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跟大家并肩戰鬥,感覺自己成了那一粒光”

作者:南方都市報
“跟大家并肩戰鬥,感覺自己成了那一粒光”
“跟大家并肩戰鬥,感覺自己成了那一粒光”
“跟大家并肩戰鬥,感覺自己成了那一粒光”
“跟大家并肩戰鬥,感覺自己成了那一粒光”
“跟大家并肩戰鬥,感覺自己成了那一粒光”
“跟大家并肩戰鬥,感覺自己成了那一粒光”

直擊

在防控一線,有許多人在彼此鼓勵之下為抗擊疫情奮戰。有的是母女,女兒為抗疫工作奔忙,激勵了母親在志願服務崗位上貢獻餘熱的決心。有的是同僚、同行,如蓮南國小、南湖國小的數十位老師,第一時間紛紛加入抗疫的隊伍,承擔封控區流動人員流行病學調查工作。有的是同一個小區的鄰居,10位不同年齡的小朋友親自包餃子煮湯送給防疫人員……東曉街道辦事處的徐曦文也是其中一員,他表達了大家齊心協力奮戰、彼此支援的感受:“和同僚并肩戰鬥,感覺自己成了那一粒光。”

97後抗疫小将全力回複防控咨詢電話:做到“凡事有回音 件件有落實”

南都訊 記者謝萌 1月7日以來,随着報告累計8例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深圳市羅湖區東曉街道辦事處的徐曦文的工作更忙了。“1月7日下午,我作為街道第一批支援社群的力量,在搭起檢測台後就投入了緊張的居民核酸檢測資訊錄入工作。”徐曦文告訴記者,最初接到任務時沒有害怕,甚至因為第一次上抗疫一線,感到熱血滿滿、幹勁十足。“在經過五六個小時的工作後,逐漸開始體力不支,情緒也陷入低落。好在有并肩的戰友們始終安慰和鼓勵我,幫助我很快調整好狀态,在當晚又再次投入社群抗疫一線支援工作。”

“一天接多少電話沒數的,尤其在有新的防疫相關政策釋出或有新的情況出現時咨詢電話會更多,工作時間和核酸檢測采樣點一線也是基本一緻的,中午在辦公室吃飯,也不會漏聽電話”。徐曦文介紹,一般她能解決的問題都會直接告知來電群衆,“我在黨政綜合科工作,有寫綜合材料和街道綜合辦文的工作基礎,對于政策、檔案要求以及相關進展情況都比較熟悉,可以給到居民最新最全的答複;對于比較專業的問題和涉及社群對特定人員的管控措施就要和具體科室或者社群核實,我就會讓他們轉打到具體科室,但如果電話接不通或者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我讓他們還打回來,我來繼續協調和跟進,做到‘凡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

1997年出生的徐曦文說“最初投身一線抗疫,有種‘上戰場’的激動,随着工作的開展,在和同僚并肩戰鬥中,感受到基層工作的不易,卻也感覺自己成為了想成為的那一粒光”,“看見醫護人員、社群工作者和志願者們連軸轉,不分年齡,不分職業,居民們也全力抗疫,我覺得這個時候我隻有盡我所能。作為一個青年基層工作者,更覺得自己還有跟多事情可以做好,自己肩上的責任也覺得變重了”。

50位深圳教師 變身鶴圍村資料排查人員

南都訊 記者方舢 攝影張子珊 “您好!我是鶴圍村的疫情防控從業人員,現在對你進行資料排查。”1月11日,在清水河街道臨時搭建的封控區資料排查工作間裡,來自羅湖區南湖國小的數學老師羅香蓮,已經迅速進入了自己的“新角色”中。

從學校老師,轉身奔赴抗疫一線成為資料排查人員,羅香蓮隻是本次羅湖區火速支援戰疫一線的50名教師之一。現場負責統籌資料排查工作的李丹丹介紹,由于深圳市11日報告的4例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中,有3例是在清水河街道草埔西社群鶴圍村,考慮到資料排查工作量較大、人手較為緊缺的問題,他們接收了50名來自羅湖區7所國小和幼稚園的教師,緊急教育訓練他們參與資料排查工作。

蓮南國小校長馮永表示:“接到區教育局的通知後,學校很多老師主動報名,今天共有20名教職工來到了現場。”蓮南國小體育老師羅攀就是其中一員,1月10日提前放寒假後,他主動報名參與抗疫工作,并一直處于24小時待命狀态,“今天早上6點13分接到電話,就立刻來了。作為一名教師,也希望用自己的行動,将志願服務的精神傳遞給學生。”

10位10後 包餃煮湯送到抗疫一線

1月11日,10名來自深圳龍崗區四季花城社群的10後與奶奶們一起親手包了約900個餃子,并将煮熟的餃子送到四季花城社群一線防疫人員的手中,來表達他們對一線抗疫人員的敬佩。

學校放假了,大人們卻在防疫一線忙碌着。1月11日,深圳龍崗區四季花城社群10名來自社群親子社團的小朋友琢磨着怎樣為父母、為抗疫助力,做到幫忙不添亂。

其中,一名小朋友從剛過去的臘八節中得到靈感:做餃子。正好,當天有愛心企業給社群工作站餃子皮等食材。

下午4點,他們自發組織起來,找社團會長要來食材和場地,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跟着小區裡的奶奶們開始包餃子。在大人的幫助下,他們還做了胡辣湯。

參與這次備餐的有來自初一的李萌萌同學,她的父母都是社群工作者,最近幾天通宵奮戰在一線,幾乎不着家。李萌萌扛起了家中大姐的責任,主動幫忙帶妹妹,幫忙做家務。

用餐盒裝好食物後,一男生擔心餃子被寒風吹冷了,毫不猶豫脫下衣服為餃子保暖。

深夜裡疲憊了一天的醫護人員和志願者們看到孩子們送來的熱餃子後,暖意湧上心頭。四季花城社群工作站黨委書記肖蘭說,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助力抗疫,餃子吃起來特香,心也特暖。

采寫:南都記者 陳榮梅 受訪者供圖

抗疫“母女兵”:隔着一座橋 堅守各自崗位

南都訊 記者方舢 攝影張子珊 橫跨沿河北路的一座人行天橋,連起了羅湖區的黃貝嶺與新秀社群。雖然從實體距離上看,通過這座橋,隻需要幾分鐘的步行時間,但由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分别在新秀社群承擔資料排查工作的邱蜀鈞和在黃貝嶺社群從事志願服務工作的孫燕,因為需要堅守崗位,一橋之隔的母女,已經好幾天沒有見面了。

“這次疫情波及範圍較廣,資料排查的工作量較大,7号以來,從早上9點到晚上12點,我每天要打100多通電話,確定社群裡的居民核酸檢測應檢盡檢。”正在新秀社群忙碌的女兒邱蜀鈞說,最近幾天,自己回家時已是深夜,媽媽已經入睡,早上離家時又是大早,媽媽還在休息,是以,母女倆雖然同在一個屋檐下,但已經好幾天沒有打過照面。

女兒工作的辛苦,激勵了母親在志願服務崗位上貢獻餘熱的決心。在她們居住的黃貝嶺社群,已經退休的媽媽孫燕,加入了卡口值守與核酸檢測引導的志願服務隊伍,并拉上了自己的四川老鄉一起參與。“社群工作者非常不容易,能力所能及地幫到他們,我也很開心。”

對于母親與其他志願者的付出,邱蜀鈞也心存感激:“疫情防控期間,志願者和社群工作者的互相支援與互相補充非常重要。志願者和下沉幹部一起,把核酸點搞得妥妥的,我們社群工作者就可以放心地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資料排查的工作中去,共同把疫情防控的工作做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