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雖遠必誅不是說說而已,西域小國恃遠猖狂,被漢武帝打垮

曆史上最有血性的朝代

很多人認為中國曆史上最有血性的王朝是漢朝,最沒血性的是清朝,

盡管縱觀曆史漢朝不是最強盛的的朝代,在它之上的有唐朝,盡管清朝不是最弱的朝代,它曾經的強盛也是很多朝代沒法比的,但是若論有沒有血性,這兩個朝代可是占了兩個極端。

下面說說為什麼這兩個國家占着兩個極端,先說當年外國列強進攻北京城的時候,很多清朝的群眾還給八國聯軍領路、充當力工運送作戰物資,打仗的時候他們站在遠處看着外國侵略者攻打自己的國家,已經沒有了血性,更沒有了熱愛國家的情懷,和當年軍民一心把金軍打怕了的宋朝都差多了。

雖遠必誅不是說說而已,西域小國恃遠猖狂,被漢武帝打垮

漢朝人的血性自然不必說了,為什麼現在的血性男兒自稱男子漢或者漢子,這個漢已經成為了血性的代名詞,現在中國人在外國人嘴裡是漢人或者唐人,中文又叫漢語,這都離不開漢朝當年在國際上的影響。當年匈奴人在邊境作亂,大肆在邊境的村莊鎮甸進行剽掠,

漢朝建立以前中原王朝就飽受其苦,到漢武帝即位傾全國之力對匈奴人進行窮追猛打,直到匈奴人再也沒有還手之力,再也不需要把無辜的公主們送往遙遠的大漠和親換取一時的和平了。

雖遠必誅不是說說而已,西域小國恃遠猖狂,被漢武帝打垮

看漢武帝、衛青、霍去病等人年紀輕輕為家國穩定南征北戰的的故事時常常會感動,漢家男兒隊血性達到了一個曆史巅峰。每每想起漢王朝,就會想起一些豪言壯語,霍去病曾說過:“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漢元帝時期的名将陳湯也說過:“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即便再遠的敵人冒犯過強大的漢朝也會被誅殺,這是一個大國之民該有的豪情與自信。

大宛成了明犯強漢者

雖遠必誅不是說說而已,西域小國恃遠猖狂,被漢武帝打垮

大宛是個西域小國,大概位置在中亞錫爾河沿岸,放到今天應該是在烏茲别克斯坦這個國家境内,在那個時候可以說比較遠了。一提起那個地方大家都會想到那個地方盛産良駒駿馬,烏茲别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都有上好的馬匹,還有比較有名的汗血寶馬。

雖遠必誅不是說說而已,西域小國恃遠猖狂,被漢武帝打垮

在西域三十六國中有個小宛,大宛可并不是因為它有多大才這麼叫的,放到世界地圖上恐怕都沒一個指甲大,當年張骞出使西域就曾經到過這裡,據他回來時所描述,這個國家有屬邑七十多個,人口有幾十萬。這樣的規模并不算大,随便在古代找一個統一的王朝,拿出來個州郡就比它大。這個國家一開始還是比較崇拜強大的漢朝的,後來就有些過分了。

因為馬匹引發的戰争

大宛是個距離漢朝有相當一段距離的國家,如果它規矩一點,即便不進貢友善一點可能永遠不會和漢朝發生沖突,但是它卻偏要以自己不強的國力去試漢朝的底線和實力。

雖遠必誅不是說說而已,西域小國恃遠猖狂,被漢武帝打垮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了中亞是個産良駒寶馬的地方,大宛有好馬,抗疲勞、耐力好、奔跑速度快,漢朝作為一個強國、軍事大國必然需要更多的好馬與壯騎兵的實力,正趕上那時候漢朝正在和匈奴人打仗,戰場面積廣,對手強大是以更需要能和匈奴的好馬對等的馬,這樣漢朝的騎兵才能和匈奴人對抗。

漢武帝派遣使者攜帶重金前往大宛求購好馬,而且還用黃金鑄造了一匹金馬,漢武帝出手很大方,但是大宛國王不買賬,不賣給漢朝,還殺死了使者,将其所帶的所有值錢的财物都給搶走了。

雖遠必誅不是說說而已,西域小國恃遠猖狂,被漢武帝打垮

漢朝本身軍事強大,加上當時正是以強勢聞名的漢武帝在位自然不能無動于衷,因為使者出去代表一個國家,斬了使者就等于打了國家的臉。漢武帝派李廣利統領大軍去征讨大宛,隻不過因為路途遙遠,輪輸轉運十分艱難,而沿途小國又不予以支援,

李廣利隻有硬闖,一個一個打硬時殺到大宛,最後兵力不足物資不足李廣利不得不撤兵回去。

雖遠必誅不是說說而已,西域小國恃遠猖狂,被漢武帝打垮

第二次遠征漢武帝下定決心必讨伐大宛,這次征讨簡直就是第二次漠北之戰,漢武帝集結了全國的力量,集結精銳兵馬,征集大量民夫支援作戰,還從各地征集了幾十萬頭牲畜作為運輸所用,聲勢浩大無國敢擋,西域有些小國全國加一起也沒有這支漢軍多,它們哪裡敢阻攔。

以漢軍如此實力隻要能抵達大宛,那勝利基本是毫無懸念的,漢軍獲寶馬數千匹得勝而歸,盡管這次出征耗費巨大,但是也得到了一本萬利的效果,漢朝取得了好馬,大宛新立了一個親漢的國王,從此西域諸國無不折服,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