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吃學習的苦OR吃生活的苦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吃學習的苦OR吃生活的苦

清朝培養皇子是非常嚴苛的。

清朝的小皇子們真的是非常辛苦,當然這個苦講的是從學業方面,我們有好多家長都抱怨小孩沒有休息時間,跟我們小時候沒法比,我們那時候寫完作業,幾個小朋友一起,就出去玩了。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吃學習的苦OR吃生活的苦

現在的小孩在學校的科目就很多,回家還得做作業,寫到很晚。周六周日還都是各種各樣的教育訓練,美術、外語,女孩子學唱歌,學跳舞,男孩子學個程式設計,體育什麼之類的。

當然這肯定和現在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有關,但是這要是和清朝的皇子們比起來,我們還是幸福的。

曆史記載啊,清朝的小皇子們,一年 365天,除去過年的時間,他們是沒啥休息的,也沒有寒暑假。一年下來最多不到一星期的假,更沒有周六周日的概念,是以從頭到尾這一年下來,一共也休不到一個星期。

當然這一個星期的假,也是分散在全年各個月份的,比如說元旦,中秋啥的,再就是皇上過生日可能讓他們歇一天,加起來沒幾天,首先是假期少,天天都得上學去。

然後就是上課上得太早,現在我們有的小孩早上比如說6點起床了,不想起太困了,那清朝小皇子幾點開始上課呢?

我們舉個例子,明朝大臣們挺享福的,為什麼?皇上經常不來,甚至有的皇上20年都不能上朝的,清朝不行,清朝的康熙皇帝早朝基本上沒斷過,天天都得來,乾隆皇帝也基本上把這堅持得特别好,是以皇帝勤政,大臣隻能是陪着了,每天特别早上班。

根據史料記載,當時有位大臣就抱怨,每天起的早,可是有一天他完全改變了自己的想法,為什麼呢?冬天,還沒亮,他就到紫禁城了,走到快乾清門,隐隐約約,看到前邊有一串黃光,仔細一看,是一些孩童在前面走,跟旁邊太監一打聽,一問是小皇子們,這是要去哪麼?這麼早,太監說,這是皇子下早讀了。

下早讀了,不是上課去,早讀多長時間?一個多小時。大臣當時就服了,說身為貴胄的皇子們,都起這麼早,我們臣子還有什麼可抱怨的?

從現存的一些史料,我們可以挖掘出這一個小皇子一天的功課内容。

比如說剛才提到早讀,這早讀他們幹什麼呀?史料當中說是把前一天學習的内容要念120遍,沒誇張,念完之後等着皇帝過來檢查。皇帝會經常過來要檢查皇子的功課,學不好就要受罰,罰誰皇子可能不輕易罰,他會罰這個皇子的伴讀。

其實這個也是一個挺大的心理折磨,往往皇子的伴讀都是他最好的朋友,看着朋友替自己受過,心裡當然過意不去。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吃學習的苦OR吃生活的苦

還有就是訓練忍耐能力,像康熙的皇太子,夏天的時候在暢春園避暑,每天必做的一門功課,在下午一兩點鐘着正裝,去練毛筆字,培養或者磨練他的意志品質,你看現在我們有哪個國學機構能有這種課程,我們家長可能舍不得報,不是舍不得花錢,舍不得讓孩子受這個罪。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這也是為什麼清朝這些皇子們絕大多數滿腹經綸,才華橫溢,包括乾隆皇帝在内,除了自己的母語滿語,漢語必須精通,滿臣之間有時候跟皇帝還說點滿語,而且有的漢大臣他會學一定的滿語,但是漢語是最基本功,好多聖旨都要靠漢語寫的,而且漢語其實是古代漢語,是文言文,文言文的功底 也非常棒,除了這個以外,為了團結外番,還要學好蒙古語。

當然除了這個之外,他們體育課上的也非常豐富,比如騎馬,射箭等等這都要有的,可能是因為小時候打的功底,乾隆皇帝70多歲的時候,班禅要從西藏來北京觐見,

當他聽班禅跟他說,啟程出發的時候,老皇上開始學習藏語,班禅到了,當然那時候想從西藏到北京,這一路要需要很長時間,大約走了不到一年,是以皇帝學藏語學了不到一年,學的成果是什麼?

見到班禅大師的時候,皇帝用藏語和大師聊佛法,可見兒時學習的功底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吃學習的苦OR吃生活的苦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咱們要想成為人上人,就得吃得苦中苦,不了學習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

注:本文所有圖檔,全部來自網絡,如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