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江手下猛将如雲,為何不稱帝而是受招安?李逵關勝早已分成兩派

《水浒傳》吸引了不少讀者,相信不少人都為梁山好漢在山上大塊吃酒、大塊吃肉的生活感到羨慕,好漢們的故事也是十分的勵志,從最初的區區六七百喽啰,再到後來能夠輕松掃蕩高太尉的13萬官軍,宋江手下猛将如雲,例如關勝、林沖等人,有着萬夫不當之勇,安道全、蕭讓等能人異士也是輩出,那麼有一個問題也随之浮出水面,宋江有着這麼強大的實力,為何不像方臘、王慶那樣稱帝而是接受招安呢?

宋江手下猛将如雲,為何不稱帝而是受招安?李逵關勝早已分成兩派

在打劫江州的時候,李逵就已經提到了這個問題:放着我們有許多軍馬,便造反怕怎地!晁蓋哥哥便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皇帝。吳先生做個丞相,公孫道士便做個國師。我們都做個将軍。殺去東京,奪了鳥位,在那裡快活,卻不好不強似這個烏水泊裡!結果被戴宗一陣呵斥,從此就沒有了下文。

我們常常将宋江拒絕稱帝,而一門心思歸順朝廷的做法,了解為愚忠,然而換個角度來看,他敢稱帝嗎?

宋江手下猛将如雲,為何不稱帝而是受招安?李逵關勝早已分成兩派

梁山好漢有着108人,但他們絕非鐵桶一塊,比如扈三娘,和李逵有着殺父殺兄之仇,朱仝和李逵也是幾乎不共戴天,還有楊志,和截取生辰綱,毀掉他前程的吳用、公孫勝等人,想來關系也不太好。

而在私人的沖突下,也隐藏着更深的危機,梁山當中,李逵和關勝等人,其實早已經默默分成了兩派。

宋江手下猛将如雲,為何不稱帝而是受招安?李逵關勝早已分成兩派

我們不妨來看下梁山的組成結構,盡管在梁山好漢被稱之為一場農民起義,實際上在百多個頭領當中,正兒八經靠務農為生的隻要兩個,一個是九尾龜陶宗旺,另外一個是鐵扇子宋清。在好漢裡面,大部分出自草根江湖,比如說時遷、石秀、李逵,阮氏三兄弟,再者,就是曾經在朝廷有編制的軍官,比如說秦明、花榮、關勝、呼延灼,單廷圭。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人占比雖然不多,然而本事高超,是以基本占據了天罡前36名的大多數,擠入了核心決策層的位置。

宋江手下猛将如雲,為何不稱帝而是受招安?李逵關勝早已分成兩派

在這兩撥人中,流落江湖的草根和昔日身為朝廷命官,估計也不會有太多的共同語言,你能夠想象時遷和呼延灼把酒言歡的模樣嗎?當然是不可能的。假如宋江稱帝,支援他的人,卻是以草根派人為基礎的,時時刻刻鬧着讓宋江登基的李逵,還有對朝廷不滿的武松,以及對着朝廷沒有敬畏,偷喝禦酒的阮氏三兄弟。

宋江手下猛将如雲,為何不稱帝而是受招安?李逵關勝早已分成兩派

然而等到宋江招安的時候,發出反對意見的也正是這些頭領,恰恰關勝等人,卻保持了出奇一緻的沉默,在他們看來,能夠接受朝廷正名,豈不比在山上當一個草寇強?楊志就曾提到了自己落草時候的心情:“王倫勸俺,也見得是。隻為灑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遺體來玷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蔭子,也與祖宗争口氣。”相信這也是很多軍官的共鳴。

宋江手下猛将如雲,為何不稱帝而是受招安?李逵關勝早已分成兩派

而且梁山上,更有不少是被宋江連哄帶騙弄上山的,比如盧俊義,就是被宋江要“替天行道”的義氣所打動,以及安道全、李應、徐甯等,原本都是安于生活的良民,誰由想着要過着前程不确定的生活呢?對于他們來說,招安也是一件好事情。

宋江一旦稱帝,那麼他“替天行道”的招牌,也就徹底砸在了僭越本分的手中,朝廷對待宋江的态度徹底發生改變同時,盧俊義關勝等人,恐怕也會離他越來越遠,到時候整個梁山,就不會是鐵闆一塊,李逵、阮氏等人不可能挑起大梁,是以招安成為了必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