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商隐的千古名句,缱绻旖旎,纏綿悱恻

可别因為"無知"鬧了笑話!前幾天,因為一名網友對李商隐"抄襲"的控訴,和緊随其後的"道歉","冷門詩人李商隐"被迫登上熱搜,"人沒文化有多可怕"的話題也再次煥發了生機。

一時間,這位活躍于義務教育階段國文課本上的"冷門詩人"再次被大家所關注。不過,讀不讀得懂李商隐,光看有沒有文化可不行。

李商隐的千古名句,缱绻旖旎,纏綿悱恻

品讀義山詞,靠的是"運氣"。

不為什麼,隻因為李商隐的詞,以隐晦為主要特點。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但部分詩歌過于隐晦,難以了解。如《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隐的千古名句,缱绻旖旎,纏綿悱恻

放眼望去,可真是一個生僻的字眼都找不到。但是仔細品讀,又猜不透詩人到底想要表達一番怎樣的感情。有人說是思念亡妻之作,也有人說是抒發壯志難酬的愛國之情,還有人認為是自傷身世、自比文才之論。

比起"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這般簡潔明快的典故,《錦瑟》中所用的莊生與望帝的典故也令人迷惑。莊周夢見自己化身為蝶,醒來不知是莊周夢為蝴蝶,還是蝴蝶夢為莊周;杜宇禅位隐退後身死,魂魄化為杜鵑鳥,日日啼血。幾番變化之間,襯托得這首《錦瑟》更加夢幻、迷離,纏綿悱恻,亦幻亦真。

李商隐的千古名句,缱绻旖旎,纏綿悱恻

梁啟超說,像李商隐的《錦瑟》《碧城》《聖女祠》這一類的詩,你要問我講的是什麼,"我理會不着"。但我覺得它美,讀起來讓我在精神上得到一種新鮮的愉快。他又說:"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我們若還承認美的價值,對于此種文字,便不容輕輕抹殺。"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一句,便是為人千古傳誦的美。詩詞之美,本就在于意境。傳說鲛人對月垂淚,淚水化為珍珠;又傳說藍田的玉石在日光照耀下,會彌散出朦胧的玉氣。詩人的想象力仿佛帶我們身臨其境,親眼見到了那樣美麗而又迷離的景色。

李商隐的千古名句,缱绻旖旎,纏綿悱恻

如此情懷,哪裡要等到今朝回憶方覺怅恨呢,隻在當時内心已經一片茫然了。

或許我們都沒有猜到詩人"追憶"的是什麼,但即使隻作為追憶的一個過程,這首詩也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