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兩位開國上将同年出生同年逝,同位上将且同鄉

中國湖北,荊楚大地,人傑地靈。自古以來,長江和漢江從湖北省的大地上奔流而過,為這個曆史悠久的省份,送來了無數的英雄人物。戰國時的屈原宋玉,漢朝時的光武帝劉秀,明朝時醫聖李時珍等等數不勝數。

近現代史上,湖北省的英雄人物們依舊層出不窮。董必武、李先念、黎元洪、聞一多等等。

而在湖北麻城市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之中,便誕生了一位開國大将,兩位上将,堪稱奇迹,這個小鎮就是将軍之鄉--乘馬崗鎮。

這兩位開國上将同年出生同年逝,同位上将且同鄉

更加神奇的是,那兩位開國上将,不僅是同鄉,兩人身上還有一些奇妙的巧合。

例如,兩個人同一年出生,同一年死亡,甚至同一年被評為上将。

一、乘馬崗鎮

乘馬崗鎮位于湖北黃岡麻城,全鎮隻有六萬餘人,十分之小,占地面積也僅僅不到三百平方千米。但乘馬崗鎮的資源卻十分豐富,農業産物豐富,礦産衆多,旅遊文創也是欣欣尚榮,整體發展情況十分的不錯。

這兩位開國上将同年出生同年逝,同位上将且同鄉

相傳在古代的時候,在乘馬崗鎮來過一位舉人,他正在進京趕考。路過乘馬崗鎮的時候身體疲憊,難以繼續前行。

正當他苦苦無奈,打算放棄趕考的時候,突然一匹駿馬從天空降落,來到了舉人身邊。

這匹馬是一頭神馬,神俊無比,舉人騎着它日行千裡,沒過幾日便抵達了京城如期參考。更加令人感到神奇的是,舉人在這次的科考中還一舉奪得了狀元

。此後,狀元又騎着這批神馬回到了乘馬崗鎮,“乘馬崗鎮”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這兩位開國上将同年出生同年逝,同位上将且同鄉

可能也正因為這樣的傳說,自古以來乘馬崗鎮就出現過許許多多的人才。尤其是在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中,成馬崗鎮為新中國的成立貢獻了無數的人才。

據統計,在中國的開國将軍中,乘馬崗鎮走出了三十三位将軍,其中甚至還包括了三位上将。

二、陳再道與王宏坤

而在乘馬崗走出的三名上将分别是陳再道、王宏坤和許世友。這三個人在中國近現代軍事史中可謂是鼎鼎大名。尤其是陳再道與王宏坤二人,正如前文所提到的,

這兩人身上實在時有着太多的巧合。

這兩位開國上将同年出生同年逝,同位上将且同鄉

陳再道于1909年1月出生于乘馬崗鎮新村程家沖。同年同月,在距離程家沖不遠的石槽家沖中,王宏坤也出生了。

二人都是貧下中農出生,是以二人的童年與一般的農村孩子的童年别無二樣,無非都是些種地,幹活的生活,也都沒怎麼念過書。

不過,據當地一些歲數較大的居民回憶,王宏坤與陳再道都有着一種相同的品質,便是二人從小就都是村子裡的孩子王,手下有着衆多的“小弟”,非常有當上司的潛力。這也為二人後來能夠成為上将帶兵打仗埋下了一些伏筆。

這兩位開國上将同年出生同年逝,同位上将且同鄉

1927年,中國共産黨在湖北省黃安麻城舉行武裝起義,史稱“黃麻起義”。黃麻起義是中國共産黨在鄂豫皖地區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具有十分重大的曆史意義。

這次起義的結果也以中共中央成功地組建鄂東軍而結束。

身為貧下中農,受盡國民黨地主階級壓迫的王宏坤和陳再道也在起義之列。在起義中,二人表現出衆,

受到了當時的中共中央的關注。1929年前後,陳再道和王宏坤先後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這兩位開國上将同年出生同年逝,同位上将且同鄉

同年,陳再道先後被任命工農紅軍的排長、連長、營長,在一次又一次反圍剿中做出了不俗的表現。而王宏坤也是堅定不移的跟随着黨的路線走,

從紅軍排長做起,連長、營長、團長直至最後甚至是紅軍第十師的師長。

但官職的一步一步提升,在那時的工農紅軍中,并不意味着什麼會有更大的權利和優待,相反,更多意味着的是責任。浩浩蕩蕩的紅軍兩萬五千裡長征中,

爬雪山,過草地,饑寒交迫的日子是每一個紅軍士兵必須經曆的,并不會因為官職高低有所不同。

這兩位開國上将同年出生同年逝,同位上将且同鄉

經曆了5年的紅軍長征後,陳再道和王宏坤再也不是之前那個一腔熱血的貧苦中農了,

他們的閱曆和心智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二人也成為了當時中共軍隊中十分舉足輕重的角色。

抗日戰争開始後,二人又奔走于抗日的戰場上,為了民族解放和抗日救亡運動而努力

。他們一起去了冀南軍區,陳再道成為了冀南軍區的司令員,而王宏坤成為了冀南軍區的副司令員,他們在冀南地區的抗日活動立下了莫大的功勞。

這兩位開國上将同年出生同年逝,同位上将且同鄉

解放戰争開始後,冀南軍區合并為晉冀魯豫軍區,陳再道與王宏坤又一次站在了炮火連天的戰場上。從剛剛參加革命便與國民黨反動派交手的他們,憑借着豐富的與經驗和黨的正确指揮,

王宏坤和陳再道在解放戰争中取得了驚人的成績,為解放戰争的勝利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1955年10月底中國解放軍軍委結束了解放軍軍銜的評定工作,

設定元帥十人,大将十人,上将五十七人,而在上将的行列中,王宏坤和陳再道的名字赫然在列。

這兩位開國上将同年出生同年逝,同位上将且同鄉

而不得不提的是,除了這兩位外,乘馬崗鎮還出現了一位上将和一位大将。分别是王樹聲與許世友兩位将軍。更加令人震驚的是除了大将和上将外,

乘馬崗鎮還出現了七位中将與二十五位上将,真不愧是将軍之鄉!

總結:

命運的安排到此并沒有停止,在被授予上将軍銜後,王宏坤和陳再道依舊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擔任着重要的職責,

為中國解放軍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尤其是王宏坤将軍,可謂是中國海軍最重要的兩位創始者之一。

這兩位開國上将同年出生同年逝,同位上将且同鄉

而陳再道将軍也為中國的鐵道建設奉獻了無數的光陰,雖然他曾在十年動蕩内遭受過迫害,

但他堅毅的精神和身為共産黨人的覺悟一直在支撐着他繼續為人民作出貢獻。

但比起人、事更加無情的往往是歲月,1993年,已經84歲的王宏坤将軍和陳再道将軍紛紛離開了人世。

同年出生同年逝,同樣都是上将還是同鄉,王宏坤和陳再道兩位将軍的一生充滿了命運的安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