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秘萬曆皇帝:萬曆十五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長達28年不上朝?

美國著名學者黃仁宇寫了一部書名字就叫“萬曆十五年”,他認為導緻明朝滅亡的很多事情就發端于這一年,是以重點分析這一年明朝及相關方面的發展态勢。筆者就不拾人牙慧了,另辟蹊徑深入分析。

揭秘萬曆皇帝:萬曆十五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長達28年不上朝?

萬曆十五年這一年,萬曆皇帝就不上朝了,也就是消極怠工了。為啥?還得從前說起。皇帝這個活不好幹,不是個好差事。從早到晚要處理各種軍國大事,還要與方方面面的大臣打交道。

人的脾氣各不相同,有的陽奉陰違,有的過于剛烈,有的又沒有主見,見風使舵,是以很不好與這些家夥相處,這對于一個十歲的小孩的确很難,萬曆皇帝即位的時候就是十歲小孩。

他按照張居正的安排每天讀書,上朝的時間除外,也就是每月三、六、九除外。其他時間即使是隆冬酷暑都不間斷,這就把小孩折騰苦了。估計内心十分受傷,希望有一天什麼也不幹就是休息,這是幼年時期的内心創傷造成的,萬曆皇帝可能在用他的一生治愈童年。

到了萬曆十五年,他也二十五歲了,啥也不怕了,幹脆不上朝了。這是内心的召喚,對自己童年的勞苦的報複性補償心理在作怪。另外,張居正也已經死了,身邊能管得了他的賢德之人沒有了,環境寬松了,也就敢放任自己了。

揭秘萬曆皇帝:萬曆十五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長達28年不上朝?

再加上,在立儲這件事情上很不順利,也讓他很惱火。從他内心來說覺得立儲是自己的家事,愛立誰就立誰,可是對于朝臣和後宮的人來說那就是天翻地覆的大事,直接涉及到利益配置設定或者說權力配置設定,直接關系自己的前途命運甚至是身家性命,是以所有能說上話的都要插一杠子,都要發言表态,都要争取自己的利益。

于是他本想立三兒子朱常洵,但是遭到了幾乎所有人的一緻反對,理由就是“以長不以賢”,立儲要立長子,不管賢德不賢德。這種制度安排其實是很科學的,避免了因為有繼承權的皇子們的宮廷殺戮,可以保證政權的平穩交接。

這些反對的聲音的主人,都是按照這個邏輯去為人處世的,肯定平日裡對太子太好,對三皇子不太好,是以一旦立了三皇子,那麼,前功盡棄,前罪必罰。這些人誰也沒有好果子吃,是以大家一緻反對。

揭秘萬曆皇帝:萬曆十五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長達28年不上朝?

這個二十五歲的青年皇帝,好像也沒有乾綱獨斷的魄力和膽識,對這些反對派沒辦法,最後屈服了,這等于是被一班臣子打敗了,這對于内心脆弱的萬曆皇帝是十分沉重的打擊,覺得太沒面子了,幹脆不見你們,撒手不管了,反正你們能,你們幹去,于是就躲入深宮不上朝了。

這其實也是他内心創傷的表現,怕媽媽、怕身邊的大臣、怕别人反對,還不敢殺他們。是以萬曆等于被剝奪了皇權。要知道當皇帝就是要破除一切規矩和制度,自己無法無天,别人必須遵紀守法,否則殺無赦。一旦皇權屈服于制度和規矩那皇帝就是一個傀儡,除非是皇帝在打敗身邊所有人之後自願遵守的。這就是萬曆的性格悲劇造成的政治悲劇。

這是由于萬裡懦弱,造成張居正死後,朝廷裡的各派紛紛崛起,這些官場派系對國家政權構成直接威脅,但是萬曆又鎮不住這些人,對這些混亂的黨争沒辦法。其實這和立儲失敗是同一個性質的問題——皇帝說了不算。上次皇帝立儲不成,這次是皇帝無力鎮壓黨争,這一下皇帝更沒面子了。幹脆不上朝。這是萬曆小時候的經曆告訴他的,這些大人對他形成的威壓,他不敢反抗,是以隻能退縮。

揭秘萬曆皇帝:萬曆十五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長達28年不上朝?

萬曆皇帝不上朝表面上的原因很多,但是根本原因就一個,那就是——童年的心理創傷讓他對不敢正面反抗現實,隻能選擇退縮,在一個别人看不見的地方治療自己的童年。他的早年經曆讓他不敢反抗現實也不會反抗現實,隻能逆來順受,受不了了躲起來。至于說他右腿長左腿短隻是問題的表象,他是身體和内心雙重殘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