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太宗趙光義,皇位雖然不是正大光明,但卻是個明君

趙光義是個怎麼樣的人物呢?趙光義作為趙宋第二代皇帝,他的個人能力還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作為皇帝,就不能簡單的隻看其個人才智,判斷是不是明君,主要的标準就是"文治武功"。趙光義是一個比較有雄心抱負的人,繼位之初南征北戰,除了掃平北漢及部分割據勢力外,其對南越及遼國的用兵均遭遇失敗,尤其是對遼國的用兵,損失慘重,幾乎動搖國本。

宋太宗趙光義,皇位雖然不是正大光明,但卻是個明君

趙光義小他哥哥12歲,少年時就聰穎異常,跟随哥哥南征北戰,可以說他有足夠的實力和智慧穩定趙匡胤去世後留下的帝國的。而光義代兄繼位,是否符合趙匡胤遺願,史有争論,從趙光義當帝王一個階段後,才由趙普提及并作證的《金匮之盟》對兄傳弟有所證明來說,也是可疑的。這個盟約到底是不是趙氏兄弟聽從母親之言,由兄傳弟。

宋太宗趙光義,皇位雖然不是正大光明,但卻是個明君

光義得報,表示要與家人商量,被二人阻住,說事情緊急拖延不得,就此入宮,快刀斬亂麻繼位,朝中就算有其他大臣有心擁立趙匡胤的兒子,也來不及了。 為何沒有人擁立宋太祖的兒子?那是因為名面上遺诏是兄終弟及,但在當時情景下,趙匡胤傳位給弟弟,是有可能的。大将楊業因為和監軍太監不和,戰死沙場。宋太宗趙光義和宋孝宗一樣有雄圖大志,有恢複天下的豪言壯語,無奈能力不足隻好作罷,隻能和敵人周旋。

宋太宗趙光義,皇位雖然不是正大光明,但卻是個明君

趙光義第一次率軍親征遼國,然而戰鬥到關鍵時刻臨陣退縮,緻使全軍大敗,二次主動進攻遼,又大敗虧輸,兩次慘敗,緻使宋軍精銳盡喪,無力再圖北伐,宋也由戰略進攻,轉為防禦。通過以上趙光義的為政經過,我們可以看出趙光義在治國方面"文治"有餘,使國家政局穩定人民安居。宋太宗即使稱不上明君,也絕對是個能君,有能力的君主,尤其是政治能力。從他以弟弟的身份能夠掌握一切,以非正常手段登上帝位即可穩定一切即可看出他的政治能力非同一般。

宋太宗趙光義,皇位雖然不是正大光明,但卻是個明君

或許是他殺兄奪位,背負了太多心理負擔,是以一心想要做一個好皇帝,以證明我做帝王比你做的好。是以他總是和唐太宗比較,非常勤奮,勤勤懇懇要做一個好皇帝,一手促成宋朝文治系統的建立,打下宋朝繁榮的根基。然而由于其一心想要做的比太祖好,甚至連軍事上也想做的比太祖好,但是它的軍事能力确實太差,高粱河一敗使他心膽俱裂,之後再不敢上戰場,隻能遙控指揮,但這也導緻了邊關幾次大敗。

宋太宗趙光義,皇位雖然不是正大光明,但卻是個明君

本來太祖時期對邊關将領的使用有松有馳、将領有自主性打仗很有利,太宗皇帝沒有這方面的能力,隻能靠手段控制将領的主動性,結果邊将越來越死闆,武将的地位也由此一落千丈,由此也看出其政治手段之高。以私來說,太宗這人陰險狠毒、手段毒辣;以公來說,他勤勤懇懇一心想做個好皇帝,做的也還不錯,也算是明君吧。

文:風軟一江水

參考文獻:《宋史》、《續資治通鑒》

林苑浮生工作室:求識、趣味、見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