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工期縮短20%!創造“科學城速度”的這個工地到底有啥“秘密武器”?

工期縮短20%!創造“科學城速度”的這個工地到底有啥“秘密武器”?

充氣、捆綁、打包……前兩天,在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谷施工現場,施勞工員正圍着一捆捆白色的“充氣棒”忙碌着,這也正是在科學谷建設中被大量使用的充氣芯模。可别小看這些“充氣棒”,得益于充氣芯模的應用,該項目在節約工期、節省成本、綠色低碳等方面可發揮了不小作用。

工期縮短20%!創造“科學城速度”的這個工地到底有啥“秘密武器”?

科學谷項目占地面積約5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20萬平方米,是集研發總部樓、孵化平台、中試研發樓、商務辦公樓、高端酒店等功能為一體的産業園區,“共享、綠谷、滲透、樂活、創新”是該項目的主打設計理念。

工期縮短20%!創造“科學城速度”的這個工地到底有啥“秘密武器”?

“面前這棟建築采用了綠色低碳技術,将‘綠谷’設計理念展現得淋漓盡緻。從2021年9月開始,曆時僅3個月左右,如今已完成主體封頂,工期縮短了20%左右。”現場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空心樓蓋澆築技術功不可沒。空心樓蓋相對于傳統樓蓋,能夠節約工期、節省成本、大量減少高能耗建材的用量,實作建築全生命周期内不同使用功能對不同空間分隔的變化需求,既能延長建築使用壽命,還可以提升建築使用功能。

工期縮短20%!創造“科學城速度”的這個工地到底有啥“秘密武器”?

據現場技術負責人介紹,充氣芯模空心樓蓋澆築技術,不同于傳統的一次性内置芯模空心樓蓋澆築技術。這項技術賦予了樓蓋更輕盈美麗的新生命,整個技術的關鍵之處就在于可謂神奇的“充氣棒”——充氣芯模采用的高分子韌性材料,輕巧且便于搬運,還可以重複利用10次左右,該技術的應用比傳統的内置芯模空心樓蓋,每平方米可多減少碳排放約6.5公斤。

工期縮短20%!創造“科學城速度”的這個工地到底有啥“秘密武器”?

利用這項技術對節能減排、綠色低碳帶來的好處還遠不止這些。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 從前期施工的鋼筋用量減少、模闆節約、施工進度加快,空心樓蓋特有的優異自保溫和隔聲性能,還能大幅減少後期使用過程中的空調能耗、提升使用舒适度。采用空心樓蓋技術,在建築的全生命周期内,均可以有效降低建築的碳排放,助力建築行業達到國家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标。

工期縮短20%!創造“科學城速度”的這個工地到底有啥“秘密武器”?

而空心樓蓋澆築技術,隻是西部(重慶)科學城大力推動“項目建設年”開展智慧工地、新工藝實施項目中的一個縮影。在科學城大大小小的項目建設現場,都能看到智慧工藝的實際應用。比如,在中科院重慶科學中心建設現場,項目全過程采用電子簽名、電子簽章,對關鍵節點、關鍵工序采用數字化記錄,并實時傳遞形成數字化檔案,保證建設工程檔案的真實性和工程品質的可追溯。

未來,西部(重慶)科學城還将繼續挖掘探索符合綠色低碳的高新技術,将其運用到科學城各個項目建設,為科學城實作高品質發展賦能,以科技創新引領高品質發展,以低碳環保賦能新綠色建築事業。

上遊新聞記者 劉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