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取土時偶然摸出“金餅”,随後又發現100多斤,是誰藏在這裡的?

古有“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之說,這大抵指的是曆史上的幾個盛世王朝,自然也是最為鼎盛的時代;真要講究起來,“漢武”時期應該是最富有的時代,因為這一時期的“黃金”是最多的。

取土時偶然摸出“金餅”,随後又發現100多斤,是誰藏在這裡的?

據史料記載,漢武帝動不動就以“黃金”賞賜有功之臣,比如衛青擊敗匈奴右賢王,漢武帝就一次性賞賜給他“二十萬金”;當然,這裡的“二十萬金”比較有争議,怎麼說今天的黃金也是以“克”算的,漢武帝再富有,也不能論“萬金(斤)”賞賜吧?

取土時偶然摸出“金餅”,随後又發現100多斤,是誰藏在這裡的?

但不管怎麼說,漢代“多金”是毋庸置疑的,諸如滿城漢墓出土43枚金餅、海昏侯漢墓出土187枚金餅,以及各地發現的漢代王侯墓中出土的衆多“黃金”;這些似乎都能說明漢代是一個“黃金時代”,加之史料記載,西漢王朝多以黃金賞罰、買賣。

取土時偶然摸出“金餅”,随後又發現100多斤,是誰藏在這裡的?

今天來看,某人中了彩票,這已經算是天降橫财了,如果撿到100多斤的“黃金”呢?西安就曾發生過這類“好事”。

追溯到1999年,那時各地建設如火如荼,“火燒磚”的需求量陡增,利益驅使下,各類小型磚廠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了;陝西西安也不例外,當時的未央區就曾有一家小磚廠,為了加大産量,甚至動用挖土機來取土,地點就在附近的一處“亂葬崗”。

取土時偶然摸出“金餅”,随後又發現100多斤,是誰藏在這裡的?

這裡解釋一下,這處“亂葬崗”年代久遠,在當時已經基本廢棄。當操作工挖起一鬥土時,偶然發現土裡似乎有東西;畢竟這裡曾是“墳地”,操作工以為挖到了什麼陪葬品,于是就暫停了工作,下車在土裡檢查。

這一查不要緊,竟然摸出一塊黃澄澄的“金餅”,喜得勞工連聲驚叫。實事求是地說,這勞工也是“傻”,摸到黃金叫個啥,他這一喊吸引來不少人;就這樣,衆人齊動手,又在土裡挖出了不少“金餅”,算下來能有上百塊。

取土時偶然摸出“金餅”,随後又發現100多斤,是誰藏在這裡的?

這麼大的事怎麼可能瞞得住,消息瞬間傳到當地文物局,考古隊馬上來到事發地,随即對“金餅”進行了征繳,共收回112塊;經鑒定,這批“金餅”大緻呈圓形,每塊約有2、300克的樣子。

取土時偶然摸出“金餅”,随後又發現100多斤,是誰藏在這裡的?

當然,這批“金餅”的年代也基本确定,應為漢代産物,而且發現地又屬于西漢時期的都城“長安”東郊;據史料記載,“長安東郊多王墓”,是以專家推測,這裡地下很可能存在古代王侯貴族的墓葬。

這邊還沒分析完,幾天後又有人在不遠處挖到一個土坑,這次共出土107塊“金餅”;這次挖到的“金餅”形制比較規整,專家稱,每一塊金餅重約1斤。

取土時偶然摸出“金餅”,随後又發現100多斤,是誰藏在這裡的?

需要解釋一下,西漢時期的“1斤”可不能與今天相提并論;西漢時期的“1斤”相當于今天的258.24克,這兩次發現的219塊“金餅”,按今天的稱重也有100多斤。

那可是100多斤的“黃金”,這一數字在今天堪稱“巨款”了,由此再次證明了專家的推斷:這裡地下可能存在着古代貴族的墓葬;奇怪的是,考古隊反複勘察,這裡并沒有墓葬存在,難道是有人故意将“金餅”藏在這裡的?

取土時偶然摸出“金餅”,随後又發現100多斤,是誰藏在這裡的?

要回答這一問題,還得從“金餅”上尋找線索。專家再次對219塊金餅進行了仔細鑒定,終于找到了蛛絲馬迹;原來,這些金餅的背面帶有“王、張、馬、吉、貝”等模糊戳記,這也大抵說明了219塊金餅曾是“貢品”。

取土時偶然摸出“金餅”,随後又發現100多斤,是誰藏在這裡的?

據史料記載,西漢時期多以“黃金”進行大宗交易,各地藩王、附屬國也以“黃金”作為貢品進獻給中央王朝;這裡有個細節,西漢王朝有段時期很特别,可“以金抵罪”,就算犯罪之人也要向朝廷進貢“黃金”來贖罪。

由此推斷,這219枚帶有“王、張、馬、吉、貝”戳記的金餅,很可能就是“以金抵罪”的贖金;同時,專家還在金餅上發現了“V”字元号,這又代表什麼呢?

取土時偶然摸出“金餅”,随後又發現100多斤,是誰藏在這裡的?

專家開始從史料中搜尋“王、張、馬、吉、貝”的線索。據記載,公元前111年,漢武帝罷黜了106位侯爵以上的官員,這些人中就包括“王、張、馬、吉、貝”等幾大家族;具體原因記載的不是很清楚,史料中說是這些人進貢的“黃金”成色不足,這些黃金又剛好用于重要的祭祀活動。

取土時偶然摸出“金餅”,随後又發現100多斤,是誰藏在這裡的?

古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之說,由此可見,古代的祭祀活動非常重要;用于祭祀的黃金“成色不足”,這明顯是欺君大罪,漢武帝自然沖沖大怒。

據記載,漢武帝不僅嚴懲了這些人,罰他們“以金抵罪”,進貢的黃金上還要用特殊符号進行辨別;專家以此推測,如今發現的219塊金餅上的“V”字元号,很可能代表的是“(這些)金餅成色合乎要求,可以入庫”的意思。

取土時偶然摸出“金餅”,随後又發現100多斤,是誰藏在這裡的?

當然,這僅是專家的推測,畢竟是2000多年前的事,“V”字元号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如今再看,其實已經不重要了;那麼,這219塊、10多斤的“金餅”,為什麼會出現在亂葬崗呢?

取土時偶然摸出“金餅”,随後又發現100多斤,是誰藏在這裡的?

據專家推測,很可能是西漢末年動亂,有人從宮中偷出這些“金餅”,由于不友善攜帶,便暫時将其埋在了不會引人注意的“墳地”中;當然,也可能是土夫子的“傑作”,誰成想,這一埋就是2000多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