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論謀略,朱武甩吳用幾條街,為何吳用排第三,朱武卻屈三十七

地魁星神機軍師朱武,安徽定遠人氏,能使雙刀,精通陣法,很有謀略。同陳達、楊春,落草少華山,後投奔梁山,坐定第37把金交椅。被招安後,朱武随宋江征讨方臘,被封為武奕郎兼諸路都統領。後看破紅塵,師從公孫勝,雲遊四海。

論謀略,朱武甩吳用幾條街,為何吳用排第三,朱武卻屈三十七

朱武号稱s機軍師,表面上看差不多與智多星吳用平起平坐了,但事實上,其地位并不高,排地煞第一、總排名37。與吳用的大謀略相比,朱武實施的多為小計謀。換句話說,吳用是面上的,朱武的是點上,孰高孰低一目了然,不能同日而語。

當然,按能力朱武可以擠進梁山z央候補w員,可是,他沒有。原因何在?上司層的排擠首當其沖。有擅長陰謀的吳用在,朱武想謀得一席之地難上加難。朱武曾習陣法,深知玄妙,未出道之前也想像諸葛亮那樣待價而沽,然而堂堂大宋缺少伯樂,朱武不得已入夥梁山。吳用的軍事謀略不過爾爾,與專業研究過陣法的朱武一比就明顯相形見绌,是以吳用擔心朱武取而代之。就像當年韓非入秦,當年的同窗當今的廷尉李斯嫉妒其才加以陷害一樣,吳用在安排座次上下了大功夫,他絕不允許朱武與其有競争的機會。吳用給朱武謀了一個“同參贊軍務頭領”的虛職,貌似權大無比,實則無足輕重。由此張恨水感道:昔戰國策有雲:甯為雞口,不為牛後。後世英雄,奉為立身不易之則,自是有故。然雞口豈得人人居之?故牛後中千古來不知埋沒無數英才也。吾人甚無輕視一切居地位之副者。

對于吳用暗中使絆子的伎倆,朱武心知肚明,但他隻能委曲求全。盧俊義被騙上梁山的時候,朱武請盧俊義喝酒,盧不喝,朱武說了一句“我等雖是以次兄弟,也曾與哥哥出氣力”!這句話明顯帶點淡淡的傷感和失落,說明朱武十厘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朱武是以頗有微詞,發點牢騷。朱武為七十二地煞星之首,但工資待遇明顯差個檔次:浪子燕青是天罡地煞星的分水嶺,但燕青系金帶,朱武隻能系銀帶;燕青着紅袍,朱武隻能着綠袍!朱武也想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但他缺少機會。故此李卓吾評點:史進是個漢子,隻是朱武這樣軍師忒難些。

論謀略,朱武甩吳用幾條街,為何吳用排第三,朱武卻屈三十七

少華山是《水浒》出現的第一個山頭,朱武也是首任寨主,而且與朱武搭檔的兩位戰将是陳達、楊春。這似乎有寓意在其中。有人分析少華山影射明代朱氏王朝,似乎有些道理。《水浒》作者為元末明初人,朱姓為明朝國姓,武字為朱元璋洪武年号。且安徽定遠的虛拟人物朱武與鳳陽朱元璋都屬于濠州,陳達暗合徐達,楊春暗合常遇春。我認為這不過是一個巧合,因為暗合的再多,也看不出多大的意義。

梁山聚義後,朱武一直默默無聞。隻是在招安一事中,面對走高俅路線失敗,走旁門左道路線效果不顯著情況下,朱武發表高見,他一針見血地指出: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正規管道還得去找宿元景。一句話使宋江豁然開朗,朱武此言大大促進了招安的進展。

論謀略,朱武甩吳用幾條街,為何吳用排第三,朱武卻屈三十七

朱武排兵布陣類似韓信多多益善,對于單打獨鬥則不屑一顧。是以,在少華山當老大的時候,他處處示之以軟苟且偷生,因為缺少施展“屠龍之術”的舞台,當然也無所建樹。入夥梁山,吳用整天與宋江靠所謂的天書指揮打仗,早把神機軍師晾在一邊了,何談發揮特長。朱武的才華最終在團體作戰中才得以顯山露水。朱武識破耶律得重的陣法,在盧俊義被圍困時,朱武冷靜指揮,終于成功脫險并反敗為勝。朱武與兀顔延壽鬥陣勝利,并将其生擒。攻打王慶西京,朱武擊破奚勝的陣法,盧俊義得以攻入西京。昱嶺關之戰,盧俊義損失六員将領,朱武設計取下昱嶺關。

槍林彈雨,百死一生,朱武委曲求全,最終全身而退,實屬不易。尤為可貴的是,他大徹大悟見好就收,放棄奮鬥半生拼來的财富和職位,毅然随公孫勝出家,做閑雲野鶴,以終天年。

論謀略,朱武甩吳用幾條街,為何吳用排第三,朱武卻屈三十七

人算不如天算。活着,健康地活着,就是幸福。從這一點來看,S機軍師朱武略勝智多星吳用一籌!

這真是:先生本有屠龍技,垂釣奈何在淺灘?雲滅濤生俱是幻,餘生浪迹自心寬。

參考文獻:《水浒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