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燕雀湖,一段美麗的傳說 | 方志江蘇

作者:方志江蘇

燕雀湖與玄武湖是南京古代的兩大湖泊,兩湖以鐘山為界。玄武湖在鐘山北,稱後湖;燕雀湖在鐘山南,稱前湖。玄武湖曆經滄桑,被譽為“金陵明珠”,成為南京的地标,而曾經久負盛名的燕雀湖卻鮮少人知,曆盡千年,讓我們走近她的故事,去開啟、去邂逅。

燕雀湖,一段美麗的傳說 | 方志江蘇
在鐘山西南麓、中山門外北側的前湖,是燕雀湖在明朝被填後的殘餘湖泊。其被填之前規模相當大,西抵黃埔路,南至午朝門,北至後宰門,周長約三十裡,是清溪上遊的重要水源。燕雀湖最初的名字叫前湖,至南朝方改稱燕雀湖,古時的燕雀湖蘆葦叢生,各種水鳥常栖息于此,湖水與鐘山相映襯,一派生機勃勃的雄姿秀景。
燕雀湖,一段美麗的傳說 | 方志江蘇

燕雀留痕,南梁傳說

前湖為何至南朝更名為燕雀湖?這與一個人有關。南朝梁武帝長子蕭統,聰慧好學、知識淵博、能詩善賦、廣交文人賢士,《梁書》說其“讀書數行并下,過目皆憶”。他任孝良善,關心民生疾苦,曾在母親病重時“悲切欲絕,飲食俱廢”,遇到災荒則令東宮節衣縮食,以救濟難民,他性愛山水,曾言“山水有清音”,他還召集許多文學家,集我國秦漢以來文章之大成,選編《文選》60卷,亦叫《昭明文選》,對後世影響很多。

這位曆史上最完美的太子,在年僅31歲時因落水不治而亡。那是中大通三年(531)三月,蕭統興之所至去後湖(玄武湖)摘荷花,由宮女蕩舟,卻不幸落水,雖被救起,但因傷到大腿,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稱昭明太子。

燕雀湖,一段美麗的傳說 | 方志江蘇

對于昭明太子早逝,梁武帝十分悲痛,将他葬于前湖旁得安甯陵,并将太子生前鐘愛的琉璃碗和紫玉杯随葬。琉璃碗相當于今天的玻璃碗,系西域進貢之物,當時被視為珍寶。有個太監為得此稀世珍寶,竟盜掘安甯陵。當太監掠取珍寶逃跑時,突然數萬隻燕雀飛來撲擊他。這一奇怪現象引起看守的警覺,命人把太監綁縛起來,并從其身上搜出被盜的珍寶。燕雀護陵的消息使梁武帝驚異不已,後又重新整修蕭統墓,當封墓時,又有數萬隻燕雀銜泥而來,築起大大的墓包,日夜盤旋繞飛,似是在守護太子墳。由于安甯陵在前湖之畔,後人便把前湖稱為“燕雀湖”,又名“太子湖”。著名詩人楊修之曾有詩雲:

平湖岸側見高墳,萬土銜來燕雀群。

鑒面無波天一色,此中文藻似儲君。

遷三山填燕雀湖

燕雀湖是怎麼變小的呢?這就是說到朱元璋修皇宮的事了。公元1366年,即明朝建國前兩年,朱元璋下令興建宮城,按照中國風水學原理将宮址選在燕雀湖。一則因為南京紫金山在城東,遠遠看去,就像一條匍匐的龍,龍頭就在燕雀湖,而且從八卦角度來說,南京城東屬震卦方位,帝王居住偏東符合《周易》“帝出乎震”之意。堪輿家認為從南京以北流過的長江折而向東,在南京結下一穴,經劉基重新堪定後,認為穴應結于富貴山之南的燕雀湖。

燕雀湖,一段美麗的傳說 | 方志江蘇

二則舊城之氣被秦始皇改動過的秦淮河所洩,新宮城則重新規劃河道,引秦淮河水入新城,留住所洩之氣,被引入新宮城的水名曰金水河,從燕雀湖前彎轉流過,形成金城環抱之勢,進而留住了金陵王氣。同時長江之水從南京以北流過,從風水上來說,南京位于水之南屬陰,王者之氣就陰盛陽衰,如要克服此弊,就要把新宮城建在山之南,故定穴于鐘山之南,目的是取陽勝陰,使新宮城成為陰中之陽。

結合上述原因朱元璋決定于舊城東部另築新宮城,引鐘山靈氣入宮,于是下令填平燕雀湖營建宮城。《上元江甯鄉土合志》:“新宮之址在都城東,蓋填前湖而築之。前湖即太子湖,一名燕雀湖。”其調集幾十萬民工填湖,但由于湖廣勢低,填湖工程十分浩大,需要大量的土石,故南京民間有“遷三山填燕雀”的傳說。

燕雀湖,一段美麗的傳說 | 方志江蘇

三山街

明初在築建南京明城牆時,将城南的三座無名小山圍在城中。這三座山擋住了從城北通向聚寶門(今中華門)的去路。恰逢當時城東填湖築城,于是将這三座山填進了燕雀湖,并在山基修了一條街道,即為現在的三山街。

燕雀湖大部分被填平後,為了防止地基下沉,又在殿基下打入無數密集的木樁,上蓋巨型條石,然後再在上面建造宮殿,并鋪蓋磚石結構的大型水道。為了使内宮水源澄清,又在遺留的湖底鋪以大量雨花石,讓湖水穿城牆而入,在内宮曲屈環繞。如今站在湖邊,城牆穴巢遺址仍清晰如故。

然而到了朱元璋晚年,還是出現了地基下沉的現象,這令他追悔莫及。在封建時代,帝王宮城建設,均就南低北高的地勢而建,取意為步步升高,江山萬代相傳。而明故宮的三大殿——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等這些高大宮殿因建在原先的燕雀湖中,重力太大又不均衡,導緻了明朝宮殿嚴重的前高後低。

燕雀湖,一段美麗的傳說 | 方志江蘇

明故宮遺址

這在風水上極不吉利,朱元璋對此也頗悔之,曾說:“朕經營天下數十年,事事按古有緒。唯宮城前昂後窪,形勢不稱。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新定,不欲勞民。且廢興有數,隻得聽天。惟願鑒朕此心,福其子孫。”當時的朱元璋已經意識到:王朝的興衰成敗自有天命,他隻求老天能念在他的一片赤誠之心,造福他的子孫後代。

在南京這座六朝古都,有太多的風景,太多的故事,看之、聽之、心向往之。蘇東坡說“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去燕雀湖走走吧,坐在湖邊看看曆經滄桑的城牆,再聽一遍太子湖的傳說,或者感受下這來自鐘山的水——“半山之陰,百武入門,有水自山腹來。又數武,過石徇,陡山巅,洶迅珠躍……”(《金陵特征錄》),這水是如此壯觀,洶湧而來,山南入燕雀湖,山北入玄武湖,共同滋養着南京的千年龍氣。

END

來源:《江蘇地方志》

作者:馬力

稽核、釋出:張一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