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30年,紅一軍團與紅三軍團在湖南浏陽永和會師,經會議決定兩軍合編為第一方面軍,當時紅一軍團下轄3、4、12、20、22軍,共5個軍,紅三軍團下轄5、8、16軍,共3個軍,此時能夠擔任軍長職務,那都是在我軍發展中具有很大影響力的大人物,那麼八位軍長都是誰?他們中是否有犧牲,幾人活到建國後見證新中國的成立,而在55年又授銜如何呢?
紅3軍軍長,黃公略

1898年,黃公略生于湖南湘鄉,他早年參加過湘軍,1922年考入湖南陸軍講武堂,他的同學中有一位是他日後的親密戰友,也是在我軍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大人物——彭老總,畢業後他參加了北伐戰争,立下不朽戰功,1927年又考入黃埔三期深造,求學期間受到馬列主義的啟蒙,于1927年參加了廣州起義,并加入我黨。
1928年,黃公略與彭老總、滕代遠等人上司平江起義,建立紅五軍和湘鄂贛蘇區,1930年1月,黃公略由紅5軍副軍長調任紅3軍軍長,參加前三次反“圍剿”鬥争,在龍崗戰鬥、老營盤戰鬥中建立奇功,還曾活捉國軍中将師長張輝瓒,深為主席看重,可惜在1931年9月15日,在執行任務途中遭遇敵襲,壯烈犧牲,年僅33歲。
紅4軍軍長,林總
1907年生于湖北黃岡林家大灣,畢業于黃埔四期,紅軍時期參加過南昌起義、湘南起義、井岡山鬥争、反“圍剿”鬥争和長征,23歲當紅4軍軍長,25歲任紅一軍團總指揮,抗戰時期任八路軍115師師長、解放戰争時期任第四野戰軍司令,1955年授予元帥銜。
紅12軍代軍長 羅炳輝
1897年羅炳輝生于雲南彜良,早年加入滇軍,參加過護國運動、東征和北伐戰争,1929年羅炳輝秘密加入我黨,在當年7月發動起義參加紅軍,擔任江西獨立第四團團長,1930年升為紅12軍代軍長,後為紅九軍團軍團長。
抗戰時期曆任新四軍第一支隊副司令、第五支隊司令,抗戰勝利後擔任山東軍區副司令員,他從軍31軍,幾無敗績,可謂是常勝将軍,但常年在戰場上的奔波嚴重損害他的身體,1946年因腦溢血病逝,時年49歲。
紅20軍軍長 曾炳春
圖為曾炳春影視形象
1902年生于江西吉安,他出生于農民家庭,但家族重視學風,緊衣縮食送他入學堂學習,從江西省立第七師範畢業後,在吉安永陽國小擔任教員,在幾位進步老師的影響下開始投身于革命運動,建立農會、發展黨組織、組建農民武裝,并在1927年起,先後上司東固暴動、崇賢起義、贛西南路暴動,1929年還成功說服協助羅炳輝發動起義。曾炳春的宣傳和統戰能力很強,領兵作戰也很有一套,1930年6月建立紅20軍後擔任軍長,可惜在肅-反中遇害,年僅30歲。
紅22軍軍長 陳毅
1901年生于四川樂至,早年參加過赴法勤工儉學,回國後考入北京中法大學,求學期間加入我黨,南昌起義時擔任73團指導員,南昌起義失敗後,僅餘經曆三河壩戰鬥碩果僅存的八百将士,團級以上幹部僅有三人,陳毅與朱老總和王爾琢,他們堅強不屈的意志也奠定了此後在我軍中的地位。經曆長征、抗日戰争、解放戰争,建國前夕擔任第三野戰軍司令兼政委,1955年授元帥銜。
紅5軍軍長 鄧萍
1908年生于四川自貢,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在校期間成為我黨黨員,1927年被派往彭老總所在的湖南獨立第五師第一團上司兵運工作,1928年上司平江起義,後擔任紅5軍參謀長。
1930年紅三軍團成立後,擔任軍團參謀長兼任紅5軍軍長,在長沙戰役和數次反“圍剿”戰争中立下赫赫戰功,成為紅軍名将,後來還參與籌建紅軍大學,為新興的革命隊伍培養了大批優秀的紅軍幹部,可惜這樣一位軍政兼優的紅軍将領卻在遵義戰役中犧牲,成為長征中紅軍犧牲的最高将領,年僅27歲。
紅8軍軍長 何長工
1900年生于湖南華容,作為一名優秀的革命家,他在我軍中的地位也是很高的,1922年赴法勤工儉學時加入我黨,1927年參加秋收起義,後跟随隊伍上井岡山,當時他奉主席之命尋找南昌起義隊伍,是促成井岡山會師的關鍵人物,1930年任紅8軍軍長,長征勝利後調任延安抗日軍政大學,抗戰時期一直負責軍政教育,由于離開部隊工作建國後沒有授銜。
紅16軍軍長 孔荷寵
1896年生于湖南平江,1926年參加農民運動,擔任農民自衛隊隊長,并加入我黨,平江起義後曆任紅五軍第一縱隊縱隊長、獨立第一師師長、紅16軍軍長,曾在中央蘇區中地位很高,但1932年因犯錯誤被朱老總批評,被撤銷職務,後對革命前景悲觀失望,于1934年7月叛變革命,抗戰時期曾任國軍中将師長。1955年被捕,1956年8月病逝獄中。
結語
革命年代危險重重,八位軍長竟有一半犧牲在戰争年代,他們雖然早逝,但曾為這個民族所做出的的貢獻,國家和人民永遠不會忘懷,你們是我們心中永遠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