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傳》裡面,有一句話很經典,馬上林沖,馬上武松。
林沖騎着武松,能不能把盧俊義打得抱頭鼠竄?
盧俊義,是《水浒傳》的戰力天花闆,也是一個很奇葩的人。
按道理講,既然盧俊義的戰鬥力天下無雙,那他應該是武将出身,或者是一代武學宗師。
但盧俊義是個富甲一方的大員外,平時養尊處優,白白胖胖的。
按照盧俊義的設定,他應該手無縛雞之力,保溫杯裡泡枸杞,天天蘸着韭菜花吃涮羊肉。
但是,盧俊義不喜歡這些,他喜歡舞刀弄棒,打熬筋骨,練武成癡,以緻于夫妻不和。
縱觀古代演義,盧俊義的設定可謂是萬中無一,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盧俊義是個好人,安分守己,跟綠林草莽毫無交集。
可惜飛來橫禍,盧俊義被宋大哥和吳老二惦記上了。
吳老二略施小計,在李固的助攻下,就把盧俊義害得家破人亡。
上了梁山之後,盧俊義有點格格不入,他跟那群魔頭完全不是一類人。
隻有撲天雕李應,才跟盧俊義是一類人。
梁山好漢為人處世,處處透着“兇狠”,做事不擇手段,也沒有底線。
林沖之前忍辱負重,甚至有些窩囊,但風雪山神廟之後,他上陣殺敵時何曾心慈手軟過?
你可以說宋大哥仗義疏财,義薄雲天,可是他為了讓秦明上山,害死了秦明一家老小。
盧俊義跟這些人,截然不同,上梁山前,他老老實實在家裡,從未踏足過險惡綠林。
而且,盧俊義很善良,喜歡幫助别人,他就好心救下了無依無靠的燕青。
《水浒傳》原著是這樣介紹燕青的:
“這人自小父母雙亡,盧員外家中養他長大。”
不單單是燕青,盧俊義家裡的管家李固,也是盧俊義救下來的。
《水浒傳》原著是這麼寫的:
“這李固來北京投奔相識不着,凍倒在盧員外門前。盧俊義救了他性命,養他在家中。”
燕青是報恩的,李固則是一條沒有良心的豺狼。
林沖騎武松,能不能打赢盧俊義?這隻是一句玩笑話。
盧俊義的武功,放眼《水浒傳》全書,自然是首屈一指。
複仇曾頭市時,盧俊義一招生擒史文恭,足以看出他的戰鬥力淩駕于梁山五虎将之上。
梁山五虎将,關勝、林沖兩人最強,幾乎沒有敗績。
秦明性格莽撞,經常中計、負傷,但他的爆發力還在林沖之上,甚至可以媲美關勝。
董平和呼延灼,戰鬥力稍微弱一點,董一撞有點莽,呼延灼的攻擊力有點疲軟。
那麼,盧俊義一個人,能單挑幾個梁山五虎将?他能不能單挑關勝、林沖、秦明聯手?
盧俊義并沒有直接跟梁山五虎将交過手,跟誰都沒打過。
那咱們怎麼能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呢?肯定不能毫無邏輯的空想。
通過《水浒傳》裡面的兩場大戰,咱們就能知道個大概。
這兩場大戰,就是盧俊義單挑“耶律四子”和耶律四子對陣梁山四将。
“耶律四子”分别是:耶律宗霖、耶律宗雲、耶律宗電、耶律宗雷。
第一場大戰:盧俊義大戰耶律四子
“四個小将正迎着盧俊義,盧俊義力敵四将,并無半點懼怯。約鬥了一個時辰,盧俊賣個破綻,耶律宗霖把刀砍将入來,被盧俊義大喝一聲,那番将措手不及,被盧俊義刺下馬去。那三個小将,各吃了一驚,皆有懼色,拍馬去了。”
盧俊義一挑四,單挑耶律四子,打了整整一個時辰。
結果,盧俊義斬了一個耶律宗霖,其餘三将被吓跑了。
“耶律四子”是親兄弟,他們見盧俊義斬了耶律宗霖,卻都不敢報仇,而是“皆有懼色,拍馬去了”。
這說明什麼?盧俊義打這“耶律四子”還有富餘,他是壓着“耶律四子”打。
那麼咱們的問題來了,這“耶律四子”的武功有多強,能夠頂幾個梁山五虎将?
第二場大戰:耶律四子VS關勝、呼延灼、徐甯、索超
耶律四子在跟盧俊義交手之前,他們跟梁山好漢中的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金槍手徐甯、急先鋒索超打了一場4V4。
原著描寫如下:“隻見大刀關勝,舞起青龍偃月刀,争先出馬。那邊耶律宗雲,舞刀拍馬來迎關勝。兩個不上五合,耶律宗霖便來協助。呼延灼見了舉起雙鞭,直出迎住厮殺。那兩個耶律宗電、耶律宗雷弟兄,挺刀躍馬,齊出交戰。這裡徐甯、索超,各舉兵器相迎。四對兒在陣前厮殺,絞做一團,打做一塊。”
關勝、呼延灼是梁山五虎将,徐甯、索超是梁山八骠騎。
甯曾經50回合戰平董平,說明他的武功基本上就等于董平。
索超也曾40回合戰平楊志,他雖然不及梁山五虎将,但也能頂上半個五虎将。
換句話說,關勝+呼延灼+徐甯+索超,就等于三個半五虎将。
呼延灼=秦明,徐甯+索超=林沖。
這場激烈的4V4,耶律四子在短時間内并未有下風表現。
基本推斷出,耶律四子=關勝+呼延灼+徐甯+索超=3.5個五虎将。
上文中咱們也說了,盧俊義打耶律四子,其實力還有富餘。
是以,盧俊義至少能打3個五虎将,他單挑林沖、關勝、秦明聯手,應該還有富餘。
看到這裡,喜歡林沖的讀者應該不開心了,怎麼可能呢?
林沖自己都能打赢盧俊義!
如果你這麼想,那我也沒辦法。但是根據嚴密的邏輯推斷,盧俊義就是能打三個半五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