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水浒傳中的人物,關于梁山泊中的英雄好漢,大家都知道一共有一百零八位。這些人每一位都是個性鮮明,并且各有神通,在梁山成規模後,這一百零八将更是被分成了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

天罡和地煞都對應着天上的星宿,每個人劃分的星宿也是和自身的特征相符。但是宋江用人有點任人唯賢,并且在給衆英雄排位置的明顯有點不公平。有人曾提出過,宋江在征戰方臘的時候,要是重用這三位地煞星也不會慘敗收場,這是為什麼?
水浒的英雄排名
首先來了解一下水浒是怎麼去排名的,從宋江的頭把交椅來說,宋江在最後确定位置的時候,最大的競争者是盧俊義。盧俊義在各方面條件都要比宋江好出來太多,但是他不想當這個老大,于是就和宋江提出誰先攻城成功誰就勝任。
這個時候宋江攻打的城池的時候,遇到了守城的董平。雖然董平讓宋江吃了大虧,但是最後将城池拱手相讓,才讓宋江順理成章地當上了梁山的老大。
反觀盧俊義這邊,守城的将領是張清,這個人一下連着打敗了梁山十五名好漢,由此可見張清的實力之強大。但是在排名梁山排名的時候,董平是第十五位,張清卻排在董平的後邊第十六位。
要知道董平在歸降宋江後,急着想表現自己,于是就去打張清,但是董平雖然和張清五十回合内鬥得不相上下,但是也敗在了張清的手中。由此可見董平的實力不如張清,但卻排在張清的前面,原因就是因為董平為宋江做出了貢獻。
并且我們也可以從其他人的排名上看出一些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比如最愛戴宋江的李逵。李逵其實除了力氣大,會點基本的拳腳功夫以外,再沒有其他過人的本領,而且還一身的缺點。
有關于李逵的情節中,就可以看出李逵這個人性格太沖動,往往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柴進在收留李逵的時候,不就是因為李逵失手殺了人,然後一步一步地走上了梁山。
而在一百零八将中,比李逵厲害的人太多了,比如九紋龍史進。他拜師八十萬禁軍教頭的王進,武藝超群,但是卻排在了李逵的後面。還有浪裡白條張順,這可是水戰中近乎無敵的人,價值自然要比李逵大得多,但還是排在李逵的後面。
地煞星鼓上蚤時遷
梁山中的英雄好漢最快樂的時光應該是剛開始和朝廷對抗的時候,因為梁山很多人大都是有犯罪前科或者是土匪出身的。是以梁山聚義本質不過是一群烏合之衆,而壞就壞在宋江接受了招安。
宋江接受了招安之後,立馬就有人提出異議,覺得他不想給朝廷賣力。但是接下來梁山對抗遼國,也是為了保家衛國,這可是民族大義,使得衆人也不好說啥。
但接下來,皇帝開始用梁山去清除其他的起義勢力。很多人就開始居安思危,因為 他們很清楚如果所有的起義軍被滅,那就剩下一個梁山泊肯定沒有什麼好下場。
但是宋江帶領着衆人一路打到了最後,隻剩下方臘這一個叛軍。在方臘這兒,梁山好漢可是吃盡了苦頭,基本上在戰死沙場的英雄中大部分的好漢都折在了征戰方臘的戰争中。
其實宋江太過依靠自己的親信自己一些自己信賴的人,反而忽略了一百零八将人人都是身懷絕技,是以宋江沒有用好人,導緻了梁山好漢們的悲慘下場。在這些人中,宋江忽視的第一個人就是鼓上蚤時遷。
時遷其實在梁山中排名倒數,基本上沒有啥武功,但是時遷最拿手的就是飛檐走壁。從時遷的事迹中可以看出,時遷可以說是來無影去無蹤,特别擅長做些偷雞摸狗的勾當。
但是時遷雖然說是一個大盜,但是他其實就奇特在他那神出鬼沒的輕功。從他上梁山後,時遷就被委任負責收集情報。時遷做情報工作可以說是再适合不過的,因為他一個是相貌不出衆,有利于隐藏自己。
另一個是時遷可以在敵人察覺不到的情況下,潛伏到敵人身邊。我們可以試想一下,要是在打仗的前一天可以知道敵人的戰略計劃,那戰争就已經勝利了一半了。
但是在和方臘作戰的時候,宋江并沒有讓時遷發揮他的才能。也許是宋江在多次征戰都取得勝利後,整個人變得驕傲起來,然後沒有人盡其用,然後損失慘重。
混世魔王樊瑞和轟天雷淩振
樊瑞本來是一個土匪頭子,在聽到梁山的實力雄厚,同樣作為土匪的他很不樂意,就向外宣稱他要收複梁山。但是樊瑞不僅僅沒有收複了梁山,反而被宋江給圍剿了。
但是樊瑞也是有真本事的人,宋江派公孫勝上去讨伐,但是卻在樊瑞那兒吃了很多苦頭。因為樊瑞這個人會陣法,順應天道和八卦等,是以和正常的行軍打仗還不一樣。
在樊瑞歸順梁山以後,憑借自己的特殊功能打了不少的勝仗,可以說是戰功赫赫。然而在攻打方臘的時候,樊瑞成為了别人的偏将,成為了一個打輔助的角色。但是最後全身而退,随着自己的想法雲遊四海。
第三位轟天雷淩振,這位可以說是一位彈藥專家。淩振在沒有上梁山之前,可是朝廷裡面的副将軍。因為淩振這人有一個特殊的技能,那就是他可以制造出火炮。
在冷兵器時代裡,火炮可以說是一個大殺器,也是攻城利器。朝廷派出呼延灼讨伐宋江的時候,淩振被派去輔佐呼延灼。淩振的火炮可把梁山衆人打蒙了,要知道梁山都沒幾個見過火炮。
淩振這一仗雖然打的梁山衆人措手不及,但是并未造成多少傷亡,而且他制造和運用火炮的這項技能被宋江看重了。于是宋江讓吳用想辦法把淩振挖過來,然後吳總就用計謀活捉了淩振。
淩振歸降宋江後,憑借其火炮的威猛戰力,為梁山解決了不少麻煩,避免了很多的人員損傷。但是淩振隻是一個執行者,上司讓去哪兒打就去哪兒打,然後梁山高層決策失誤,讓淩振在征戰方臘的時候并沒有用盡火炮的威力。
梁山的失敗在于人,但在不在與宋江這不好說,不過從多次的征戰中可以看出宋江的用人和決策能力确實存在很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