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馬當先”,馬首回歸圓明園,160年了,十二獸首今何在?

國寶的颠沛流離見證苦難的曆史,偉大複興必将讓這些“孩子們”回家相聚,盡情舞動歌唱,歡聲笑語,重煥光芒!

圓明園十二銅首無時無刻不在牽挂着國人的心。

2020年最後一個月,馬首“一馬當先”,成功回家!成為第一個重回圓明園的銅首。

令人心痛的是,至今蛇首,羊首,雞首和狗首的下落全然沒有任何消息。

龍首據可靠消息在台灣地區,但不能證明。

其餘的每個銅首(包括馬首)——“鼠首,牛首,虎首,兔首,猴首,豬首”都經曆了萬般曲折,甚至花費不菲的“路費”才回家,目前,身處祖國不同的地方。

“一馬當先”,馬首回歸圓明園,160年了,十二獸首今何在?

衆所周知,十二生肖銅首是清朝皇家園林,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海晏堂的組成部分。

清乾隆年間,為充實和豐富圓明園景觀建築,由宮廷西洋畫師郎世甯主持設計,法國人蔣友仁監修,宮廷匠師用紅銅鑄造人身獸首雕塑作為圓明園西洋樓,海晏堂前的噴水池中“水力鐘”的噴頭。

這些獸首頭部為紅銅,身軀為石質,中空并接有噴水水管,每一個時辰,對應時辰的生肖雕像便從口中噴水。正午時分則十二生肖像口中同時噴泉,蔚為奇觀。

富貴不能守則召其禍,160年前,也就是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包括獸首銅像在内的無數珍寶流失海外。

“一馬當先”,馬首回歸圓明園,160年了,十二獸首今何在?

七件國寶銅首的坎坷回國之路

數以億計的回家“路費”,牛首、虎首、馬首、猴首、豬首

國寶的回家之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有償購買或者競價拍賣。

1860年十二銅首流落海外之後,牛首和虎首曾出現在美國一民宅花園作為裝飾。20世紀80年代,中國台灣企業家蔡辰男在蘇富比拍賣會上購得這兩個銅首。2000年,中國保利集團先後以774.5萬港元和1544.475萬港元的出價,再次從香港佳士得拍賣行購得牛首和虎首。

除上面兩件銅首,在20 世紀80年代,中國保利集團就以818.5萬港元在佳士得拍賣行購得猴首。

1987年,豬首被美國一家博物館購得。2003年,著名企業家何鴻燊出資收購并捐贈給保利藝術博物館收藏。至于出資數目,據說低于700萬港币。

目前,牛首、虎首、猴首和豬首都存放在中國保利藝術博物館。

2007年,何鴻燊再次出資6910萬港元購得馬首銅像并捐贈給國家國家文物局,歸國家永久收藏。後為更好踐行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的文物保護國際共識,國家文物局經與何鴻燊先生協商一緻。在2020年12月,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值得一提的是,午馬獸首是十二生肖獸首中最為獨特的一個,因為馬所代表的時辰正是正午時分,馬首噴水的時候,所有的動物都會一起噴水,也許這也正預示着所有銅首陸續都會回家)。

“一馬當先”,馬首回歸圓明園,160年了,十二獸首今何在?

十二獸首複原像

來自法國皮諾家族的友情,無償捐贈中國的鼠首和兔首

十二生肖銅首工藝精湛,造型精美,更牽動着無數國人的心,這種心理被人用來盈利的結果就是拍賣價格水漲船高,直線飙升。

這讓人們憤怒!

終于,在2009年的法國佳士得拍賣公司舉辦的“伊夫聖羅蘭與皮埃爾貝傑”專場拍賣會上,鼠首和兔首均以1400萬歐元被拍得。但作為買家的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收藏顧問蔡銘超表示不會付款,最終,這兩件獸首流拍。

事後,法國皮諾家族旗下的奢侈品等一系列品牌在華被抵制,看到事态越演越烈,佳士得拍賣行的大股東—法國皮諾家族拍下這兩件獸首,并于2013年将鼠首和兔首捐贈給中國,目前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

“一馬當先”,馬首回歸圓明園,160年了,十二獸首今何在?

除佳士得外,還有蘇富比等衆多拍賣行,流通買賣各類拍品文物

不知所蹤的龍首、蛇首,羊首,雞首和狗首

2009年深圳衛視報道,中國台灣收藏家王度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下落不明的圓明園獸首中的龍首在台灣。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狀态良好,收藏者本計劃拍賣龍首,但鼠首和兔首的風波讓其決定推遲拍賣。

2018年,疑似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之一的龍首出現在法國巴黎一場小型拍賣會上,最終以2400萬元人民币的價格被一華人買家購得。

至于蛇首,羊首,雞首和狗首,這四件獸首自1860年從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之後一直銷聲匿迹,也許在某位收藏家的地下室,也許在被人遺忘的角落。

也許,也許已經損毀消失。

“一馬當先”,馬首回歸圓明園,160年了,十二獸首今何在?

圓明園海晏堂複原圖

探索流失文物的國際合作回家之路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經的一份不完全統計,僅在全世界47個國家200多家博物館的藏品中,中國文物共計164萬件,而民間收藏的中國文物大約是館藏數量的10倍以上。

換句話說,即使按照最保守的統計,中國流失海外的文物至少在1700萬件以上!

近代百年的屈辱曆史,國家貧弱,百姓水火,能有多少精力,又能有多少能力去保護我們的曆史文物,無數的珍寶或被洗劫掠奪,或被無知賤賣,或被偷盜走私流失海外,令人扼腕歎息。

“一馬當先”,馬首回歸圓明園,160年了,十二獸首今何在?

随着國家民族的複興,流失海外的文物在以回購、捐贈和追索各種方式回到祖國。

顯然,回購是重要的方式之一,據統計,九成以上的流失文物回國都是通過回購的方式,國内還成立過專門的基金,買過韓湟的《五牛圖》、米芾的《研山銘》手卷等。但把非正常流出變為合法流通讓人難以接受,而且水漲船高的巨額代價越來越無法承擔,更糟糕的是,刺激了一大批走私犯铤而走險,以身試法。

作為國際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追索就顯的更加合适和自尊,比如外交和學術管道。

雖然難度很大,但最根本的還是法律途徑。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機構也陸續制訂了一系列國際法律和公約,包括《關于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财産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國際統一私法協會關于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國際統一私法協會關于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等等。

這些公約還是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例如,根據《反走私盜掘諒解備忘錄》,美國,瑞典和日本等國先後稽查并返還了一些文物。

前不久,也就是2020年11月,國家文物局從英國追回的68件文物。這批文物在1995年被英國警方發現,當年國家文物局派員赴英鑒定,确認為禁止出境的走私中國文物,由于該案中一名文物購買人拒絕協商談判,涉案文物一直被英國當局扣押。期間,中國文物局一直未放棄努力,直到25年後,文物購買人去向不明,扣押時間超過追訴期,該批涉案文物被界定為無主物,英國方面将這批文物返還中國。

“一馬當先”,馬首回歸圓明園,160年了,十二獸首今何在?

英國返還中國的部分文物

由此可見,即使是官方的文物追索活動也是難度極大,時間跨度極長。尚還有流失海外民間的大量中國文物,更是需要時間的見證。

但我們不應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