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年他借給八路軍1100萬巨款,40年後向政府要錢,能兌多少?

當年他借給八路軍1100萬巨款,40年後向政府要錢,能兌多少?

我們都知道,行軍打仗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不僅會有很多流血犧牲,還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大量的金錢。前方的戰士在前面賣命,後方的老百姓肩挑手扛,為士兵們輸送糧食和衣物。古人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說的就是糧草的重要性。

當年他借給八路軍1100萬巨款,40年後向政府要錢,能兌多少?

抗戰時期,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抗擊外敵的八路軍戰士更是如此,他們雖奮勇殺敵,但時常是在餓着肚子和敵人交戰,有的甚至還穿着草鞋。但就是這種情況戰士們仍然堅守着“不拿群衆的一針一線”的原則,是以深受百姓們的擁護。

當年他借給八路軍1100萬巨款,40年後向政府要錢,能兌多少?

但凡事都有例外,有時候百姓們看不下去了會主動給戰士們送些吃的和衣服,雖自己不能上戰場,但他們還是想盡自己的一份力量。郭建英老人就是這樣一個例子,當時老人的家境比較富裕,他在1947年一口氣借給了八路軍1800萬元法币,收到借款的部隊上司親自給老人寫下借條承諾以後一定還清。

當年他借給八路軍1100萬巨款,40年後向政府要錢,能兌多少?

到了四十年後,郭氏一族家道中落,郭建英老人的後人又想到了那張借條,他抱着試一試的心裡忐忑的找到了相關部門,部門上司相當重視鑒定完借條的真僞,幾天後便給郭嘉送去了8萬元錢,因為當時借的是民國政府發行的法币,多年戰事導緻通貨膨脹是以給了這個數字,但那個年代這筆錢可不是小數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