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鄧小平小道》在政協禮堂舉行特别放映 盧奇:好的劇本讓人物更鮮活更立體

作者:北青熱點

1月12日下午,由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九屆副主席,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一級編劇王興東曆經15年創作編寫,著名導演雷獻禾執導,著名演員盧奇聯合導演,盧奇、于慧領銜主演的重大革命題材電影《鄧小平小道》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了特别放映活動。全國政協上司接見了劇組及出品機關代表,并且在放映後舉行了座談會。

《鄧小平小道》在政協禮堂舉行特别放映 盧奇:好的劇本讓人物更鮮活更立體

《鄧小平小道》講述了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鄧小平在江西南昌城郊的原建立縣拖拉機修配廠三年零四個月的勞動生活。當年小平同志家國情懷系于一身,堅強隐忍,憂國憂民,一邊勞動,一邊照顧癱瘓在床的兒子,但仍然思考着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令人感慨。正如影片所揭示的那樣,一條鄉間小道伸出了改革開放的康莊大道。這也是電影《鄧小平小道》名字的由來。盧奇在該片中擔任主演并聯合導演,他60餘次飾演不同時期的鄧小平,而這一次,真真正正的走進了鄧小平的内心世界。

此次活動選址更是意義非凡:鄧小平同志是第五屆政協主席,鄧小平的兒子鄧樸方是十一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電影《鄧小平小道》劇本原名《父子》,鄧小平鄧樸方的父子之情正是電影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樣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編劇王興東,為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百年,于2004年就開始了劇本創作,他深入江西陸軍學院、建立拖拉機修配廠、鄧小平起房間、鄧小平同志故居将軍樓等地實地采訪,數易其稿。2008年王興東将劇本改編成廣播劇《深情》,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從2004年開始采風創作,到2020年成片,16年來編劇王興東終于将這段對中國人民影響深遠的曆史搬上了大銀幕。

《鄧小平小道》在政協禮堂舉行特别放映 盧奇:好的劇本讓人物更鮮活更立體

在映後的座談會上, 作為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一級編劇王興東在現場呼籲要維護編劇的權益。“劇本是電影的戶口本,戶口本到警察局注冊以後得到了身份證,你這個注冊以後得到了拍攝許可證,電影才出生。劇本的版權誕生了電影的版權,電影的精品出自于劇本的精品,劇本的精品出自于劇作的精英,必須要抓劇本。”

王興東強調電影海報不寫編劇的名字,是違法中國《著作權法》的,“我們國家要發展起來,電影要具有産業競争力,首先注重原創,沒有原創就沒有核心競争力量。我們電影走向世界,必須要依靠自己獨特的藝術形象,原創的力量才行,改編别人東西是不行的,那是沒有市場競争力的。”

《鄧小平小道》在政協禮堂舉行特别放映 盧奇:好的劇本讓人物更鮮活更立體

影片聯合導演、鄧小平扮演者盧奇透露了在創作過程中的心路曆程:“電影《鄧小平小道》劇組是一個和諧團結的團隊。劇本非常好,導演非常認真,而且參考了很多大片,把優秀的、好的元素融進來。我演鄧小平演了這麼多年,這一次不是作為上司出現,而是處于特殊時期被監管的狀态,他沒有自由,每天就是工廠家裡兩點一線,他是怎麼渡過這三年多的時間的,這充分展現了一個共産黨人,老黨員的思想境界。身處逆境還是為共産主義奮鬥了終生,還是做群衆的模範,還是黨的利益高于一切。另外我們用了很多細節描寫把人物立起來,片中他對父母、對家庭的真情流露,表現了一個鮮活的共産黨人形象。非常感謝編劇,他寫到了我才演得到,如果寫不出來,我也演不出來。非常感謝編劇的這種情懷。”

《鄧小平小道》在政協禮堂舉行特别放映 盧奇:好的劇本讓人物更鮮活更立體

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原北京市海澱區法院資深法官,全國先進工作者,現任北京市女法官協會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尚秀雲則從子女教育方面和親情方面闡述了自己的想法。“電影《鄧小平小道》裡鄧小平同志在艱難困苦中對癱瘓的兒子鄧樸方細心照料,他是一個模範的父親,兒子鄧樸方也是一個懂情理,孝敬父母的好兒子。這種濃濃的父子情,也是給我們父母和孩子的這種親情樹立一個很好的學習榜樣。無論是作為父母,或者是作為子女,都應當體會到愛與責任,在一個家庭中的重要意義。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在現實生活中需要為親人付出愛的溫暖,盡到責任的擔當。”同時,她也強調了這部電影的教育意義。“人在困難的時候,在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時候,應該怎麼樣面對,我想這部電影的放映将給年輕一代能夠克服艱難險阻,不斷開拓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肖揚

編輯/崔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