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畫報盤點|我們眼中去年與今年汽車市場的閃光點,也許和你買車有關

畫報盤點|我們眼中去年與今年汽車市場的閃光點,也許和你買車有關

導語

昨日,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釋出了2021年12月月度及2021年全年資料。

今天我刊編輯部就來梳理一下我們眼中的2021年及今年的汽車市場趨勢。

1月12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釋出了2021年全年汽車銷量資料,總體資料顯示,過去一年,中國汽車市場發展勢頭很好,且對明年更加有信心。

在衆多資料中大家也都發現了2021年汽車市場的一些亮點,諸如新能源汽車迎來爆發期、自主品牌占有率創新高等。

回顧去年,《中國汽車畫報》也發現了不少其他閃光點,同時也總結和整理了2022年汽車市場的一些趨勢,一句話概括:2022年絕對比2021年更精彩。

你沒看到的這些閃光點

2021年,國内汽車累計銷量為2627.5萬輛,同比增長3.8%,乘用車領域全年累計銷量2148.2萬輛,同比增長6.5%。

畫報盤點|我們眼中去年與今年汽車市場的閃光點,也許和你買車有關

2021年對汽車行業是值得記住的一年,因為這一年,在疫情、缺“芯”、經濟下行等諸多不利因素下,還是結束了自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銷量的負增長,這是亮點一。

亮點二,新能源車型增速最為明顯,2021年全年累計銷量352.1萬輛,同比增長1.6倍,市場占有率達到13.4%,高于上年8個百分點,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創造了2016年以來的最快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私人消費占比接近80%,也就進一步證明,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是受消費者驅動,而全非因政策,這主要歸功于造車新勢力如 “蔚小理”等在技術、模式上的創新和引領。

畫報盤點|我們眼中去年與今年汽車市場的閃光點,也許和你買車有關

亮點三,自主品牌更加揚眉吐氣。2020年自主品牌乘用車占乘用車總銷量的38.4%,占有率比同比下降0.9%。但是2021年提升至44.43%,創曆史新高,進一步搶食德系、日系及韓系的市場佔有率。在新能源總銷量裡,中國品牌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占比也達到74.3%。

亮點四是自主品牌進軍海外市場的步伐更快。2021年我國汽車出口首次超過200萬輛,同比增長101.1%,實作了過去近10年一直徘徊在100萬輛左右的突破。

其中,上汽乘用車出口達29萬輛,同比增長68%;長城汽車出口為14.3萬輛,同比增長103%;吉利汽車出口11.5萬輛,同比增長58%;奇瑞出口26萬輛,2022年目标則是翻番。

亮點五則是這一年的技術大爆發。繼前年釋出刀片電池後,去1月初,比亞迪釋出DM-i超級混動技術,虧電油耗僅3.8L/百公裡。10月,吉利汽車釋出雷神動力及子產品化智能混動平台——雷神智擎Hi·X;11月,廣汽埃安釋出了“星靈架構”的電子電氣架構,支援L4級及以上高階自動駕駛。

畫報盤點|我們眼中去年與今年汽車市場的閃光點,也許和你買車有關

亮點六是插電混動終于撥開雲霧見青天,在2019年時,插混還被冠以假“新能源汽車”的帽子,2020年下半年釋出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給插混“正名”,随後衆多車企先後入局插電混動市場。2022年,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産銷分别完成8.4萬輛和8.2萬輛,同比分别增長1.6倍和1.2倍,要知道純電動才1.1倍。毫無疑問,2022年,插電式混動還将火力全開。

2022年的趨勢你有必要知道

回顧去年車企一些大動作,我們也可以基本判斷2022年國内汽車市場的一些走向及趨勢。

其一就是在技術創新的浪潮下,新車裝載的進階輔助駕駛系統将更加普及。例如,廣汽埃安AION LX新車型的搭載L2++NDA進階智能服務駕駛功能已經于近日上市。通用Ultra Cruise自動駕駛系統計劃于2023年率先在凱迪拉克品牌車型上搭載,随即普及到别克和雪佛蘭車型。

趨勢二是國産品牌的向上效果會很明顯,動作也會越來越多。傳統車企的單車價格還普遍沒有突破25萬元,而造車新勢力頭部企業的價格輕輕松松都超過30萬元以上了。

畫報盤點|我們眼中去年與今年汽車市場的閃光點,也許和你買車有關

長城以高端豪華越野品牌坦克打入20萬元區間,采用沃爾沃技術的領克09也進入25萬元區間,東風以岚圖走增程路線價格直接31萬元起步。在新能源、智能化的技術加持下,國産品牌将會在明年在高價位的市場區間取得很大的成績。比亞迪也會以騰勢為跳闆直接進入30萬元以上的市場。

随着傳統車企的智能化配置越來越高以及在新能源汽車的投放越來越密集,我們可以發現趨勢三是,新老造車勢力的混戰将更加激烈。傳統車企及其獨立的子品牌将與造車新勢力在今年會正面硬剛,如廣汽埃安AION LX、比亞迪唐、以28萬元售價起步,直接對标蔚來、小鵬。

于此同時,随着新一批科技公司下場,造車新勢力陣營裡也将發生團戰。尤其是華為、百度、小米、小牛、團車等将會把國内市場的水再一次攪渾,好處是中國未來肯定能出現幾個世界級汽車品牌。

而在自主品牌市占率提升、第二波造車新勢力下場的情況下,又可以看到趨勢四便是,兼并重組會很多,之前閑置的産能将會被迅速搶占。

畫報盤點|我們眼中去年與今年汽車市場的閃光點,也許和你買車有關

長城和吉利已經開了頭,吉利已經收下了力帆和獵豹汽車的工廠,長城也攬下了衆泰、北汽幻速的工廠,剩下的還苟延殘喘的如東南汽車等也會在更加激烈的競争中快速倒下。而這些倒下了的車企的産能也将會被頭部自主品牌以及第二波造車新勢力分食。

一到三線的市場體量固然大,但是總量是有限的,且競争也激烈,是以在2022年我們可以看到趨勢五,即新勢力的管道下沉會更加猛。以哪吒汽車為例,其管道布局中,一線城市占比13%、二線城市占比22%、新一線城市占比31%、三線城市占比18%、四線城市占比13%、五線城市占比3%。

2021年,新能源汽車終端市場爆發式增長,超過了所有人預期,且明年銷量預計會達到500萬輛,但卻不得不正視一個問題,即趨勢五,由于高端電芯及優質産能不足,明年的高端動力電池短缺依舊嚴重。以比亞迪的刀片電池為例,自釋出以來,一直供不應求。雖然目前包括甯德時代、比亞迪、蜂巢能源等都在布局電池工廠建設,但建成投産需要一定周期。

畫報盤點|我們眼中去年與今年汽車市場的閃光點,也許和你買車有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