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北京冬奧會,首鋼園的花滑訓練館裡,彭程/金楊正在抓緊最後的時間對作品精雕細琢,并對個人的弱項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他們的節目難度上并沒有大的改變,但是彭程的三周單跳還是不太穩定,在訓練中也是讓她最“害怕”但更要反複練習的内容,“每天不斷地去積累,以形成良好的肌肉記憶,讓跳躍越來越穩固。”兩人的訓練強度是用彭程的跳躍數來核算的,每天至少三場冰上訓練,每場訓練跳20次以上。比賽中的一次跳躍,需要場下萬千次的努力。
同另一對雙人滑組合隋文靜/韓聰一樣,彭程/金楊在節目中也對托舉進行了創新,“這是一次很新鮮的嘗試,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提高。”金楊言簡意赅。本賽季,彭程/金楊突破了撚轉上手達到4級的動作。這個動作一開始練習時,金楊的手始終達不到要求的高度,無法達到定級标準。“這個動作應該是我們通過練習能夠達到的難度,是以就是不停地練習,不斷地積累。教練也幫着我們一起調整,我們也去觀察其他選手的發力方式,慢慢找到了感覺。”金楊說得輕描淡寫,但背後是兩人在“北京周期”的默默發力。

花樣滑冰隊在北京首鋼基地為北京冬奧會做最後沖刺。圖為彭程、金楊(右)在訓練中 。圖/張昕
短節目即遭出局讓剛剛搭檔兩年的彭程/金楊在平昌奧運會铩羽而歸,痛哭過後兩人痛定思痛,在跌倒中成長。2018年12月花樣滑冰大獎賽總決賽銀牌,2019年10月花樣滑冰大獎賽美國站金牌,彭程/金楊一步一步穩穩上升。拉斯維加斯的美國站比賽無論是成績還是比賽過程都令兩人印象深刻。那一場比賽中兩人在自由滑的第一個抛跳中出現失誤,彭程撞在了擋闆上,腳傷複發。但是彭程堅持着并且高品質完成了後面的比賽,最終兩人拿到了生涯中第一個大獎賽金牌,為備戰北京冬奧會奠定了信心。“我當時也有些猶豫,因為這是第一個動作,就失誤了,後面的動作該怎麼進行,彭程之前腳踝受過傷,如果這次再加劇,很可能職業生涯就要結束了。還要不要保持計劃中的難度?”金楊透露,盡管隻有短短幾秒鐘,但是他卻想了很多,“但當時彭程給我的眼神很堅定,我們也順利完成了後面所有的動作。彭程的精神給我了很大的動力。”
“如果這個失誤是發生在訓練中,我肯定就停止了,趕緊進行治療。但我想這就是運動員的本能,比賽中隻要我還能站起來,滑起來,我就要完成比賽。”彭程說,“我們之前拿到過幾枚銀牌,一直渴望能有一枚大獎賽金牌。為了這個冠軍我們付出了很多努力,這枚金牌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新的起點,讓我們更加努力,也希望能再多拿幾枚金牌。”
彭程、金楊在平昌冬奧會比賽中。圖/安靈均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斷了比賽計劃,但是訓練卻更上台階。兩人從音樂了解到動作難度都在提升。回想起三亞三個月的體能訓練,一路“哭”過來的彭程仍“心有餘悸”,“現在摸到杠鈴都會有生理反應,就是害怕。真的覺得挺苦的,每天都在哭,哭完了還要舉,因為真的是推不動,也蹲不起來,但是必須要漲力量。”如今回過頭來,彭程感受到了體能訓練的“甜頭”,“等到這些力量轉換到專項上的時候,我就發現真的會比以前跳得高了,轉得快了。吃的這個苦還是值得的。”體能訓練對于金楊來說倒不是難題,“力量練習對于男孩來講非常重要,男孩的推舉力量高一些,女孩控制體重的壓力就會小一些,這是雙人滑搭檔之間相輔相成的幫助。”
正如彭程/金楊所說,沒有運動員不想拿金牌。北京冬奧會,彭程/金楊将再一次踏上冬奧會的舞台。這一次,他們選擇了中國風音樂,服裝上也進行了中國元素的展現,他們已經準備好講述他們的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