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直擊天津16個區全員大篩:傾城而動 傾城感動

作者:星星飛翔

記者深入16個區直擊全員大篩

傾城而動 傾城感動

直擊天津16個區全員大篩:傾城而動 傾城感動

濱海新區志願者手持核酸檢測提示圖指導市民。 本報記者 王濤 攝

濱海新區 一套動作 一天重複上千次

“來,您張嘴,啊,擡頭”“非常好,不錯”……一邊說着,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的醫生杜智生快速把棉棒伸入檢測者的咽喉部采樣,接着把咽拭子折到試劑瓶裡,然後按壓手消液,在手上揉搓起來。這一套操作,一天下來,至少要反複上千次。

昨天下午2時,記者在濱海新區泰達一中的核酸檢測采樣點位見到杜智生時,他已經“連軸轉”4天了。趁輪崗替換的間歇,記者問他,“累嗎?”這個“90後”“大男孩”脫口而出:“還好,天兒涼,凍一凍可精神了。”

一句話把杜智生自己說得放松了些。隔着布滿霧氣的眼鏡和面罩,他告訴記者:“一篩時,我們有備而來,加上居民配合,比較順利;這次二篩,居民和我們都有了經驗,醫護力量也充足,是以進度非常快。這個點位覆寫的社群居民有1.2萬人,初步估算,我一個人一小時能檢測170至180人左右,基本上一組10個人控制在3分鐘以内,平均一個人10多秒鐘,按這個速度,應該不用挑燈夜戰了。”

下午2時28分,杜智生換下防護服,緩慢摘下手套,準備去吃“午飯”,“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春天已經不遠了。大家都這麼積極配合,而且我們一直在一起,衆志成城,肯定能打赢這場戰‘役’!”說着,杜智生起身,朝記者比劃了一個“勝利”的手勢。

直擊天津16個區全員大篩:傾城而動 傾城感動

和平區民園體育場内的二次核酸篩查采樣點,醫護人員、志願者鼎力協作,協助一些老人優先篩查。本報記者 錢進 攝

和平區 學習志願者 在服務中成長

昨日中午1時30分,和平區民園廣場的核酸檢測點正在忙碌着,穿着紅色馬甲的志願者們也都在現場維持秩序,此時一個小小的紅色身影吸引了不少排隊市民注意。“爺爺,爺爺,您往後挪一點,離的得太近了,還要戴好口罩。”“阿姨,别聚在一起,往後挪挪吧。”不少市民聽後,連忙微笑着帶好了口罩,隊伍也變得更加有序。

聲音來自一名小女孩張楚涵,她的媽媽蘭穎是一名志願者,受到感染,女兒2018年也加入了銀河公益志願者團隊,到現在已經3年多了。

在和平區耀華中學核酸檢測點,還看到了一對“父子兵”,他們攙扶腿腳不便的老人,安頓前來排隊的市民。父親喬林參與了第一次的核酸檢測志願服務工作。兒子喬奕清是一名學生,剛剛放假在家,被父親領到耀華中學核酸檢測點學習當志願者。問及累不累,喬奕清笑着說,不算累,腿麻了還可以走走,想到自己做的事“能夠幫助很多别人,覺得充滿幹勁兒。

直擊天津16個區全員大篩:傾城而動 傾城感動

河東區二次核酸篩查采樣點工作有序進行。 本報記者 劉欣 攝

河東區 三色小卡片 看好時間再下樓

三九第五天,陰冷。昨天下午2時,在河東區陶然庭苑社群核酸采樣點,從業人員緊張而有序地忙碌着。

“阿姨,拿着這張黃色的小卡片,一家人可以下樓接受檢測了。”位于雪蓮南路上的陶然庭苑社群,住着1823戶居民,近4000人。為了減少居民在戶外等待的時間,暖心的從業人員連夜趕制了黃、綠、紅三色小卡片,由志願者們敲門入戶分發到居民手中。

不同顔色的卡片,劃分出不同的區域和檢測時段,一戶一張,卡片上清楚地标注着每戶應檢人數。“請大家看好腳下的黃線,保持1米的距離。”采樣點設有3條檢測通道,其中一條綠色通道,專門服務老人和孩子。

在戶外檢測緊張忙碌時,一群拎着送檢專用箱的“大白”們正穿梭在不同的樓棟中,這是一支由2名醫生和3名志願者組成的流動檢測隊,專門服務社群行動不便的居民。

下午3時,河東十二幼的老師曹雅娟帶着幾名同僚趕到采樣點,送來了暖貼和親手熬制的姜糖水,為從業人員驅寒。“他們的辛苦和付出,大家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作為陶然庭苑社群的居民,曹雅娟希望為他們送上一份“暖”。

直擊天津16個區全員大篩:傾城而動 傾城感動

河西區第二幼稚園分園二次核酸篩查采樣點,從業人員為市民檢測。本報記者 趙建偉 攝

河西區 津味兒提醒 幽默又暖心

“核酸大篩聽指令,叫到哪棟哪棟動。沒有叫的不要動,動了樓下白挨凍。二篩要刷身份證,手機掃碼不再用。”昨日中午12時,在河西區梅江街天淼園小區,社群志願者有條不紊地用大喇叭逐樓通知住戶下樓做核酸檢測,天津調兒上自帶幽默感,下樓準備去檢測點的居民紛紛點贊。

梅江街道副主任孫瑩連着奮戰幾天了,這次大篩涉及街裡25個場所、33個點位,孫瑩每天都要轉一遍。平均睡眠不足3小時的她眼圈紅紅,但是安排起工作來有條不紊:檢測前從業人員整個程式走了好幾遍,測試流程是否順暢。物業從業人員發現連廊燈離檢測點有點遠,抓緊時間安裝臨時電源。

街裡的梅江衛生院隻有23個人,人手嚴重不足,天津醫院派出了專業隊伍來支援,一位年輕醫生第一次下到社群做核酸檢測,剛給居民張阿姨做完,伴随一聲“謝謝孩子,辛苦啦”,就接到一瓶熱騰騰的礦泉水。阿姨笑着說:“我出門前灌上一瓶熱水路上揣着它保暖,做完了正好給你們暖手。”

“這個主意好,可以在社群裡推廣一下。”孫瑩趕緊抄起手機往工作群裡發語音。戶外溫度零下2℃,衆人心裡卻突然暖了一暖。

直擊天津16個區全員大篩:傾城而動 傾城感動

“阿姨,你們辛苦了!”河北區光複道街二次核酸篩查采樣點,做完核酸檢測的兩兄妹向醫護人員比心。本報記者 胡淩雲 攝

河北區 下樓到采樣 完成隻需半小時

昨天下午,河北區啟動全區第二輪核酸篩查。4537名下沉幹部、1300名醫護人員、1200人警力和1479名街道社群幹部悉數到崗,投入大篩戰鬥。

“我們社群第一輪全員篩查安排得井然有序,大部分人排隊隻等候了不到半個小時就做完了采樣,相信第二輪篩查也能如期順利完成!”在新開河街福嘉園社群,居民們在家中安心等待通知,随後按照時間和樓棟順序,分批次到采樣點位做核酸檢測。

手機微信群一聲提示,居民劉春玲收到去社群中心廣場核酸采樣的通知,不一會兒,樓門的專屬志願者也通過喇叭廣播提醒居民戴好口罩、多穿衣服、有序下樓。由于常年患有腰間盤突出,走路并不友善,劉春玲在志願者的幫助攙扶下來到采樣點位,不到二十分鐘就完成了采樣。

本輪疫情突發以來幾乎夜以繼日“連軸轉”,讓福嘉園社群黨委書記吳常春略顯疲憊。“第一輪和第二輪采樣工作的順利進行,離不開下沉幹部、志願者的全力配合。”吳常春介紹,天氣寒冷,為了減少居民等候時間,将每棟居民樓的采樣人數與時間進一步細化,精确到半小時以内,做到“通知後下樓,短時間等候,篩查人不漏”。

直擊天津16個區全員大篩:傾城而動 傾城感動

李振陞老兩口是南開區風湖裡社群的居民,二次核酸篩查當天,他們為志願者準備了湯面。本報記者 王倩 攝

南開區 “隐形志願者” 飯菜暖人心

1月12日下午2時許,南開區風湖裡社群的志願者忙碌之餘收到了市民捐贈的食物。天津市創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佘先生發現志願者們中午的便當不太夠,于是找了很多地方為志願者購買食物。“我們在附近沒有找到,最後到解放南路的一家超市買到了一些,雖然不多,但可以應急。”佘先生說。

風湖裡社群是個有着4000多居民的大社群。居委會劉主任介紹,招募志願者的當天就有很多業主報名,一些年齡偏大,也想為社群盡力的居民,用自己的默默付出,成為“隐形志願者”。李振陞今年75歲,是風湖裡社群6号樓的居民,住風湖裡36年了。聽聞馬上要進行第二次核酸篩查,李大爺12日一大早就開始準備志願者們的晚飯。“早上和面,下午切面,晚上等他們快結束,煮面端過去。志願者們不容易,我看着心疼。”這已經是李大爺老兩口第三次給志願者送飯。1月9日南開區第一次核酸篩查,李大爺在居委會服務到24時許,“我也做不了什麼,就能跑個腿,送個東西傳個話。”家裡的老伴兒也沒閑着,看着志願者和醫護人員在寒夜裡凍得直哆嗦,熬了一大鍋臘八粥送去。熱乎乎的粥飯下肚,溫暖了身體更溫暖了心。這些居民雖然沒有穿着“紅馬甲”,但“志願紅”卻深深地嵌入了他們的心裡。

直擊天津16個區全員大篩:傾城而動 傾城感動

紅橋區第二次核酸篩查前,醫護人員、社群工作者、志願者通力協作,全力保障工作進行。本報記者 谷嶽 攝

紅橋區 現場報名 我想穿上“志願紅”

“我能加入你們嗎?”1月12日上午,紅橋區鈴铛閣街道西關北裡社群小花園内,剛買完早點的居民郭大哥向正在搭建核酸檢測采樣通道的從業人員問道。

“大夥兒太辛苦了,我想過來一塊兒幫忙!”“好啊!我拉您進志願者的群,您來時找我就行。”回家放完早點,郭大哥就立馬折回小花園,和大家一起拉設警戒線、搭建帳篷、張貼一米線辨別等,為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忙碌準備。

當天,紅橋區啟動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全區設定154個篩查場所、286個登記采樣通道,對區内常住及流動人員進行第二輪大規模核酸檢測篩查。物資準備、人員集結、場所搭建、資訊梳理……黨員幹部、社群工作者們沖在一線、幹在一線,“天使白”“橄榄綠”“守護藍”“志願紅”各司其職、堅守奉獻,保障大篩各項工作迅即開展、有序進行。

紅橋區邵公莊街道金豐社群物業從業人員劉師傅當天也穿上了“紅馬甲”,在核酸檢測點位負責清潔消殺和秩序維護,手凍僵了、臉凍木了,他卻說:“沒事兒,心裡是熱的,大夥兒一起努力抗擊疫情,咱一定能早日恢複正常生活。”

直擊天津16個區全員大篩:傾城而動 傾城感動

東麗區華明街第二社群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劉雲晶,不顧腳踝骨折,堅持來到二次核酸篩查采樣點服務。 本報記者 劉國棟 攝

東麗區 拄拐上陣 居民們的“好閨女”

“雲姐,你剛做了手術,怎麼又來了,腳不打算要了嗎?”在東麗區華明街第二社群核酸檢測點,28歲的從業人員魏以強心疼地大喊。

“好閨女,第一輪篩查時就站了一天一宿,快回去歇着吧,我們一個一個來,保證遵守秩序。”排隊的居民也紛紛勸道。

魏以強口中的“雲姐”,居民眼中的“好閨女”,是華明街第二社群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劉雲晶,也是一名“90後”。1月12日中午,東麗區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采樣工作開始,華明街第二社群核酸檢測點承擔着8個小區5600位居民的核酸檢測采樣工作。劉雲晶右腳打着石膏,拄着拐杖,正忙前忙後指揮排程。

“這個時候,我在家哪能待的住,必須到現場才踏實!”1月8日,星期六,劉雲晶右腳腳踝骨折,為確定今後不落下病根,醫生建議她住院治療兩周。沒想到第二天,她便出現在了檢測點,這一值守,就是一天一夜。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經過短暫的兩天,大家在第二次大篩的抗疫戰場上,又見到了那個拄着拐杖、忙忙碌碌的熟悉身影。

直擊天津16個區全員大篩:傾城而動 傾城感動

西青區志願者團隊積極行動起來,在各釆樣點做好服務,保障第二輪核酸檢測的順利進行。 本報記者 劉玉祥 通訊員 李學春 攝

西青區 人手一号 憑号排隊有秩序

“1、2、3号樓居民,請帶好身份證下樓到社群中心門口排隊。”12日下午1時,西青區楊柳青鎮禦河墅社群内響起了通知聲,走出家門的居民從志願者手中接過一張紙條,按照地面上的标志線排好隊,一米距離,徐徐前進。

“我們社群20多棟樓,4500餘人。為了減少等候時間,我們做了預案,一是分成三條檢測線,一條線預計檢測1500人,一分鐘兩個人,争取10個小時内全部篩查完畢;二是按照不同樓号劃分篩查時段,由網格員負責通知;人手一号,憑号排隊避免插隊。”社群居委會主任李文慧告訴記者。

下午三點半左右,禦河墅社群14号樓的居民開始篩查。“今天篩查速度真快啊,我還以為得晚上才輪到我們呢,沒想到這麼快就喊我們了。”家住14号樓的李女士披着羽絨服趕到檢測點。

随着夜幕降臨,篩查進入尾聲。“根據調查,有幾十戶群體需入戶篩查,我們分成兩隊,分别由一個志願者帶一個醫護人員入戶篩查。”記者與來自西青中醫醫院的唐帥一起入戶,小唐在黑夜中穿梭在樓宇間,幾個來回下來,記者的眼鏡和小唐的防護罩已滿是熱氣。夜色中,抱着檢測試劑的小唐,消瘦的身材拉着長長的影子,一路小跑着趕回基地。

直擊天津16個區全員大篩:傾城而動 傾城感動

津南區各二次核酸篩查采樣點秩序井然。 本報記者 劉玉祥 通訊員 潘巍 攝

津南區 身上的冷 抵不過肩上的責

數九寒冬,呵氣成冰。1月12日上午,9名醫護人員就已經趕到了津南區雙林街象博豪庭社群,開始核酸檢測工作。

接近零攝氏度的氣溫,醫護人員始終保持耐心、一絲不苟,一遍一遍不停重複着試管貼簽、消毒洗手、準備試劑管、采集咽拭子等動作。

“全員大篩,是為了群衆的健康和安全,作為醫護人員,我們義不容辭。”醫護人員闫洪彬堅定地說。

防護面罩上凝結了水霧,睫毛上也挂滿了水珠。但身上的冷,抵不過肩上的責。

再看等待檢測的居民,大家有序排隊、現場井井有條。其中兩位小姐妹彼此間隔一米距離,一邊唱着童謠、一邊蹦蹦跳跳做起了遊戲,“活躍”了現場的氣氛。5歲的妹妹奶聲奶氣地說:“為了不生病,小朋友都要做核酸檢測。”

“大媽在家嗎?”“在家。”“今天咱們小區做核酸檢測,您能過去嗎?”“我能去,你們别惦記了,今天腰不疼了,你們就别入戶檢了!”在電話中,跟老人對話的是當天剛加入的志願者葛蕾,她說:“在這兒站一天真挺累的,報名之前也想到了,這也是為居民作貢獻,應該的。”

直擊天津16個區全員大篩:傾城而動 傾城感動

北辰區社群、村莊搭建臨時的二次核酸篩查采樣點,減少群衆等候時間。本報記者 劉玉祥 通訊員 劉鑫 攝

北辰區 我來帶頭 軍人退伍不褪色

1月12日16時左右,劉永福一家三口依然堅守在北辰區雙街鎮萬源星城社群核酸檢測點的志願者隊伍中,盡管穿着厚厚的棉衣和雪地靴,但依舊無法抵抗冷風的侵襲。從早上9時上崗,他們已經在戶外連續工作了6個小時,作為支援小組的組長,劉永福甚至連口飯都沒顧上吃,“我是退役軍人,必須要起帶頭作用。”

前一天晚上,萬源星城社群招募第二次核酸檢測志願者,劉永福第一個報名。他曾在西藏高原戍邊26年,在“雪域孤島”墨脫縣的“戍邊模範營”擔任過教導員。在社群報名後,劉永福直接把在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念大一的兒子劉藏拉進了自己的志願小組。見丈夫和兒子都這麼積極,不甘落後的妻子季明也報名成了一名志願者。

1月12日9時,一家三口在社群上崗,中午核酸檢測正式開始,更多的工作交給醫務人員。劉永福說預計整個社群4000多人完成檢測要到夜間,他們一家三口一定會堅守到最後。大家都安全,生活恢複正常,就是志願者們最大的心願。

除了可愛的社群志願者,在此次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中,北辰團區委累計收到1700餘人次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申請,成立16支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就近編入175個核酸檢測采樣點,開展疫情防控志願服務。

武清區 兩次篩查 時間縮短4小時

1月12日下午3時許,武清區楊村街新灣花園東社群小廣場采集點,長長的警戒線将現場隔成兩條通道。社群網格員和志願者挨個樓門通知居民下樓,依次前往采集點。社群黨總支書記、主任周麗潔手持對講機指揮着。“周姐,南園完事了,還要做什麼?”“再拿小喇叭挨個樓喊一遍,别有落下的。”“北園這邊差不多了。”“再掃一遍。”

這次二篩,他們及時總結上一次大篩的經驗,工作前移。篩查現場,志願者網格員在每個樓門口給居民發事先列印好的紙條,條上寫着每個居民的姓名、身份證号和手機号碼。核酸采集前交出這張紙條,從業人員就能清楚地掌握已采集人的資訊和數量。

下午3:28,周麗潔現場用對講機溝通,得知兩個采集點分别采集了1840個和1800個樣本,她感覺心裡有底了。

接連兩次全市範圍核酸檢測篩查,工作量很大,5天以來周麗潔的睡眠總共不到6個小時,還在精神十足地戰鬥着。周麗潔說:“二次篩查,時間比第一次縮短了4個多小時,看着效率一次比一次高,我們的心裡挺有成就感的。”

直擊天津16個區全員大篩:傾城而動 傾城感動

寶坻區钰華街道原築小區,二篩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通訊員 趙彬 攝

寶坻區 綠色通道 讓老人孩子無憂

号角吹響,火力全開。1月12日中午,全市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開始。寶坻區73家區直機關2083名志願者鉚足幹勁兒再次沖上一線,在首輪核酸檢測集體請戰的寶坻區第十三期青幹班的全體學員繼續出戰,形成“大篩”合力。

“第二輪核酸檢測一定要保證一米線安全距離,為老人和孩子等群衆開辟綠色通道,不能讓群衆有後顧之憂……”12日上午,王蔔莊鎮青年幹部楊靖雯正組織安排第二輪大篩工作,她已經連續三天兩夜沒有休息了。

在寶坻區816個核酸采樣現場,孩子沒有哭鬧,老人有人攙扶,行動不便的人群有“綠色通道”……志願者們忘記了嚴寒,忘記了疲勞,所有人的信念隻有一個:“哪裡有任務,哪裡就有黨員!”

寶坻區第十三期青幹班學員劉紅蕊說:“我們青年幹部,就要沖得上、扛得住,始終保持沖鋒的勇氣,經風雨、見世面、受考驗,在擔當中曆練、在盡責中成長。”

從晨光熹微到夜幕降臨,從漫漫深夜到旭日初升,口罩遮住了他們的臉龐,但胸前的黨徽一直閃閃發光。

直擊天津16個區全員大篩:傾城而動 傾城感動

靜海區團泊鎮二次核酸篩查采樣點,二輪核酸檢測工作連夜進行。本報記者 姜寶成 攝

靜海區 高效采集 15秒完成整套流程

“小妹妹,張開嘴巴……”昨天下午,在靜海區華康街依山郡社群檢測點,靜海區醫院醫生焦紅連拿起采樣拭子,動作麻利地撕開包裝,在群衆的配合下,15秒鐘就完成了一整套采集流程,精準、高效。

瑟瑟寒風中,一遍又一遍手消,焦紅連的雙手被凍得紫紅 。“我們冷點兒沒關系,現在就想着提高效率,縮短群衆等待時間。”

“阿姨,這是給您的暖寶寶。”此時一聲稚嫩的童音讓焦紅連倍感溫暖。

“這是特意給你們帶的姜糖水,還熱乎着呢!”前來采樣的居民姜阿姨說,這麼冷的天氣,醫護人員太辛苦了,我特意起個大早,切了好多姜絲,熬了姜糖水送給他們。

“大家帶好口罩,保持安全距離。”“小朋友,跟着媽媽到這邊來,這邊有綠色通道。”在良王莊鄉府君廟村采樣點,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孟令民一邊吆喝一邊忙碌着。

一夜沒合眼的他,嗓子沙啞、嘴唇幹裂。“冷點兒累點兒不算啥,保護好鄉親們的健康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孟令民說。

甯河區 這些敲門人 情暖“一老一小”

“大爺,您先不要着急下樓,今天我們是敲門叫人,為的是讓大家不紮堆,確定疫情防控安全,也是為了讓您不受凍,您先回屋裡去休息。”昨天13時30分,甯河區造甲城鎮海航城社群志願者紛紛走到居民樓下,勸返急于下樓檢測核酸的老人們。“你們這樣做真是太好了,我們回屋去,等敲門再去。”家住57号樓的張潤貴老人笑着說。

社群第二輪核酸檢測篩查開始。“張大爺,您和老伴兒現在可以下樓檢測了,别忘了帶着身份證。”

“海航城社群有2000多人,其中老年人居多,天冷了,為了減少他們等候時間,社群提前制定預案,成立了幫扶團隊,帶領志願者一起開展志願服務,目的就是不讓老人們受凍。”社群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鮑春曉說。

家住6号樓2門的小朋友于若汐,今年9歲,因為年齡小被安排優先排隊檢測,10分鐘就完成了核酸檢測。“我們家也是敲門下樓的,爸媽還擔心我排長隊凍着,沒想到不用排隊,很快就完事了,非常感謝叔叔阿姨們!”于若汐說。

薊州區 編制順口溜 村民紛紛點贊

“各位村民注意啦,核酸篩查聽指令,叫誰動誰再動,沒有叫的不要動,動了去了白挨凍,無需提前再注冊,務必帶好身份證……”

昨天下午,薊州區啟動二次核酸檢測篩查,一則短視訊迅速“刷屏”當地朋友圈。視訊中的一位村幹部身穿紅馬甲,手持小喇叭,冒着寒風,行走在村道裡巷,循環播放着接地氣的廣播宣傳,村民們紛紛點贊。

這位手持喇叭進行廣播的人是穿芳峪鎮小穿芳峪村黨支部副書記郝楊傑。為了不讓村民紮堆和挨凍,他把這段順口溜錄下來,用小喇叭在村中反複廣播。村民們聽到廣播後,都自覺待在家裡,不亂走動,效果特好。

穿芳峪鎮半臂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肖乃暢,是一名“90後”,作為黨員幹部他沖鋒在前。昨天,他首先承擔二次核酸檢測篩查醫療物資補充任務,一大早就把采樣點所需的消毒液、護目鏡、洗手液、醫用口罩等從倉庫及時運到采樣點,然後幫着搭建帳篷,設立檢測通道等。12時,他又為村中兩位行走不便的村民安排車輛,做到檢測不漏一戶一人,不讓一位村民被難住。

在核酸篩查現場,肖乃暢還負責維持秩序、定時消殺等任務。“作為一名黨員幹部,關鍵時刻就要沖鋒在前,為村民們搞好服務,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肖乃暢堅定地說道。

來源:天津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