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樓夢》:從蘅蕪苑的香草管理看薛寶钗的人情練達

還是《紅樓夢》的五十六回。五十五、五十六回的核心事件是“探春理家”,但我們這次先把探春放一放,我們這次說說《紅樓夢》的另一個核心人物:薛寶钗,對,就是那位曾在滴翠亭前撲蝶的姑娘。

《紅樓夢》:從蘅蕪苑的香草管理看薛寶钗的人情練達

(寶钗撲蝶)

鳳姐病了,榮國府成立了臨時家政管理小組,小組主要上司是探春、李纨,成員是平兒(她其實背後站着鳳姐),首席顧問是寶钗。于是,四個人商量着對大觀園進行改革,改革的方向是開源節流。

在商量完大觀園其他地方的花草樹木管理方法之後,探春忽然想到了蘅蕪苑和怡紅院兩個大地方應當可以有開源的可能,因為在整個大觀園,位于東南角的怡紅院和西北角的蘅蕪苑才是真正的大地方。

《紅樓夢》:從蘅蕪苑的香草管理看薛寶钗的人情練達
(兩處大地方)

探春又笑道:“可惜,蘅蕪苑和怡紅院這兩處大地方竟沒有出利息之物。”

李纨到底是年長些,她知道得實務更多一些:

《紅樓夢》:從蘅蕪苑的香草管理看薛寶钗的人情練達

(李纨)

李纨忙笑道:“蘅蕪苑更利害。如今香料鋪并大市大廟賣的各處香料香草兒,都不是這些東西?算起來比别的利息更大。怡紅院别說别的,單隻說春夏天一季玫瑰花,共下多少花?還有一帶籬笆上薔薇,月季,寶相,金銀藤,單這沒要緊的草花幹了,賣到茶葉鋪藥鋪去,也值幾個錢。”

蘅蕪苑的花草很多,這一點,我們在大觀園剛剛建成,寶玉試才題對額時已經提到過。這些花草拿到茶葉、藥材市場上,是項不小的收入。既然要拿這項收入,就需要一個專管的人,是以探春接着問:

探春笑道:“原來如此。隻是弄香草的沒有在行的人。”

說白了,這是件有油水的好差事,隻是這件好事,究竟該落到誰的頭上呢?

平兒提供了她的建議:

平兒忙笑道:“跟寶姑娘的莺兒他媽就是會弄這個的,上回他還采了些曬幹了辮成花籃葫蘆給我頑的,姑娘倒忘了不成?”

平兒的建議對于寶钗來說,是讨喜的,因為莺兒是寶钗的丫鬟,莺兒他媽當然也算寶钗的人。但是,寶钗迅速得出異議:

寶钗笑道:“我才贊你,你到來捉弄我了。”

寶钗的想法是有道理的,因為探春興起的改革,是榮國府的家事,而寶钗的人,絕對不能摻合進來,或者說,即便摻合進來,也不能在這次摻合中拿到好處,因為榮府還有很多老媽媽,她們還沒有分到可以增加收入的營生(即拿到分管的花草增收項目),假設莺兒他媽拿了蘅蕪苑香草的營生,帶給寶钗的必然是滿園子的埋怨和閑話。這是寶钗的人情練達之處,她要比其他三個人更懂得人情世故(其他三個人聽到寶钗的拒絕“都詫異,并且都問這是為何”)。

《紅樓夢》:從蘅蕪苑的香草管理看薛寶钗的人情練達

(寶钗)

寶钗不僅僅拒絕了讓莺兒媽媽管事的建議,她還提供了更合适的管理方案:

由怡紅院的老葉媽去分管蘅蕪苑的香草項目,老葉媽是茗煙的娘(寶钗對寶玉身邊小厮的身世真是非常清楚),理由是老葉媽雖然不懂香草,但是她跟莺兒娘“極好”,于是可以料定,如果老葉媽接了這個項目,肯定是可以管理好的,因為她即便不懂香草,她也會去找莺兒娘問清楚,就算老葉媽不願理事,她也可以全權委托莺兒娘直接管理(莺兒娘是顧問或幫忙性質)。這樣一來,香草的事情有了專業人士打理,分派管理的探春、李纨不會被人指作内外不分,客居的寶钗也不至于落人話柄,真是“四角周全”的好安排。

《紅樓夢》:從蘅蕪苑的香草管理看薛寶钗的人情練達

(時寶钗小惠全大體)

探春擔心老葉媽和莺兒娘“見利忘義”(因為她不了解具體情況,她之前沒有管理職能,是以,她是不會操這樣人事上的心的),平兒馬上回答:

“不相幹,前兒莺兒還認了葉媽做幹娘,請吃飯喝酒,兩家和厚的好的很呢?”

平兒是舊的管理輔助者(實際上平兒是鳳姐重要的決策輔助者),是以,她了解具體的人事動态,顯然,這些人事動态,寶钗是早就清楚的。

蘅蕪苑香草管理的事情不算大事,但就是這樣一件小事,我們足能看出寶钗的人情練達與世事洞明。但通過這件事,也讓我們想起脂評所說《紅樓》是:“總寫寶卿博學宏覽,勝諸才人;颦兒卻聰慧靈智,非學力所緻,皆絕世絕倫之人也。”顯然,“林黛玉因敏感而出名,薛寶钗以見識而矚目”(夏志清語)。

《紅樓夢》:從蘅蕪苑的香草管理看薛寶钗的人情練達

但這樣的寶钗,早已不再像撲蝶時那樣可愛了。實際上,這也是寶玉所反感的,這早已不單單是寶玉的“少女崇拜”可以說得清楚了,這裡面有太多世俗的東西,是寶玉、黛玉這種“玉”一樣的人格所不能認同的東西。

(【跟着布丁讀《紅樓》】之125,部分圖檔源自網絡,版權歸原版權方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