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時期,毛澤東評價左權“吃的洋面包都消化了,這個人硬是個‘兩杆子’都硬的将才”;朱德評價左權是“鋼鐵般堅強、獅虎般勇猛的優秀将領”。左權在妻子和女兒眼中則是個滿腹柔情、情深愛笃的好丈夫和好父親。“鐵血”與“柔情”是如此完美地構造出這位了不起的抗日英雄——左權!

左權
左權一歲半就喪父,自小飽受凍餓之苦,19歲進入黃埔軍校第一期,20歲經陳赓介紹加入中國共産黨。26歲升任任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參謀處長,開始顯露出較強的組織才能。
28歲升任紅一軍團參謀長,1940年3月以八路軍第二縱隊司令的身份率部擊潰第一次反共高潮中企圖太行抗日根據地的國民黨軍進攻,全殲國民黨第97軍10個團,保住了根據地。
1939年4月16日,由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夫婦做媒,34歲的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和22歲的北平女孩、知識分子幹部劉志蘭結婚。自此,夫妻二人情深愛笃,感情深厚。
左權軍務繁忙,經常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而劉志蘭也不願意耽誤自己的工作,婚後第4天,她就到沁縣開展邊區婦女組織工作,夫妻二人隻能周末相聚一次。
1940年5月27日,劉志蘭在八路軍總部和平衛生醫院生下女兒,當時左權下部隊了,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的妻子浦安修是劉志蘭的老同學,她一直守在劉志蘭身邊。
等一切都忙好了,浦安修才回家告訴彭德懷劉志蘭生了個女兒,彭德懷聽了當即興沖沖趕到醫院向劉志蘭道喜,應劉志蘭之請,彭德懷給這個小女嬰取名太北,因為此地屬于太北區。
左權聽到妻子生了女兒的喜訊,欣喜萬分,幾天後,他處理好軍務之後便策馬直奔醫院,慰問了妻子後,把女兒抱在懷裡不停地看,不停地親。一口一個小北北地呼喚着懷裡的女兒。
劉志蘭還缺乏做媽媽的準備,女兒生下來讓她無法馬上投入工作,再加上根據地生活非常艱苦,營養不良,讓她沒有足夠的奶水喂飽女兒,女兒經常沒日沒夜啼哭,這些都讓她煩躁。
左權非常體貼,晚上回到家裡,不顧白天辛苦總是一面溫言寬慰妻子,一面全力照顧女兒,給女兒喂水、換尿片、穿衣服,還會抱着女兒來回踱步哄女兒睡覺,這讓劉志蘭感動不已。
左太北還隻有3個月大的時候,左權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和彭老總等人一起精心籌劃和部署“百團大戰”。出于各方面考慮,左權在和妻子商量後,決定讓妻子帶着女兒傳回延安。
左權和妻女合影
行前,柔情滿懷的左權還特意請人為女兒做了一個小木箱當作路上睡覺的搖籃,安頓好了之後,左權又請人給一家三口照了個全家福,左權懷抱女兒,夫妻二人臉上溢滿幸福的笑容。
臨行那天,正是秋高氣爽,左權把妻子和女兒送到村口,夫妻二人難舍難分,妻子滿眼淚水,左權隻是憨笑着,握着妻子的手千叮咛萬囑咐,又抱着女兒親了又親,才揮手作别。
送走妻子和女兒後左權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當中,協助彭總指揮“百團大戰”,又要想出各種辦法解決根據地的許多困難。隻要稍有空閑,左權就忍不住會思念遠在延安的妻女。
從和妻子女兒分開到犧牲前的21個月中,左權給妻子寫了12封信,這些信無不飽含左權對妻子和女兒深深的眷戀與愛護,字裡行間,滿是濃濃的思念與愛意。
1940年12月23日左權給妻子的信中寫道:現在怎樣?半歲了,較以前大了一些,總該好些吧!希當心些,不要冷着了這個小寶貝,我倆的小寶貝!
左權是八路軍副參謀長,屬于進階将領,但他每個月的津貼隻有5元。他經常發表軍事方面的稿件,是以有些額外的稿費,每當收到稿費,左權就要想方設法給女兒添置衣物。
左權對女兒的愛有多濃烈啊!冬天生怕女兒凍傷了手腳;女兒拉肚子,他會焦急地反複提醒妻子“要盡快找醫生”;女兒頑皮了,他會提醒妻子不要打她,因為太小打了也無濟于事。
兒童節時,左權會想着女兒可能出席比賽,還可能獲得錦标。左權盼着女兒快快長大,早點懂事,懂得她的爸爸在遙遠的華北與敵寇戰鬥着!
左權犧牲前三天,他還在給妻子的信中甜蜜想象一家三口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北北非常調皮,一時在地下,一時爬到媽媽懷裡,又由媽媽懷裡轉到爸爸懷裡,鬧個不休,真是快樂!
1942年5月14日,日本鬼子調集3萬兵力,憑借飛機的配合,突然“掃蕩”太行山根據地。日本鬼子甚至派出經過專門訓練的“特别挺進殺人隊”,喬裝成八路軍,直接奔襲八路軍總部。
百團大戰(油畫)
左權協助彭總指揮八路軍總部人員轉移。5月25日淩晨,總部和北方局總共約2000餘人被日本鬼子合圍,危急時刻,總部上司決定分路突圍,各自為戰。
上面有日本鬼子的飛機轟炸,下面還有炮火密集進攻。左權站上一個高坡給大家鼓勁,号召大家不要怕,隻要沖出山口,就是勝利!
下午,情勢越來越危急,左權考慮到彭總的安全,因為他認為彭總安全突圍出去就是勝利。但彭總不肯先行突圍,于是,左權指令警衛戰士強行把彭總扶上馬,直奔十字嶺突圍。
十字嶺是此次突圍的必經之路,突圍隊伍綿延蜿蜒,敵人很快就發現了突圍隊伍,立刻調集所有火力猛攻十字嶺。左權一面指揮隊伍掩護,一面督促機關人員快速突圍。
這時,左權突然發現一個挑着機密檔案箱的挑夫沒有上來,又派出警衛員回去尋找。天色快暗下來,還有一些人被困在山坳裡面,左權心急如焚。
左權不顧敵機轟炸和炮火密集攻擊,沖上十字嶺西北的一處山口上大喊,不要怕,趕緊沖,翻過山梁就安全了!于是大家趕緊跟着左權突圍。
這時,左權好像突然意識到了什麼,他回頭指令隊伍,你們都卧倒!我過去沒有事了,你們再走!話音剛落,他就飛速往前沖,還差幾分鐘,他就可以翻過山梁進入安全地帶了。
偏偏就在這時候,幾發炮彈呼嘯着在山梁上炸響了,硝煙散去後,大家沒有看到左權的身影。等到大家拼命沖上山崗,隻見左權靜靜地躺在山路邊,頭部不斷湧出鮮血。
大家哭得撕心裂肺的,誰也不敢相信,剛才還指揮大家突圍的一代抗日名将,大家心裡又敬又愛的副參謀長左權就這樣壯烈犧牲了。
10月,晉冀魯豫邊區軍民公祭左權将軍,彭德懷副總司令親自為左權撰寫了碑文,碑文中彭總凄然寫道他與左權“相與也深,相知更切”,流露出他對左權犧牲痛徹心扉的惋惜和悲傷。
左權(左一)、彭德懷(左二)
得知左權犧牲後,妻子劉志蘭在延安深切悼念他時,和着血淚揮筆寫下這些飽含深情的話語。
當得到你犧牲的通知時,陷我于絕望的悲痛中,痛哭、悲泣,釋不去郁結的悲哀,吞噬着我的心,滴下血來。
“我不是在夢中嗎?”我常這樣提醒自己,而天空是澄清的,太陽輝耀着,這是絕對不可能挽回的事實。
我不忍設想原來精神旺盛身體健康的你,怎樣遍體彈傷地輾轉于血泊中,也不敢想象你斷絕最後的呼吸和思想時,想到未完的事業和親愛的人時,怎樣痛切地感到對生之留戀!
我痛悔不在你的身旁,分擔你的痛苦,這是永遠的恨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