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江龍李俊,他的出場是在第三十六回《梁山泊吳用舉戴宗,揭陽嶺宋江逢李俊》。
李俊的出場,讓宋大哥手頭的力量又增強了很多。
李俊是何許人也?他是“揭陽嶺三霸”之一,那另外兩霸都是誰呢?
另外兩霸,分别是浪裡白條張順和沒遮攔穆弘。
揭陽領三霸,從事的職業不同,掌管的領域也不同。
李俊是賣私鹽的,但是也有李立開的飯店,類似孫二娘的勾當。
張順表面上靠打漁為生,實際上是把人拉到河裡,然後宰了,搶下銀兩。
穆弘呢?穆弘“把持市集,無人敢不從”。

放到現在,這三人都得進去。
要說明的一點,李俊作為“揭陽三霸”中的一霸,也是三霸裡最有話語權的人。
李俊不是本地人,他從一個外來戶,靠着敢打敢拼,居然混到了揭陽嶺三霸之首。
“揭陽嶺三霸”裡面,隻有李俊不是江州人,他本是廬州人,是揚子江上的艄公。
李俊覺得幹那個工作,沒什麼出路,就遠走他鄉,來到江州的浔陽江創業。
李俊膽子也大,一邊開“吃飯要命”的飯店,一邊賣鹽,經過艱苦創業,他成了地頭蛇。
從《水浒傳》原著來看,張橫完全不怕穆家哥倆,但對李俊畢恭畢敬。
一個外來戶,硬生生壓住了地頭蛇,不愧是“混江龍”!
揭陽嶺三霸裡面,李俊很有頭腦,他的眼光也最長遠。
在李俊看來,揭陽嶺是個小地方,而且根據諸葛亮的分析,偏安一隅必不能久存。
于是,李俊主動找上宋江,而且還兩次出手救下宋江。
至于李俊是不是給宋大哥做局,咱們以後再分析。
李俊多次示好宋大哥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加入梁山,因為大樹底下好乘涼。
宋大哥一方面感激李俊的救命之恩,一方面也知道李俊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李俊落草梁山後,他成了梁山水師頭領之一。
梁山的水師頭領一共八位,分别是李俊、張橫張順兄弟、阮氏三雄、童威童猛兄弟。
在這八位水師頭領裡面,隻有李俊沒有親兄弟。
跟别人相比,他是一個孤家寡人。但是,童威童猛對李俊言聽計從,是李俊的死忠粉。
論本領,李俊比不上張順。
張順“沒得四五十裡水面,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這簡直就是“水神”。
李俊的水下功夫自然不能跟張順比。
論根基、人脈,李俊比不上阮氏三雄。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人早在“智取生辰綱”時就上了梁山,他們算是元老級的人物。
因為阮氏三雄上山很早,是以梁山上大大小小的戰鬥,他們基本上都參加過。
阮氏三雄是親兄弟,感情自然很深,他們的根基、資曆都超過了李俊。
在各種劣勢條件下,宋大哥分封梁山水師頭領時,李俊卻排在第一位。
在跟童貫、高俅的交戰中,主要由李俊負責排程水軍。
征田虎、征王慶時,也是由李俊排程梁山水軍。
征讨方臘時,張順想要從湧金門潛入杭州城,他也需要跟李俊商量。
這李俊為何成了梁山水師老大呢?有三個原因。
1、李俊兩次出手救下宋大哥,對宋大哥有恩。
宋江押解江州時路過揭陽嶺,不小心露出了晁蓋送給他的金銀财寶。
這下,問題來了,宋大哥被催命判官李立抓住。
李立想把宋大哥總成餃子餡,馬上就要拔刀動手之際,李俊趕到了。
李俊把李立臭罵一頓,救下了宋江,宋江被吓得魂不附體,對李俊感恩戴德。
李俊第二次救宋江是在揭陽鎮上。
宋江為了躲避穆弘、穆春兩人的追趕,不小心逃到了張橫的船上。
張橫也看見了宋江的金銀财寶,他就要把宋江沉在河裡。
此時,李俊帶着童威童猛趕到,再次救下了宋江。
這兩次救人,李俊出現的時機都是千鈞一發之際,精準得有些虛假。
這不禁讓人懷疑,宋大哥的這兩次困境,是不是李俊故意給宋江做的局。
但無論如何,李俊對宋江有恩。
2、阮氏三雄,不是宋大哥的心腹。
阮氏三雄是什麼人?他們其實是晁蓋的人,托塔天王把他們帶出了石碣村。
如果沒有晁蓋那個“智取生辰綱”的計劃,阮氏三雄估計一直都會打漁。
晁蓋的死,充滿了謎團,是不是宋大哥的設計,很難說。
阮氏三雄,會對宋大哥忠心耿耿嗎?同樣很難說。
梁山水師不是作戰的中堅力量,卻是梁山最後一道防線。
宋江肯定不會把水師老大這麼重要的位置交給阮氏三雄。
李俊呢?李俊是宋江的心腹,他上梁山就是投靠宋江。
故而,宋大哥不會把阮氏三雄封為水師老大。
3、李俊的心機城府一流、上司力強。
宋江可謂是“人精”中的“人精”,他說話做事往往都帶有目的性。
可李俊卻能跟宋江耍心眼,征讨方臘結束後,李俊稱病沒有班師。
這也有可能是宋江看透不說透,也有可能是李俊确實騙過了宋江。
跟李俊相比,張順、張橫就顯得有點天真。
張順的水下功夫雖然很強,但他隻适合單打獨鬥,無法統領千軍。
征田虎時,盧俊義久久攻不下太原,李俊掘開智伯渠,水灌太原。
随後李俊率梁山水軍乘飛江、天浮,輕松奪取太原四處城門。
征王慶時,李俊率梁山水軍大戰瞿塘峽,斬殺王慶水軍都督,奪取雲安州,他是征王慶時功勞最大的梁山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