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矽谷再撒錢:公司暴力漲薪,HR“大打出手”,這場人才戰富了誰?

“又漲薪了。”李楠(化名)告訴矽星人。目前,他在美國一家科技公司擔任工程師。最近,同樣的“發錢潮”也出現在了蘋果、Facebook(現Meta)、亞馬遜以及其他大量北美科技公司中。

莫名其妙式漲薪、毫無預兆式漲薪、跳槽翻倍式漲薪,甚至被HR整個團隊一鍋端式的挖角漲薪,簡直成了北美工程師過去一年逃不開的快樂話題。當“搶人”成為了各大公司招聘官最大的任務,卷王也已經悄然誕生。

不過,盡管漲薪給矽谷的工程師們帶來了意外的快樂,新的問題也随之浮出水面。

啥也沒幹,錢就來了

去年年末,在所有人都沉浸在即将進入節日季的快樂中時,一些已經拿到亞馬遜Offer的工程師們的日子更是喜樂:什麼都沒幹,錢就來了。

一位使用者在北美華人工程師平台一畝三分地發帖表示,自己已經接受了亞馬遜的工作Offer,然後“就發現student portal裡沒有Offer的pdf了”。再之後,他收到的入職前job portal的檔案,竟然顯示Offer薪資莫名其妙漲了。

對于已經接受的Offer這樣慷慨的漲薪,人們不禁發問,這還是那個“摳門兒”的亞馬遜嗎?

無獨有偶,不少在亞馬遜南加州入職的員工都收到了類似的幸運漲薪。甚至在Blind上,也有不少關于亞馬遜漲薪的文章。最早一封甚至追溯到去年7月。

當時,一位公司内部的進階經理(Senior manager)發帖表示他發現公司内部最新的SDE3 Offer無一例外超過了50萬美金,SDE2的薪水最新也超過了30萬美金,漲幅超過20%。

矽谷再撒錢:公司暴力漲薪,HR“大打出手”,這場人才戰富了誰?

同時,在他看來,亞馬遜大幅度漲薪也是在傑夫貝索斯退任後,Andy Jassy上任後的一大改變。

矽谷再撒錢:公司暴力漲薪,HR“大打出手”,這場人才戰富了誰?

實際上,亞馬遜的漲薪并沒有在夏天停止,甚至持續到了今年。可以說,“香蕉廠”正在試圖摘掉自己“薪水最低”的帽子。過去一周亞馬遜被媒體爆料正在更新不少員工政策——其中包含更慷慨的股票激勵機制,高額的漲薪幅度。同時,Business Insider稱,亞馬遜甚至計劃開發一個内部工具,來時刻追蹤員工對公司的滿意度,進而調整薪資以對抗有經驗的員工大規模流失的問題。不過,這個工具目前并沒有被證明。

一位亞馬遜内部人士在接受Business Insider采訪時曾匿名表示,亞馬遜正在考慮在未來30個月内,每6個月向員工發放一次特别股票獎勵,進而有望将部分員工的總包裹薪酬提高25%到40%。

亞馬遜正在嘗試做一家“Nice”的公司。 有趣的是,亞馬遜的洗心革面帶來的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

最近,Blind上的一個熱帖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谷歌正在試圖拉低科技公司薪資,亞馬遜正在努力讓其上漲。

矽谷再撒錢:公司暴力漲薪,HR“大打出手”,這場人才戰富了誰?

下面的評論也非常有趣,卷王不是亞馬遜,而是Facebook!

的确,Facebook在2021年由于大舉進軍元宇宙,毫無顧忌的“金錢誘惑”對手公司的員工。

受到巨大威脅的就包括蘋果。為了和卷王Meta對抗加入“卷局”,以及抵禦Meta在建立元宇宙過程中,大肆挖角,蘋果在去年年底一度抛出殺手锏。在毫無前兆情況下,蘋果将一筆高額股票作為年終紅利打給了員工,金額從5萬美金到18萬美金不等。而工程師,尤其是軟體工程師更是得到了8萬、10萬以及12萬美金的股權獎勵。

可以說,矽谷的人才市場正在經曆從未有過的火熱。一位做HR的朋友更是和矽星人調侃表示,HR和Recruiter都内卷了!在LinkedIn上搜尋軟體工程師職位,顯示有超過21萬個工作在一起争搶着市面上的工程師。

在這種工程師還沒卷,HR先卷的前提下,矽谷工程師的薪水包裹迎來了不小的漲幅。

卷王Meta: 雙倍薪水,端了微軟

相對比其他地區卷人才,2021年到2022年初的矽谷,最卷的是HR和獵頭。在從未有過的人才火爆市場中,他們嘗試用“錢”解決一切。

這種火熱的市場背後,很大程度上是公司在一些新領域的人才争搶和戰略布局。有時這種人才争搶相當直接。其中,卷王Meta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提高了市場價格,也讓其他公司損失了非常多的人才。

其中受到Meta挖角影響最大的就是微軟。據報道,微軟多年來引以為傲,也是其進軍元宇宙的主力軍Hololens團隊在過去一年中就損失了100位員工。光是LinkedIn上公開資訊可以查證的就有超過半數人加入了Meta。

一位前微軟員工對Business Insider表示,Meta一直在争搶微軟有增強現實經驗,尤其是Hololens團隊的員工。

Meta挖人除了規模不小外,薪資也常常相當大方。據報道,Meta有時會開出大約雙倍的價格來挖走工程師。

在Meta挖走的Hololens工程師名單中,其中不少都相當有技術和管理經驗,甚至是團隊中的重要角色。其中為Hololens收集客戶回報的Charlie Han在去年夏季加入了Meta。此前12年,他逐漸從實習生一直在微軟成長為Hololens的首席産品經理(Principal PM Manager)。此外,近期加入Meta的還包括有着8年微軟工作經驗,從2015年Hololens團隊建立之初就擔任系統設計工程師主管的Josh Miller。他在2021年9月入職了Meta,擔任目前Display設計部門總監。

從LinkedIn上兩位更新的工作經曆看,他們都是在2021年8月和9月期間相繼離開Hololens加入Meta的。

可以說,Hololens的不少優秀員工都成了Facebook的目标。而Facebook為了自己的元宇宙大旗,正在将矽谷工程師的收入包裹不斷提升。

正是這種“卷王”的誕生,使得微軟、蘋果,甚至是亞馬遜的HR不得不跟着一起卷起來,才能留住員工。

實際上,這種大公司争搶人才在矽谷并不是什麼新鮮事情。但最遭殃的卻往往是年輕的創業公司。Mira Labs CEO Matt Stern對媒體“吐槽”表示,像Meta這樣的大公司在新方向發力,擴大規模,人才市場的價格很容易被推高。

“小公司在這場人才戰中,完全失去了競争力。”他說。

而這種小公司失去競争力的結局,很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抑制矽谷創新力的萌發。

居家辦公成了跳槽的溫床

疫情為工程師帶來的除了對疫情的擔憂、居家辦公外,最大的變化實際上是更容易面試了。

“原來在辦公室辦公,誰去面試還挺明顯的。矽谷On-site面試一走走一天,周圍人也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是以除非是已經打定主意離職,很少有人連續頻繁請假面試。”張勳(化名)告訴矽星人。

不過現在,居家辦公給科技公司員工提供了足夠多的機會和時間去面試。在矽谷工程師們的讨論中,2021年的熱門對話絕對離不開“面試”和“包裹”的讨論,甚至比往年更甚。

根據人力資源咨詢公司Robert Half的一份研究統計,過去一年,有52%的科技公司員工表示他們有過跳槽的經曆。換句話說,在科技公司中,大概每兩人就有一人成功跳槽,進而獲得更良好的薪資。

不過,就算是沒有跳槽的心思,這群工程師也很難對2021年越來越熱情的HR郵件永遠說不。

“之前大約每隔兩三天就有HR聯絡我。但現在幾乎每天都有好幾封郵件來問我是否跳槽。尤其進入到12月,這種狀況就更明顯了。”李蒙(化名)告訴矽星人。

在接受采訪前不久,他剛剛拉黑了一位亞馬遜的HR。

“可以用騷擾來形容了。已經好言拒絕,卻還是不斷給我發。雖然有可能是群發,但連續不斷也太誇張了。”在過去半年,他也剛剛完成自己的跳槽,薪水翻了不少。

在他的這次跳槽過程中,他最終放棄了大廠,選擇了加入一家創業公司。在他看來,相對比薪資已經不錯的大廠來說,已經融了好幾輪錢的創業公司這一年給出的薪資包裹明顯更可觀,從底薪來說,要比大廠高出三分之一。

而目前,李蒙選擇在加拿大遠端辦公。根據他的觀察,矽谷的漲薪已經連帶着把加拿大的薪水都提高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時間,影響薪資的不光是跳槽一個因素,還包含美國40年不遇的嚴重的通貨膨脹。

進不了褲兜的财富

雖然大多數美國公司都在過去一年為員工提供了不小的薪資漲幅,但仍然不少人在吐槽錢越來越不夠花,真正存下來進褲兜子的錢也沒有明顯增多。

“矽谷過去一年,買車貴了非常多,買房貴了非常多,連吃個外賣都快吃不起了。”一位同在矽谷的朋友在群裡表示。一年到頭,也沒覺得自己比往年多存下多少錢。

這并不隻是個人感覺,實際上,一些資料也證明了這種“存不下錢”的狀況。

根據本周剛剛公布的通貨膨脹資料,美國過去一年的通脹高達7%,為過去39年來最高點,甚至高于過去幾次經濟危機發生時的通脹指數。而在之前幾年,美國的通脹率大約為每年2%左右。

具體的這些花銷展現在食物、瓦斯、租金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價格的上漲。此外,家具、車等大型消費額度也有不少漲幅。

除了高額的生活支出外,瘋長的房價也是過去一年矽谷工程師所面臨的問題。經曆了短暫的夏季停滞增長後,下半年房價持續瘋狂上漲,房市異常火熱。

去年11月,舊金山灣區房屋價格中位數為130萬美金。距離1年之前,整體房價上漲18.2%。這在加州曆史上,是最高的年度漲幅。甚至如果仔細看,哪怕是按月統計,11月的房價也比10月的房價上漲了2%。

這種按月漲、按周漲的速度已經讓矽谷的工程師們莫名感覺到一種“财富上漲,購買力下降”的煩悶。

一時之間,矽谷的工程師們漲薪的效果就被減了半。而更多人在一邊享受,一邊也在不安:這種美元大放水、股市一路虛高帶來的“繁榮”和“快樂”,還能持續多久?大家心裡都沒有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