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從文物中領略華夏古人奔赴星辰大海的征程

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本從先秦秦漢文物中讀上古史的新作。

相對于其他介紹文物的讀物,這本書在浩如煙海的文物中,主要撷取帶有文字的那一類。因為這方面的文物,相對于沒有文字的那些,往往能承載更多的曆史資訊,友善探讨更深層次的曆史話題。避免對文物作導遊詞式的簡單介紹,而是将其放在曆史文獻的大架構中,一點一點去解讀,這件文物講的是什麼,它與傳世文獻記錄的曆史有什麼關聯,它又是如何去修補傳世文獻記錄的曆史資訊的。

先秦秦漢的有字文物,主要包括甲骨、青銅器、簡牍、帛書、漢畫像石和陶器、玉器、金銀器等。而其中最具有時代特色的,又是商周的甲骨和青銅器、戰國秦漢的簡牍和帛書以及漢畫像磚石。《文實體的早期中國》所選取的文物,主要也出自這五類。

曆史|從文物中領略華夏古人奔赴星辰大海的征程

文物裡的

早期中國

林屋公子

曆史|從文物中領略華夏古人奔赴星辰大海的征程

甲骨文主要包括在龜甲和牛骨上書寫的文字,主要見于晚商的殷墟遺址和商末周初的周原遺址,在西周的諸侯國也偶有發現。殷墟遺址的甲骨文從1928 年開始發掘,周原遺址的甲骨文從1977 年開始發掘。其中殷墟甲骨文的發現是近代古文獻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它直接證明了文獻中商朝的可靠性,将中國曆史的信史時代大大提前,而且還介紹了不少傳世文獻中沒有記錄的殷商史。商周甲骨對商周曆史的印證,力度不言而喻。

青銅器銘文主要見于商周春秋時期,商朝青銅器以族徽為主;西周是銘文的鼎盛時期,西周毛公鼎銘文接近500 字之多;戰國青銅器則以題銘為主;秦漢以後青銅器逐漸淡出生活,銘文更少。曆代均有零散的商周青銅器出土,自宋代至今日,有不少介紹新出青銅器銘文的著錄。在商周墓葬的科學考古中,也出土了不少有銘文的青銅器,主要集中在商、周和周代諸侯國的都城。其中最蔚為大觀的,還要數周原地區出土的西周青銅器。

簡牍文字主要包括竹簡和木牍上書寫的文字,主要見于戰國和秦漢時期,春秋及之前的已經腐爛,之後随着造紙術的推廣也逐漸被取代。簡牍書寫的文字最多,也是本書介紹的重點。新中國成立後考古發現了不少簡牍,比較重要的有湖北荊門出土的郭店楚簡、湖北雲夢出土的睡虎地秦簡、山東臨沂出土的銀雀山漢簡等。新世紀又有不少出土簡牍,比較重要的有上海博物館藏戰國竹簡、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江西南昌出土的海昏侯墓漢簡等。

帛書主要隻有兩批,第一批是1943 年在長沙子彈庫出土的一卷楚帛書和若幹殘片,第二批是1973 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一批帛書。其中馬王堆帛書最有價值,有30 種左右文獻12 萬餘字之多,其中包括《老子》《周易》《戰國縱橫家書》等極具價值的曆史文獻。另外還有一些帛畫資料,不在本書介紹範圍内。

曆史|從文物中領略華夏古人奔赴星辰大海的征程
曆史|從文物中領略華夏古人奔赴星辰大海的征程

漢畫像磚和漢畫像石主要見于漢代,尤其是西漢晚期至東漢時期,目前發現的畫像石主要集中在山東、蘇北及安徽交界地區、山西及陝西、河南、四川地區。漢畫像石創作較晚,雖然對先秦曆史研究價值不高,但其記錄了不少先秦曆史事件,有些可以反映這類事件在漢代傳說的變化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文字資訊反映的首先是書寫者的主觀意識,而未必代表客觀全面的曆史史實。甲骨文、金文在反映商周曆史時,可信度自不待言,但也存在“報喜不報憂”的情況。至于簡牍、帛書,在涉及它們之前的曆史的事件時,其實可信度與同時代傳世文獻難分軒轾。拿着簡帛文獻的某些記錄,就輕率揚言可以颠覆曆史,是非常武斷的行為。

其實更多時候,簡帛文獻提供的隻是另一種說法,它最大的價值在于深化我們對這段曆史的認識,而并不在于對這段曆史的颠覆。同時,簡帛文獻很多文字的形與義,相關研究都才開始起步,其中不少問題存在争議,某個學者的釋讀直接拿來當結論,可靠性當然也是要打折扣的。有種說法是“考古學家一出手,曆史學家想發抖”,其實未免太擡舉考古學了。

另外,在我國一些周邊地區,文字出現較晚,如四川地區在戰國時期才并入秦國,雲南地區在秦漢時期才并入中國,在此之後文字才得到推廣。但他們在此之前,也有過自己輝煌的上古史,同樣值得我們去了解。是以本書的最後兩篇,嘗試通過無字的青銅器,來介紹古蜀國與古滇國的曆史。

曆史|從文物中領略華夏古人奔赴星辰大海的征程

作者林屋公子曾在“精雕細課”平台推出過一款音頻課《文物裡的先秦密碼:像偵探一樣學曆史》本書延續了音頻課中介紹的思辨方法,可以算是擴充版,但在内容方面有較大改進。一方面,從篇幅上擴充到了34 講20 餘萬字,使得内容更加豐富;另一方面,文字的邏輯也比語言嚴謹,友善與大家更加深入探讨。

當然,其實還有許許多多先秦秦漢文物,不管是有文字的還是沒文字的,都有值得介紹的地方。隻不過本書限于篇幅,筆者不得不忍痛割愛,暫且介紹這34 件比較有代表性的文物。

本書的部分篇章内容曾在報刊或網絡發表過,在著作本書時,對舊文均作出了修訂和增補,代表作者的最新觀點。林屋公子不少觀點在網絡上一直有較大争議,但這些觀點,絕非作者有意嘩衆取寵之語,實則都系前輩學者所發精辟之辭。更多也隻是将其選擇、整合和闡述而已。在本書中,将參考觀點以腳注的方式一一列明,并在全書之後統一列明參考文獻,讀者可自行查閱。

推薦書目

主編:林屋公子

定價:58元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先秦及秦漢時期的有字文物,主要包括甲骨、青銅器、簡牍、帛書、漢畫像石、陶器、玉器、金銀器等。而其中最具時代特色的,又是商周的甲骨和青銅器、戰國、秦漢的簡牍和帛書,以及漢畫像磚石,本書所選取的34種文物主要出自這五類。

全書以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文字,向大衆普及有趣有料的曆史知識,旨在科普一般人不知道的曆史冷知識、颠覆一般人都知道的曆史濫知識。

部分圖檔摘自網絡,如有版權請聯系我們删除

喜歡這篇文章,别忘了點個“在看”

轉發+留言

推薦一本你覺得很好的曆史書籍

評論區點贊數前3位及精選留言2位小夥伴

将免費獲得贈書一本噢~

活動截至2022年1月20日晚上20:0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