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滅六國時功勞最大的将領,在秦始皇眼皮底下還活到九十多歲!

我們閱盡鉛華,隻為呈現不一樣的曆史。

時局越不穩定,戰争越多,英雄就越多。除了衆人所知的三國以外,秦國還沒統一天下之前,局勢同樣混亂。當時各個國家都湧現出了無數文人武将,其中最為出名的就要數秦國的白起和王翦了,除此之外則是趙國的李牧和廉頗,起初這四位名将可謂旗鼓相當。經過長平之戰過後,白起的名字更是響徹衆國,為了秦國的勝利,他總共為母國攻下不低于七十座池城,在戰場上殺死敵人上百萬。

秦滅六國時功勞最大的将領,在秦始皇眼皮底下還活到九十多歲!

可是這位别人聞之繞道的大将軍,在為他的國家打下那麼多領土之後,還是沒法善終,反而被國王給賜死了。像白起這樣的名将還有很多,表面上這些名将是犯錯而被處死,大家都知道他們是因為功勞過高,犯了大忌,是以才結局悲慘。不過有些将領比較聰明,他們一邊衷心為國,一邊為了保命做出各種措施,比如王翦。此人每次打了勝仗之後,都會做出非常愛财的樣子,讓皇帝以為自己是極為貪婪之人,反倒一直保住了小命,而且還成為了秦始皇的帝師,得以安度晚年。

說王翦是秦國的名将之一,一點也不為過。他雖然無法做到像神話裡面,以一敵百的程度,但是在戰場上确實勇猛無比,用鮮血換回土地。此人還是秦國在統一六國時期的大功臣,可以說是參與最多戰争的将領。當時各個國家都有無數謀士和将士,就連趙國名将李牧和楚國大将項燕,都被他打敗了。

秦滅六國時功勞最大的将領,在秦始皇眼皮底下還活到九十多歲!

咱們先來看看他是如何打敗李牧的。李牧曾經是趙國的守護神,隻要遇上大型戰争,趙國國君必然派他上場。但凡有他守護的戰場,敵人都無法輕易攻破。他在斬殺匈奴時毫不手軟,在他的守護下,匈奴總算歇了侵犯之心,就連趙國的邊界都不敢輕易靠近。在交戰的過程中,就連秦軍都被他打得四處亂竄,如果直接在戰場上真刀實槍,王翦不見得能夠攻下楚國。不過秦國國君和将領也不是蠢貨,既然硬的行不通,就改變戰略,用其他方法。在秦王和王翦的商讨之下,兩人使出了離間計對付李牧。趙王身邊有位名為郭開的親信,廉頗就是被這位小人陷害的,兩人再次想到了郭開,許他重利,讓他去對付李牧。既然能夠成為趙王的親信,趙王對他的話自然深信不疑,結果李牧很快就被趙王處死了。趙國在失去了這位守護将軍以後,再也抵擋不住秦國的攻擊,很快就滅國了。

楚國的國力在衆多國家當中,也排在前列,而且這個國家的曆史比趙國還豐富。楚國的名将項燕,也是王翦最強勁的對手之一,秦王為了拿下楚國,可費了不少心思。當時秦王和衆多臣子商讨如何拿下楚國時,年輕有為的李信說,自己隻需要二十萬兵力就可以了。可是資深老将王翦卻認為,這個資料遠遠不夠,僅僅以這點兵力,就想要打勝仗,簡直是在說笑。在秦王看來,李信是年輕有為的能将,曾經帶領士兵打過很多勝仗,是以他覺得李信值得相信,反倒覺得王翦有些過氣了。

很快,秦王下令讓李信和另一位将領,帶着二十萬兵馬前去楚國,結果被項燕殺得大敗而歸。眼看李信已經無望,秦王隻好再次讓王翦出戰,可是王翦此時卻擺起了架子,拒絕出征。秦王為了自己的大業,不得已之下,多次請求這位老将,王翦這才同意出兵,不過他提出要把兵力提到六十萬。秦國所有的兵力加起來也才這個數而已,一旦王翦輸了這場戰争,秦國将不複存在。為了讓秦始皇徹底相信自己,他故意在出征前,向秦王索要大量田地,讓秦始皇以為他僅僅隻是貪圖錢财而已。果然,秦始皇相信了他的為人,讓他帶着士兵出發了。到了戰場上,經過王翦和項燕的不斷鬥争,最終總算打下了楚國。

秦滅六國時功勞最大的将領,在秦始皇眼皮底下還活到九十多歲!

作為一名大将,或許天下和平對于王翦來說,遠比錢财更加重要,是以他才在戰場上如此拼命。在秦始皇實作了統一之後,王翦很快就辭官回家了,這個也足夠證明他的智慧。這名老将在戰場上英勇無敵,天下平定之後又懂得審時度勢,急流勇退,是以秦始皇對他極為尊敬,把他稱為“帝師”。他經過了起起伏伏,心中卻從來沒有為自己打算,更加沒有仗着功勞威脅皇帝,是以才能活到九十多歲自然老去。能夠達到他這種境界的将領,實在不多,如果其他朝代的将領,也能像他一樣聰明,想必也不至于在功成之後,成為帝王的刀下亡魂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