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初剃發易服,與日本明治時代散發脫刀,有何本質差別?

有位朋友在某問答平台上,提到自己的疑問:

為何一提到清初剃發易服,網友就義憤填膺,而對于現在西方社會已經西化的發飾默然接受?

要解釋清楚,隻需兩句話。

連鳥都是向往藍天,不想被關在籠子裡的。

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不想做什麼,就能不做什麼。

講了結論,我們再來說故事。

很多人曉得,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實際上,還有一些人不知道,現在清宮戲裡那種發型,是發展很久之後出現的。

清朝統治者,讓明朝人接受的發型,乃是金錢鼠尾。

清初剃發易服,與日本明治時代散發脫刀,有何本質差別?

(清朝發型變遷)

也即整個腦袋,差不多都剃光了,隻在頭頂和後腦勺留一塊銅錢大小的地方,将那裡的頭發編成辮子。

哥啊,人都是有點審美的好不好?

醜成這個樣,讓我怎麼舒服呢?

異族入主中原,古已有之,攻滅西周的,就有犬戎的軍隊。

到了漢朝,公主和親,被後世傳為佳話。在當時,實乃不得已而為之,是匈奴勢強之表現。

更不要說南北朝時代,各族豪強你方唱罷我登場,到處都是一團亂。

朱元璋北伐元朝,檄文裡還這樣寫:

自宋祚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國,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

天授……

是的,朱元璋他們就是這樣講的。

意思是,王朝的更替,乃是自然現象。

隻要能繼續讀孔聖人的書,穿右衽的衣服,留老祖宗的發型,朝堂上是誰,并不重要。

但清朝把這一切都改變了。

衣服要改,發型要改……

這就突破了底線。

是以,反抗才會風起雲湧。

是以,逼死了崇祯帝的大順軍以及大西軍,才會跟明朝殘餘部隊聯合——不共戴天之仇啊,在清朝的軍事以及文化攻勢面前,都算不得什麼了。

說完清朝,再講講日本。

我們曉得,幕府時代,武士當道,他們的發型月代頭——在中原王朝看來,中間挖空留兩邊,就是夷狄樣子——慢慢也就成了日本人的普遍發式。

清初剃發易服,與日本明治時代散發脫刀,有何本質差別?

(月代頭 劇照)

明治維新一起,不久就頒布了散發脫刀令。

實際上,是留發,将發髻解開,把刮掉的留起來,變成當時西方通行的短發。

武士的兩把刀,也推薦放在家裡。

沒錯,是提倡。

散發脫刀,是文明開化的重要一環,也是其外在表現形式。

它不像清初那樣,強制推行,可以自由選擇。

便如明治重臣岩倉具視,作為正使出使歐美的時候,随從的伊藤博文等人,都是西裝短發,獨他和服沖天炮。

到了美國,日本留學生說,你這是野蠻的象征啊……丢了國家的臉……他才在波士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剃了發,易了服。

清初剃發易服,與日本明治時代散發脫刀,有何本質差別?

(中坐者為岩倉具視)

盡管說是提倡,實際上,執行過程中,有沒有強制?

對那些不想剃發者,有怎樣的精神壓力?

電影《最後的武士》裡,對此有精彩描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然,比起清初的剃發易服,日本明治時代的剃發易服,引起的反感,少得多。

說白了,正是我前方結論的,你有選擇不剃的自由。

如果你實在受不了白眼,那是你的事。

但,這跟把刀架在脖子上,有本質差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