拓展鄉土人才發展空間,激發鄉土人才創新創業活力,聚集了一批優秀的鄉土人才在美麗鄉村的大舞台“破土飄香”。

江甯秣陵:讓鄉土人才在鄉村“破土飄香”

在美麗鄉村,唱好一場“局”

幾把椅子,幾位演員。隻聽得琵琶悠揚,闆鼓清脆,地道地道老南京話唱的是原汁原味的江南民調,唱詞淺白易懂,歌者優雅端莊。在秣陵,古老的“南京白局”響起了動聽的旋律。

江甯秣陵:讓鄉土人才在鄉村“破土飄香”

資料圖

南京白局是南京的本土說唱藝術,因“白擺一局”不收費得名,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曆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為更好地傳承、保護南京白局,秣陵街道将人才工作與鄉賢文化結合,引進南京白局優秀傳承人團隊,不定期在蘇家文創小鎮、觀音殿、杏花村等美麗鄉村舉辦專場演出。

此外,秣陵街道還在下墟社群成立了“梁曉岚白局傳承社”,為居民欣賞、學習南京白局提供平台。南京白局傳承人梁曉岚說:“我們現在有人看、有地兒練,更能後顧無憂地堅持這件事情。”

在美麗鄉村,燒好一隻“盞”

“燒制一隻好盞不易,尤其是火候的掌握尤為重要,必須精益求精。除了燒制外,對傳統技藝的研究更是漫長又充滿挑戰的過程……”青年藝術家魯立的工作室像是一個存盞的倉庫,陳列的每一隻作品傾注了他的大量心血。

江甯秣陵:讓鄉土人才在鄉村“破土飄香”

魯立師從福建建盞大師孫福昆,和師弟陳榮成立了建盞工作室,緻力于傳承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建盞燒制技藝,榮獲江蘇省鄉土“三帶”新秀稱号。“秣陵街道為我回鄉創業提供了巨大幫助,除了政策扶持外,對我遇到的各種問題也都耐心地傾聽、解決。”為了回饋社會,魯立還熱衷于社會公益事業,累計無償捐血200餘次,五次獲得“全國無償捐血奉獻金獎”,先後榮獲“中國好人”、南京市道德模範等榮譽稱号。

在美麗鄉村,舞好一把“鎖”

古老的石鎖運動從起源至今,已過超過千年,是我國優秀的民間體育運動,收入體育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近年來,在一群愛好者的推動下,這項古老的運動重拾光輝,再次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在秣陵街道,老人王道泉一直緻力于中國千年石鎖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他于2014年創辦了南京市石鎖運動協會,同年12月編導出版了我國首部反映石鎖30餘萬字的專業書籍《江蘇石鎖》,2015年該書獲得了江蘇省優秀科普作品獎,同時獲得了江蘇省公德心建設獎、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先後被授予江蘇省“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先進個人、江蘇省鄉土“三帶”新秀等榮譽。

江甯秣陵:讓鄉土人才在鄉村“破土飄香”

為支援石鎖運動的傳承與保護,秣陵街道不定期開展石鎖運動比賽與有關交流活動,提升愛好者技藝水準,同時助力石鎖文化走進社群、走進群衆。如今,在秣陵的許多運動場地,都能見到居民進行石鎖運動的身影。平舉、推龍、接抛……各式各樣的動作讓人目不暇接,頗具觀賞性。

鄉土人才是鄉村振興的主力軍,讓鄉土人才“破土飄香”是讓鄉村充滿活力的重要方式。秣陵街道還将繼續推動鄉土人才引育,依托美麗鄉村建設,讓鄉土人才“破土”而出,帶領技藝傳承,帶強産業發展,帶動群衆緻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