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因與皇上頂嘴成為曆史上第一個被滅十族的人,873人無辜慘死

在我們這個時代,無論是多麼罪大惡極的犯罪分子,最多也不過是絞刑或是槍斃而已,而在古代可就沒這麼簡單了。衆所周知,自提倡嚴刑峻法的先秦時期開始,各種割鼻子挖眼睛的刑法是層出不窮,最輕的也是個在臉上刺字,給人的肉體和尊嚴帶來了雙重打擊,叫人生不如死。

他因與皇上頂嘴成為曆史上第一個被滅十族的人,873人無辜慘死

這些刑法雖說殘忍,但也隻是針對罪犯本身,如果要說到最滅絕人性的刑法,那就非誅九族莫屬了,大有斬草除根之意。這項殘酷的刑罰最早起源于秦國的夷三族,而後可能曆代統治者都認為三族不足以洩憤,于是漸漸将三族擴大成了九族。那麼九族是哪九族呢?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等于是幾乎把犯人生前的一切有關聯的親友圈全部一網打盡。曆史上受過這項刑法的不勝枚舉,往往一次行刑就是滅門慘案。

到了明成祖朱棣時期,竟有人受到了比“誅九族”更徹底更殘酷的刑法,那就是曆史上絕無僅有的“誅十族”,多出的一族就是增加了門生這一族,這樣一來,和被執行者所有關系的人都要受到株連,受到這項極刑的人名字叫方孝孺。

他因與皇上頂嘴成為曆史上第一個被滅十族的人,873人無辜慘死

這個方孝孺是明代初年著名學者宋濂的得意門生,也是明朝當時的大儒之一,他博聞強記,才思靈活,且非常擅長治國之論,在洪武二十五年還被蜀獻王特聘為世子之師。

1398年,朱元璋逝世。由于皇太子朱标早逝,朱元璋将其所有的心血都投入在他的孫子朱允炆的身上,并指定朱允炆繼承皇位,史稱建文帝。朱允炆剛剛即位之時尚且年幼,況且有着這麼多能征善戰的叔叔輩王爺,他們對于這個剛即位的皇上當然是諸多不服,而朱允炆也明白自己的處境,于是廣招賢士,四處納攬治國之才。就這樣,方孝孺被朱允炆招至南京,并委以重任。此時的建文帝年紀尚幼,缺乏治國治軍的本領,因方孝孺是他的老師,更受到百般信賴和倚重,“國家大事,辄以咨之”,而方孝孺也對建文帝赤膽忠心,全力扶持。

朱允炆此時雖然年幼,但也是雄心勃勃,加上這幫招攬來的賢臣謀士,在國家大事層面上也是治理得井井有條。但其後來因采納齊秦,黃子澄的削藩建議,引得藩王們蠢蠢欲動,其叔叔燕王朱棣更是拉起“靖難”的大旗直接将皇位奪了過來,朱允炆本人也不知所蹤。

他因與皇上頂嘴成為曆史上第一個被滅十族的人,873人無辜慘死

因為朱棣此番奪得的皇位“其名不正”,是以很容易被世人所诟病。很多大臣表面上臣服朱棣,但心裡還是能盼望朱允炆能夠重新奪回皇位,以方孝孺為首的舊派大臣更是甯死不從,堅決不承認朱棣這位皇帝。事實上,朱棣奪得皇位後最想殺的就是他方孝孺,因為當初就是他幫建文帝寫的讨逆檄文,将朱棣貶得一無是處,但謀士姚廣孝卻認為此人是“天下讀書得種子”,殺不得,方孝孺也得以逃過一劫。

朱棣在正式登基後,為了讓天下人信服,于是特地請出了方孝孺,希望他能幫朱棣寫一篇“正名”的诏書昭告天下。這位方孝孺倒也幹脆,直接就穿着孝服直接來觐見朱棣,而且痛苦不已,聽聞來意後更是在面前的紙張揮毫寫下“燕王篡位”四個大字,并言道:死即死耳,诏書不蓸。朱棣最忌諱别人說他來位不正,于是怒道:诏不蓸,滅汝九族。而方孝孺脖子一挺,針鋒相對地說:莫說九族,十族何妨?于是行伍出身的朱棣再也忍無可忍,不顧他人勸告,直接下令滅方孝孺十族。

他因與皇上頂嘴成為曆史上第一個被滅十族的人,873人無辜慘死

于是,在朱棣登基的第八天,就開始了對名儒方孝孺為期七天的滅族酷刑,他的朋友,門生也遭受了這場無妄之災。在處死了方孝孺之餘,還将其十族共873人全部押上了刑場,還有上千人充軍流放。也許方孝孺萬萬沒想到,他的一時忠義直言竟然要數百條性命來為他陪葬,成為了曆史上唯一一例被誅滅十族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