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個人作業——軟體工程實踐總結作業

個人作業——軟體工程實踐總結作業

一、請回望暑假時的第一次作業,你對于軟體工程課程的想象

1)對比開篇部落格你對課程目标和期待,“希望通過實踐鍛煉,增強計算機專業的能力和就業競争力”,對比目前的所學所練所得,在哪些方面達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标,哪些方面還存在哪些不足,為什麼?

在一個學期的學習和努力下,我從這門課裡學到了很多,首先是最實際的——代碼實作能力的提升。課程剛開始完成數獨作業時的磕磕絆絆讓我再一次意識到了自己的能力的不足,結對作業在與隊友的讨論摸索中,則是讓我首次直覺的感受和我不太相同的另一種思路,而兩人合作時有關代碼編寫的讨論與規範也讓我受益匪淺。而團隊作業則使我更加全面的了解,使用我的技能,并學到了不少新的知識。其次便是讓我對從大一至今所學知識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認識,而不再是單純的揉成一團塞在腦子裡,隻記錄不了解。另外,軟工作業中我還認識了不少新的輔助工具。

不足的話則是主要展現在,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是以在團隊合作時更多的還是要邊做邊摸索,是以難免會趕不上進度,最後在隊友的幫助下一起完成。此外,就是意識到自己的專業知識儲備量不足,視野挺窄的。

2)總結這門課程的實踐總結和給你帶來的提升

  • 1、我在這門軟體工程實踐中,完成了大概1900多行的代碼
  • 2、軟工實踐的各次作業耗時
第n次 時間(h)
個人項目實戰數獨 15
團隊展示(團隊) 0.8
原型設計(結對) 4
結對程式設計第二次 9
項目需求分析(團隊) 4.5
項目UML設計(團隊) 3
Alpha 沖刺 ??
随堂小測(同學錄) 2.5
軟體産品案例分析(團隊)
Beta 沖刺
  • 3、哪一次作業讓你印象最深刻?為什麼?

    雖然個人收獲最大的是團隊以及結對作業,不過印象最深刻的話果然還是團隊随堂作業,其實同學錄的基礎功能完全可以看作上學期的資料庫實踐作業,而當初花費了不少時間摸不着頭腦的作業,卻在組長的帶領下僅僅用了2個多小時就做完了,不僅讓我意識到了自己在不斷的學習中還是有進步的,同時也讓我看到了自己能力的不足以及自己與他人的差距

  • 4、累計花了多少個小時在軟工實踐上?平均每周花多少個小時?

    回想大概花了110多小時在軟工上,平均下來每周大概12h左右

  • 5、學習和使用的新軟體;

    學會了使用墨刀、Balsamiq Mockup、peocesson等

  • 6、學習和使用的新工具;

    同上以及VS2015、Eclipse等

  • 7、學習和掌握的新語言、新平台;

    UML、Java、josn等

  • 8、學習和掌握的新方法;

    原型設計、結對程式設計、代碼規範、UI設計規範等

  • 9、其他方面的提升。

    除了本身技能外,在團隊協作的過程中個人感覺在團隊協作能力上也有了一些提升。此外PS方面也了解了些小技巧。

二、寫下屬于自己的人月神話——個人或結對或團隊項目實踐中的經驗總結

軟工實踐是我猶豫了很久之後最終決定選修的課程,是以在一開始我就明白這門課大概需要自己投入不少精力,但我也明白自己能從中學到不少東西。事實上也正是如此,現在回想起來,雖然隻是短短一學期,但我也有了明顯的進步。

首先是最開始的個人數獨作業。正如我在學期的最開始說的那樣,我的代碼實作能力很弱,準确的說是對以往知識不夠融會貫通,很多東西有了思路,但是動手起來卻發現無從下手。而數獨作業則讓我再一次清晰的認識了這點,再一開始看到這個作業的時候,我習慣性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我不能····”,但想了想,還是硬着頭皮開始做,而在做作業的過程中也的确遇到了不少技術、非技術困難。老實說連最開始的VS2015下載下傳都讓我折騰了很久,後來一邊磨合一邊解題,不懂的就百度,或者查資料,慢慢的就投入了進來,不得不說雖然過程頗麻煩,但是當程式能夠運作時,真的相當開心。而這次作業也讓我發現了自己的知識盲區,學到了不少新東西。順便提一句下載下傳VS的經曆也讓我漲了不少見識,雖然代價是20幾G無法釋放的C槽空間······

然後,便是結對作業,以往雖然在做題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會和同學讨論,但這是第一次完全的兩人交流思路共同解題。這次作業,讓我接觸到了和自己不太相同的思考方法和做題習慣。此外,原型設計也是很新鮮的經曆,幾種原型工具的對比使用過程也有不少新的感受。

而團隊合作,在一開始是就項目選題大家就産生了不少想法,例如能根據關鍵字或檔案内容查找任何存在手機或記憶體卡裡的軟體、拼單app之類的,在大家讨論後對比各種優劣後,最終還是決定了做現在的app。整個過程經曆了很多,但也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新的視野,不同以往的工具、方法,讓我收益良多

三、對下一屆實踐的建議,或者對于開學初的你,對于大一的你,對于開學初的我,你有什麼想建議和告知的呢?對于後來人的期許。 特别地,特别地,下一屆要不要中途換隊員?

這門課會花費你不少的精力,想鍛煉自己的話,就抱着12分的決心來上這門課吧,沒事多學些點東西,開闊視野,還有不少東西不會呢

中途換隊員這事我覺得要看情況決定,要是情況真的很讓人不滿的話,大家可以交換下意見,決定成員去留

四、分析一下自己所處的團隊。軟體工程實踐是大學裡少有的認真的團隊協作經驗。《建構之法》上說團隊的發展有幾個階段,你的團隊都經曆過麼,最後到達了“創造”階段了麼?

萌芽階段——畢竟是拼湊着組成的小隊,是以比起其他組不少人都互相了解認識,我們組在最開始則更接近于陌生人狀态,是以小心翼翼是難免的

磨合階段——在經過最開始的選題讨論後大家慢慢的熟悉了起來

規範階段

不過在我看來,我們還是沒有達到創造階段,畢竟組裡在執行過程中還是碰到了不少問題。

五、怎樣證明你學會了軟體工程?

通過一學期的努力,意識到了很多自身的不足,以及自己與他人的差距,同時在完成作業的過程學到了很多新的東西以及軟體開發的相關工具,更重要的是在摸索中慢慢的能夠将以往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并在老師的指導下一步一步團隊合作開發完成了軟工項目。小組每次沖刺時的目标基本上都有實作,項目代碼統一釋出在了github上。

對着這個檢查表:http://xinz.cnblogs.com/p/3852177.html 檢查一下,自己如果去企業面試,這些常見的問題是否都能回答,并在此總結。

順着檢查表一路想了下,果然還是有不少問題回答不上來,準确的說是答案很模糊。仔細反思了一下,我覺得這是由我自身在以往的行事以及學習過程中沒有耐心以及,沒有真正的“鑽”進去導緻的。除此之外,自身性格以及自制能力也是學習路上較大的阻礙。其中最需要反思的是偶爾冒出的”就這樣吧“的消極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