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虎到福到 洪城裡尋虎迹

農曆壬寅年将至,肖虎。虎也成為一年當中最熱門的動物,臨近過年,虎相關的主題活動或者相關元素也成為商家們的最愛。在不同的形象裡面,老虎有着千姿百态,或健碩,或可愛……在千年的南昌城裡面,藏着什麼樣子的虎?本期洪城裡就帶你在南昌城裡搜尋那些和虎有關的故事。

南昌街頭的虎年潮流文創

南昌動物園裡的華南虎

虎的木刻版畫(制作中)

虎的木刻版畫(成品)

彭友善的第五幅百虎圖

省博物館:伏鳥雙尾虎

提到博物館裡面的虎,就不得不提到作為江西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伏鳥雙尾虎”。伏鳥雙尾虎通長53.5厘米,通高25.5厘米,體寬13厘米,這件青銅虎中體量最大者,可謂虎之王者。

虎首平視,口張露齒,獠牙尖長,雙目圓凸,眉粗橫行,兩耳豎張,背伏小鳥,腹部略垂,内空無腹底,雙尾曲卷,呈伏蹲欲縱的姿勢。

虎身遍飾花紋,臉部、腹部裝飾卷雲紋,背部裝飾雲雷紋,鼻部、正脊、尾部與四腿下部裝飾變形鱗紋,四腿上部為醒目的雷紋。其外表透露出虎之威武、勇猛,内中則藏匿着詭谲、仙逸之神氣,将虎的神性和虎的表現到了極緻。鳥兒雖小,神态安閑,不驚不懼。虎不驚鳥,鳥不懼虎,頗有以柔克剛哲學意味。這類虎元素的青銅器在新幹大洋洲出土50多件,為其他地區所不見,因而虎成為大洋洲文物中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辨別。

專家推測,虎可能是墓主人家族崇拜對象,或者與其家族曆史及傳說有一定關系,并将其與商代長江流域的“虎方”國聯系起來。雖然“虎方”地屬目前在學界仍無統一定論,但從大洋洲出土器物上種類繁多的虎圖像中我們似乎看見了“虎方”國的身影。據傳,在巫風盛熾的商代,江西先民與虎和諧相處,将身邊威力無比的獸中之王——虎加以神化崇拜,并大量成像于青銅器上。

洪城裡有多少地名含“虎”

“南昌市區很少有以虎命名的地名”,南昌市有關部門從業人員告訴記者:“絕大多數和虎相關的地名都是因為形狀,比如老福山以前其實是叫‘老虎山’,因為在南昌的周邊有個小山丘,形似老虎,據傳周圍還曾經有老虎出沒,1947年‘老虎山’雅化為了老福山。”

據資料記錄顯示:老福山原是荒山,山形如虎,又是刑場,俗稱老虎山。1947年,市區、保、街道名稱雅化,老虎山改名為老福山,1966年改稱為“愛農巷”,1973年複稱老福山。1986年更名為福山路,一直沿用至今。

此前,在南昌灣裡還有一條虎山路,現在被登出。在資料翻閱的過程中,記者發現在南昌建立區現在還有一條“虎心山路”,為2015年紅谷灘所命名。據記載,山形似虎肚,人們在虎肚上葬一墳墓,又似虎心,故名虎心山。

此外,在南昌建立區還有虎莊大隊、虎莊、虎山、虎心山。這些因虎命名的地名,來源大多數是因地形類似,還有的則是因為同音化名而得。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建立區“虎莊”的來源還有一段故事:相傳夏閣老在朝為官(後被奸臣殘害),皇上封此地為夏家府,故名府莊,後諧音“虎莊”。

南昌動物園:2021年喜添9隻華南虎寶寶

虎,乃百獸之王,威猛雄健,有王者之氣。在南昌動物園也有着不少可愛的老虎族群們。目前園區内共有43隻老虎,其中2021年上半年,南昌市動物園喜添9隻華南虎寶寶,也為園區增添不少樂趣。

9隻虎寶寶命名也十分有趣。大姐T1取名“眈眈”,來源成語“虎視眈眈”、四胞胎T2、T3、T4、T5分别叫作小康、依依、白白、黏黏,呼應“小康一百年”;三胞胎姐妹T6、T7、T8,分别取名為霞飛、秋水、長天,取自《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最小的老幺T9則叫“娜娜”,取自英文nine。

華南虎與南昌有着不解之緣,全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工飼養的華南虎生活在南昌。華南虎亦稱“中國虎”,是中國特有的虎亞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評估為“極度瀕危”。目前全世界人工飼養的華南虎僅存200多隻,野外華南虎絕迹多年。

目前,南昌動物園有華南虎40隻,雌雄比為26∶14,育齡虎28隻。現在,南昌動物園華南虎種群終于躍居成為全國乃至于全世界動物園中最大的華南虎種群。在即将到來的虎年,南昌動物園還将再添數隻華南虎寶寶。

南昌彭友善:中國畫虎大家

虎曆來也受到畫家的垂青,正所謂“畫虎畫皮難畫骨”,虎的身體結構以及由内而外的精神氣度,非一般畫家技巧能及。是以,畫虎的集大成者少之又少。

在江西一提到畫虎第一人,大家第一想到便是彭友善。彭友善,字至齋,号超真,别号“虎癖居士”,曾師從徐悲鴻、齊白石、劉海粟、潘天壽。1911年7月,彭友善出生在江西省餘幹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自幼天性聰穎,才思靈活,10歲時,彭友善随兄長赴上海求學,先後得到劉海粟、潘天壽的啟蒙指點,1931年,20歲的彭友善考入南京大學美術系,有了中西繪畫的雙重功底,彭友善一輩子因酷愛老虎而畫虎無數,光百虎圖就五幅之多。他筆下的虎見骨、帶風、寫意。有喜怒哀樂的生命體征,是振奮民族精神的能量虎,更是借虎言志的情懷虎。

在彭友善美術館中,展覽陳列多幅虎圖,其中《蹲虎》由彭友善1996年所畫。據其子彭開天介紹,“這幅《蹲虎》講述了他畫虎70年心得,虎仍舊有雄壯之态,這隻老虎也是畫自己,他心中也是有一種‘虎氣’。美有很多種,有小橋流水之靜态美,有落雨葬花的凄美,而虎則代表了一種壯美。”

館中還陳列有彭友善最後的一幅百虎圖,該畫創作于1983年,彭友善将108隻虎組織在一個長達二丈四尺的長卷中,單獨看是一隻隻栩栩如生的虎,或低卧、或嬉戲、或漫步、或撲騰、或怒吼、或争鬥、或覓食、或哺幼,千姿百态,是一個洋洋大觀的虎的世界。

1月5日,《壬寅年》特種郵票首發活動在全省各地同步舉行。民德路支局大廳舉辦“壬寅有福,新歲虎佑”生肖集郵展覽,其中,活動現場配置《長嘯》虎年彩色郵資機戳、“虎莊(臨)”紀念郵戳及“彭友善紀念館”風景戳供集郵者加蓋使用。

展館裡的虎:和藝術生活融合

當虎年遇到藝術公共教育活動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八大山人紀念館聯合江西畫院東湖版畫木刻工坊舉行了“虎的木刻版畫”的公教活動。在木闆上刻虎對于南昌市民鄧女士是一個新鮮事,從起稿到刻制,再到印制,看到自己作品最後形成一張年畫,給參與者們帶來了無限的自豪感。

鄧女士表示:“以往大家對于虎的認識是兇猛的,我們選取的就是一個萌虎,每個人都會有一種虎的了解,農曆壬寅虎年将至,這個活動也特别有種新年儀式感。”八大山人紀念館胡館長表示:“為此,我們八大山人有一系列的與虎相關的活動。木刻版畫也是我們新晉的形式之一,常人眼裡虎是猛獸,白虎也有祥瑞之意,中國文化對于虎的了解有很多種。通過這樣的美教課程可以讓大家更好了解藝術、參與藝術。”

江西省美術館則組織了一場與“虎”有關的剪紙活動,1月9日,省美術館舉辦的“巧手韻姿迎虎年”豫章剪紙體驗活動在美術館三樓公教教室開展,活動邀請豫章剪紙傳承人沈玉謀老師為大衆帶來一場有趣的新年活動。剪紙中的小老虎們憨态可掬,展現了小老虎們的凜凜威風之采。

街頭的虎:和潮流文創相遇

年輕人喜歡的虎是什麼樣子?在創作的老虎文創周邊中,虎有了更多藝術的表達。在不少品牌店當中,已經出現了不少與虎相關的周邊,鑰匙扣、水杯、帆布袋等等一應俱全。

在南昌一家藝術商店中,記者已經看到不少與虎相關的周邊,窗戶邊已經貼上不小的萌虎造型,虎年氣氛濃厚。據店主田田介紹:“臨近春節,我們新進了很多虎年的新年文創,對聯、月曆、小老虎的版畫,以及虎年相關的紅包……虎年來臨,基本上各個插畫師都在做虎年的周邊,都很有意思。”

各種形态的虎也吸引了商場的注意,為迎接虎年,銅鑼灣T16購物中心正在籌備《愛老虎油》美陳裝置展。據從業人員透露:這次展覽以愛情為主題,通過拟人化的手法,抓住當下年輕人對自我标簽化、個性化的追求。通過設計改造形象,強調趣味,塑造出一隻時尚潮流的新年老虎。該展将于1月24日正式開展。

此前,江西省博物館發起《江西省博物館2022年兒童藝術作品展》作品征集,館方從業人員表示,該展還在籌備中,需等後續通知。

臨近虎年,在南昌人的眼裡,虎更像是象征着一種鬥志昂揚的精神狀态,寓意着新的一年虎虎生威。

文/圖 趙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