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族敗落,富家女為了弟弟打好幾份工,最後被生活折磨緻死

作者:吉米讀書

看完了《約翰·克利斯朵夫》,我覺得書中最可憐的人就是奧裡維的姐姐安多納德了。

1.父親把家産毀于一旦

安多納德生于一個富裕家庭,長相也很好,他的父親和爺爺都是銀行家,本來家裡條件很好的。

安多納德和她的弟弟奧裡維是他們那地方最有錢人家的孩子,當時十幾歲的他們正處于天真爛漫的年紀。

性格活潑又開朗的安多納德喜歡在自家院子裡跑啊,跳啊,捉弄弟弟,跟弟弟玩鬧,倒是她的弟弟身體虛弱,不是很喜歡運動,喜歡自己安靜地看書。

安多納德的母親生于一個音樂之家,懂得很多音樂方面的知識,她會彈鋼琴,也教過兩個孩子,但是孩子們并不是那種愛學習的人,都學得不怎麼樣。而且家人時常讓他們姐弟二人在來客面前表演,這樣他們更加反感。特别是奧裡維,他本來就性格羞澀,讓他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彈琴,他更是不願意,有時他甚至偷偷離開家以躲避這樣的尴尬。

安多納德那時15歲,花一樣的年紀,花一樣的外表,追求她的男孩子很多,而她也有一個鐘情的男孩子。

家族敗落,富家女為了弟弟打好幾份工,最後被生活折磨緻死

然而,這些美好卻毀于一旦。

他的父親自從接手家族事業之後,并沒有認真學習業務,而是按部就班地做事,按理說他這樣按照老的流程去做也沒有什麼問題,還是可以把銀行正常地經營下去的。

問題就是他這個人的性格缺點,誰問他借錢他都借,而且借錢連什麼借據之類的都不用開,這樣遇到誠信的人還可以,也能還回來,但偏偏他的好心被壞人利用了。有一天,來了一個裝扮上看起來很有錢的人,而且說話之間表明他誰都認識,給了安多納德的父親看他跟一些名人來往的書信,可這些約飯的書信是很容易得到的。

這個人來他的銀行借錢,不是借一點,而是很大的數目,安多納德的父親輕易地相信了他,把錢借出去了。最後血本無歸,但是他發現自己被騙了之後也不尋求任何幫助,也不跟家裡的任何人說,而是自作主張,把銀行裡僅剩的錢拿去賭場,結果全部輸光了。回來之後,他隻是滿臉痛苦的表情,卻不理會妻子的問話,晚上,他來到辦公室開槍自殺了。

這個家就這樣完了,房子家産以及安多納德母親的嫁妝和首飾都拿來還債了。

家族敗落,富家女為了弟弟打好幾份工,最後被生活折磨緻死

2.在陌生的城市讨生活

母親帶着姐弟倆來到了巴黎,本來想來投靠姨媽的,可是母親的妹妹比妹夫還小氣,他們不肯幫助自己的親人,還給他們臉色看。

安多納德的媽媽沒辦法,找了兩份工作來做,雖然她辛辛苦苦地沒日沒夜地做,但是那工資低得根本不夠花,而且他們之前大手大腳地花慣了,如今根本不懂得如何省着花。媽媽又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工作,覺得那樣很丢臉,可是他們的錢卻實實在在的不夠用。最後,媽媽在心力交瘁之下死了。姐弟倆沒有告訴任何人,隻有他們住那地方的看門女人幫他們料理母親的後事。

此後,安多納德接手了媽媽的工作,這時候她還是一個強壯的姑娘,她還是個大膽又勇敢的女孩。她心裡唯一的願望是讓弟弟好好讀書,考上師大,這樣他以後的人生就有着落了,因為上師大不用自己出錢,他還可以領工資,畢業之後可以教書,工作也有着落了。

安多納德一心盼着弟弟能幸福,她拼命努力地幹活,為的隻是讓弟弟過上好日子。為了多掙錢,她同時做着好幾份工作,在修道院裡彈琴,給人抄寫檔案,做家庭教師。她的時間完全被工作占滿了,每天回到家連話都不想說了。

姐弟倆學着過節儉的生活,他們倒真地學會了省錢,還了欠姨媽的200塊,之後安多納德更是不斷地攢錢,有時帶着弟弟去看看音樂會,看看戲。以緩解生活帶給他們的壓力,可是看這些東西并不能給他們帶來多少安慰,後來他們就不去了。

安多納德用攢的錢給弟弟買回來一台鋼琴,奧裡維其實是很喜歡音樂的,雖然他沒有認真地學過,但他是真心喜歡,他對音樂有自己的領悟和見解,隻是不好意思在别人面前彈,即使是姐姐在,他也不好意思。姐姐買回來了鋼琴,他就天天彈姐姐喜歡聽的曲子,但是姐姐都是坐在另一間房裡聽的。

家族敗落,富家女為了弟弟打好幾份工,最後被生活折磨緻死

3.勞心又勞力,她終于倒下了

姐弟倆人相依為命,那感情是好得不得了的。特别是姐姐把她全部的愛都傾注在了弟弟身上,而弟弟倒時常還有些不能自已的表現,比如不能靜下心認真學習,有時夜不歸宿,這些都讓姐姐很傷心,但是姐姐隻能在心中壓着自己的情緒,她怕弟弟看到她難過,也不敢用不好的話說弟弟,怕會适得其反。

這個年輕的生命壓制着自己的感情,雖然有人追求她,想要娶她,但是因為她覺得不能跟弟弟分開,要照顧弟弟是以拒絕了。她每天隻剩下辛辛苦苦地勞碌,她心中唯一的希望就是弟弟高中畢業後能考上,為了多掙錢,她離開巴黎來到了德國做家教,正是這樣,她在德國偶遇了克利斯朵夫。

但是他們的偶遇卻讓她失去了工作,她覺得克利斯朵夫是一個好人,并沒有責怪他,相反,她在心裡還真有點喜歡他。

後來她回到了巴黎,她的弟弟正是需要她的時候,他病得很重。

第一次考試奧裡維沒考上,連筆試都沒考過,姐弟倆都傷心極了,但是安多納德還是安慰弟弟,讓他明年再考。但是她心裡是多希望他考上了,因為她感覺自己已經幹不動了,她累得隻剩皮包骨了。

第二年再考,這次終于考過了。姐弟倆别提有多高興了,他們終于可以放松一下繃緊的神經了。

于是他們打算出去旅遊一次,可是安多納德的身體已經在這勞碌又壓抑的十年中熬壞了,旅遊中她就開始發病,他們旅遊後回來不久,安多納德就死了。但是安多納德走得很心安,她确實需要好好休息了,她也确實可以休息了,她的心願完成了,弟弟已經考上了學校,他以後的路由他自己去走了。

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被生活的重擔給壓沒了。

家族敗落,富家女為了弟弟打好幾份工,最後被生活折磨緻死

4.是使命還是什麼?

看到安多納德的人生,我覺得心裡很難過,其實,書中還隐約地講到了其他幾個姐姐,這些姐姐也一樣拼命努力,掙得錢給弟弟,但是那弟弟往往還不是争氣的類型。

像夜莺的弟弟跟克利斯朵夫的弟弟類似,沒錢了就來要,來跟你吵,拿上錢了才會走。

另一個是奧裡維的妻子雅葛麗娜的瑪德姑媽,這個姑媽也是年輕時幫了弟弟很多,自己卻一直單身。弟弟娶了一個有錢人的女兒,算是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瑪德姑媽卻得不到弟弟更多的愛和尊重,更不用想弟妹的尊重。

雅葛麗娜的瑪德姑媽是很可憐的,我想,如果安多納德活到奧裡維結婚後,也會跟瑪德姑媽一樣的遭遇吧。是以,她的早死還是好的,至少奧裡維那時是特别愛她的,而此後也是會一直愛她的。

本來我要把安多納德的不幸歸結為她父親的愚蠢作為,但是書的最後說到了人的使命,克利斯朵夫在死前說到安多納德以及他們許多人的犧牲是為了讓後來的人幸福。

他在給友人的信中說:“我目的達到了,兄弟,你自個兒想辦法吧?”他覺得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使命,即使是他當初的敵人也是有他的使命,到老了,使命完成了,大家都變成真實的自我時,過去的一切都是可以原諒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