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榮久因會武功上山當土匪,為何被國共兩軍任命為司令,結局如何

1947年3月26日,惡匪孫榮久被抓獲的消息傳出後,飽受其害的老百姓,無不拍手相慶,奔走相告。

說起來,清末民初時期的東北百姓,由于飽受軍閥和官僚的剝奪和壓迫,再加上又有大批難民為了生存闖關東,人流量越來越大,是以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艱難,不少人落草為寇,做了土匪。

不過,孫榮久做土匪并不是生活所迫。他早在少年時,曾拜師學藝,學了一些武功。他覺得要充分發揮自己武藝上的特長,于是與地方上的地痞勾結在一起,幹打家劫舍的事情。

孫榮久為人奸詐陰狠,做事更是心黑手辣。有一次,他看到一位老太太手上戴着一枚金戒指,便想占為己有。結果怎麼都取不下來。于是他不顧老人哀求,竟剁下了老人的手指,連着金戒指一起拿走了。

毫無人性的孫榮久在17歲那年,上山做了土匪。

他做土匪的時候,不講什麼“兔子不吃窩邊草”的規矩,隻要是有錢人家,他不僅去搶掠,而且還把被搶人家的當家人,擄到山上做“人票”,逼其家人交錢贖人。

若是其家人沒能及時來贖,他就變着法子折磨人票,比如毆打、拿烙鐵燙等。為的就是逼人票有家人來贖人,若是其家人還不能盡早把贖金送來,他就割下人票的耳朵或剁下一截指頭,讓人給他們家送去。

若是那種實在交不上贖金的,人票就會被他活活折磨而死。他折磨人的手段也非常殘酷,比如點天燈、剜心等。時間一長,孫榮久的心黑手辣就出了名。但凡遭了他綁票的人家,想盡辦法,都要拼命籌錢贖人。是以他十搶九不空,很受匪首器重。

“九·一八事變”後,全國愛國志士紛紛加入到了抗日救國的隊伍中,但孫榮久卻投靠了日本人,做了漢奸,幫着日本人不斷鎮壓東北愛國志士。

“八·一五”光複後,孫榮久趁時局混亂,收羅了一批殘軍惡匪,占山為王。那時的他,一邊燒殺搶掠一邊不斷擴充隊伍,很快就把隊伍擴充到上千人之多,與謝文東、李華堂和張雨新這三大土匪一起,成為東北土匪中的代表人物,被稱為“四大旗杆”。

1945年11月,在我軍的感召下,孫榮久投奔了我軍。

不過與此同時,國軍為了控制東北,也在極力拉攏土匪和地方武裝。他們不光對拉攏的土匪許以高官厚祿,而且還提供大量槍械等。

比如身為“四大旗杆”之一的張雨新,就在國軍的拉攏下,被收編為第十集團軍先遣軍,而他也被任命為先遣軍司令。

張雨新受國軍的訓示,繼續為國軍拉攏更多土匪,是以他找到了孫榮久。

為了拉攏孫榮久投靠國軍,張雨新以司令的名義,委任孫榮久為第十五集團軍第1軍中将軍長,并讓他坐鎮勃利縣城。

老奸巨猾的孫榮久,暗中投靠了國軍後,為了能獲得更大的好處,他居然腳踩兩隻船,一方面他要在我軍這邊占盡好處,另一方面他又想在國軍那邊撈油水。是以他一直搖擺不定,始終沒有決定投靠哪一邊。

本來,在很多東北土匪眼裡,國軍才是正規軍,我軍隻能算雜牌軍。因為國軍人數多于我軍,軍械也先進于我軍,是以,當國軍準備向東北大舉進攻的時候,許多土匪和地方武裝,紛紛投奔國軍。

孫榮久也認為,被我軍收編,雖說當了司令,但他的隊伍并沒是以得到很大的擴張。而且我軍紀律嚴明,他雖說是個司令,但不僅不能撈錢搞女人,而且還過着又窮又苦的日子,他這個司令,簡直是有名無實。

反觀張雨新,在國軍做司令,那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不僅住在洋樓裡,成天吃香喝辣玩女人,而且還一路升官發财,混得十分得意。

一番思忖後,孫榮久決定趕在國軍到來之前,趕緊立功,好給自己争取升官發财的機會。于是,他在12月12日,以到林口收編土匪為由,把隊伍拉出了勃利縣城。在走至郊外荒僻處後,他突然指令把隊伍中的共産黨員幹部全部殺害。

緊接着,孫榮久又帶着隊伍攻打勃利縣城,與駐紮在勃利縣城的守軍發生了激烈的戰鬥。最終,由于東北民主聯軍守備力量薄弱,未能守住勃利縣城,城中剩下的共産黨員幹部和聯軍戰士,悉數被孫榮久殺害。

不過,此時的孫榮久也因為在戰鬥中損兵折将,武裝隊伍被大大地削弱。是以他在占領勃利縣城不久,就遭到東北民主聯軍的反攻。為儲存實力,他不得不帶領殘餘力量棄城而逃。此後,孫榮久帶着匪隊一直在勃利、桦南一帶流竄。

1946年,三五九旅進駐勃利。

此時别說勃利了,就是整個合江區都盤踞着不少土匪。他們四處燒殺搶掠,對地方群衆的生産和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同時,這些土匪還對我軍開展的革命工作進行了大量破壞,這其中尤以“四大旗杆”最為猖獗。

為了清剿土匪,東北民主聯軍合江軍區聯合三五九旅成立了剿匪部隊,決定“擒賊先擒王”,先抓捕“四大旗杆”,再将餘匪一網打盡。

很快,謝文東、張雨新和李華堂先後落網,但狡猾的孫榮久卻數次從剿匪部隊的圍剿中脫逃,帶着所剩無多的匪隊,藏進了深山之中。

1947年1月,盡管大雪封山,鳥獸絕迹,但剿匪部隊為了抓獲孫榮久,依然組織隊伍與地方百姓一起進山,對孫榮久的殘餘匪隊進行圍剿。經過6天6夜的追擊,孫榮久的匪隊大多數被消滅。

剿匪部隊的窮追猛打,讓孫榮久的匪隊惶恐不已。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都認為我軍主力部隊已經到了東北,但國軍卻遙遙無期,他們根本就是被國軍給耍了。是以,不少人主張把槍埋了,然後回家看看動靜再說。

孫榮久明白,他就算暫時不抵抗,由于他背叛了我軍,又殺害了不少共産黨員和戰士,是以他就算不選擇與我軍繼續作對,也很給得到我軍的諒解。是以,他決定對抗到底。為了穩定軍心,他當場打死了兩個叫得最兇的小匪,随後他帶着匪隊,繼續往深山密林逃匿。

但由于地上有厚厚的積雪,孫榮久一行人走過的地方就會留下雜亂的足迹,這讓他不得不把隊伍化整為零,分頭行動。他帶了兩個貼身随從彭治兵與小葉子,輾轉流竄到了桦南縣闫家區一帶的深山之中。

孫榮久知道,在距離桦南縣闫家區馬家街150米的地方,有個神仙洞。神仙洞是個非常隐蔽的山洞,早先被他和張雨新等土匪用作秘密聯絡點,是以那裡儲存了不少糧食。

孫榮久趕到神仙洞後,見糧食等果然還在,不由得高興地說,山高林密,誰能知道我藏在這裡。那些剿匪部隊的人也要吃飯睡覺,還能在山上待一個冬天不成?

但儲存的糧食畢竟有限,孫榮久安安穩穩在山洞裡住了2個月後,洞裡的糧食就所剩無幾了。孫榮久幾次想下山搶糧,卻發現剿匪部隊根本沒有回撤,他們剛一冒頭,就被山下的民兵圍追堵截,險些被俘。

最後,孫榮久隻得把他騎的馬殺了,暫時充饑。

可是天天吃馬肉也難受,于是他就派小葉子下山,想辦法潛伏進村裡的工作團中,多打探點消息,找機會帶他們出山。

沒想到小葉子一去不複返。眼看苦等不來,孫榮久隻得帶着彭治斌趁着天黑,再次摸到馬家街。這次,他們悄無聲息進了村東頭的老王家。

要說,老王頭家除了老王頭和老伴,就剩下一個五六歲的小孫子。孫榮久進了老王頭家後,馬上要求老王頭給他們找些吃食。老王頭看着孫榮久蓬頭垢面,胡子拉碴的樣子,心裡已經猜出,他們一定是被圍剿漏網的土匪。

他一邊與孫保久周旋,一邊用腳輕輕地碰了一下緊挨着他的小孫子。聰明的小孫子馬上明白了爺爺的意思,于是他以要尿尿為由,跑出了門,随即撒腿就往村西駐紮的剿匪部隊跑去。

等小孫子帶着剿匪部隊跑回來時,孫榮久和彭治斌卻早就跑掉了。

原來,孫榮久疑心極重,他見小孫子出門後,就預感不妙,是以顧不上等老王頭給他找糧食,就帶着彭治斌趕緊退回山中。

不過,由于孫榮久與彭治斌當着老王頭的面,聊起過小葉子,是以老王頭向剿匪部隊提供了線索。于是,才進工作團不久的小葉子,不得不招認了他和孫榮久的關系,及潛入工作團的任務。

剿匪部隊經過讨論,認為孫榮久缺糧少米,又逢大雪封山,山中又找不到食物,要不了多久,他肯定會再次下山。考慮到孫榮久手中有槍,為了避免他傷害群衆,剿匪部隊馬上集結隊伍,開始大面積搜山。

就在此時,猴石山下的群衆舉報,在山上見過兩個形迹可疑的人。

于是剿匪部隊分頭對猴石山展開了搜尋,最終他們在山腰的一處木闆房裡,活捉了孫榮久和彭治斌。

1947年4月,人民政府在勃利縣城召開公審孫榮久的大會。那些曾遭到孫榮久禍害的群衆,無不前來痛斥他的惡行。在憤怒的群衆面前,這個雙手沾滿鮮血的惡匪,被判處死刑。

看到“四大旗杆”中最後一個巨匪被槍決後,東北一帶剩下的的小匪勢力也清楚地認識到,做無畏的反抗都是徒勞,于是他們紛紛放下武器,選擇投降。至此,曆時一年多的剿匪行動,終于獲得了全面的勝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