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鋼琴啟蒙,哪種教材最好?

作者:楊弋夫鋼琴

鋼琴這一樂器的誕生與發展,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曆史,而其真正走入中國社會是在20世紀初。此後,鋼琴藝術在中國的普及程度以及被追捧的熱度與日俱增。鋼琴教育,特别是啟蒙階段的鋼琴教育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在我國多年的鋼琴啟蒙教育曆程中,湧現出許多啟蒙教材,如一直占據“鋼琴啟蒙教材暢銷排行榜”的《巴斯蒂安鋼琴教程》《約翰·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以及“後起之秀”《菲伯爾鋼琴基礎教程》等。

Part 1三大教材概覽

01 《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

《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是引進自美國的鋼琴啟蒙教程。在1995年就引入了中國市場,90年代至今國内一直在使用的一本經典鋼琴啟蒙教程。

鋼琴啟蒙,哪種教材最好?

02 《巴斯蒂安鋼琴教程》

《巴斯蒂安鋼琴教程》是2006年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詹姆斯·巴斯蒂安。是特别為初學鋼琴的學生,能夠正确學習鋼琴演奏基礎而設計的一套有趣的、内容全面的鋼琴教材。

鋼琴啟蒙,哪種教材最好?

03 《菲伯爾鋼琴基礎教程》

《菲伯爾鋼琴基礎教程》是美國鋼琴演奏家、兒童心理學家蘭德菲伯爾博士夫婦以及菲伯爾鋼琴研究院經過多年潛心研究,推出了一套鋼琴啟蒙教材《Piano Adventures》,在美國同類圖書銷量位居榜首。

他們結合中國鋼琴教育的情況,為中國琴童引進了這套《鋼琴之旅——菲伯爾鋼琴基礎教程》,于2012年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引進版每級分為兩冊,分别是《課程和樂理》和《技巧和演奏》。

鋼琴啟蒙,哪種教材最好?

Part 2優缺點對比

01 《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優點

a.邏輯清晰、目标明确

“小湯”專注于鋼琴的啟蒙學習,教學的重點比較明确,每一個知識點的安排也比較清晰,其次,知識點之間互相的邏輯關系也很合理。“小湯”對于大多數孩子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它的課程設定比較單一,循序漸進的讓學生學習從彈單音,到音程再到和弦的彈奏方法。

b.從白鍵開始啟蒙

“小湯”從白鍵開始學起,從中央c開始,讓孩子逐個認識白鍵的音符。“小湯”的啟蒙比較直接,首先先從認識五線譜開始,然後從中央c開始将五線譜上的音與鋼琴的鍵盤對應起來。

缺點

a.對于音樂綜合素質關注較少

從音樂的整體素質培養方面,“小湯”是有一些欠缺的,像視奏這樣的訓練在小湯中是沒有的。從教學的實踐上來說,也是存在一些問題的。

音樂的學習其實并不僅僅隻是一個手指和音符的訓練,特别是到了後期,是以在一開始,關于培養孩子的綜合音樂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小湯”在樂理以及視奏上的訓練就顯然不太夠,建議搭配其他教材補充學習。

鋼琴啟蒙,哪種教材最好?

b.鞏固訓練不夠

“小湯”的整個教學思維與邏輯是非常清晰的,它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嚴密的教學架構,跟着“小湯”這本教材基本上能夠涵蓋音樂學習中的重要知識點。

但是,問題是知識點在上課之後需要大量的練習去鞏固,在這一點上,小湯的曲目量顯然是不足的,是以,它在課後的鞏固練習上不充足,建議大家可以配合其他的一些教材一并使用。

鋼琴啟蒙,哪種教材最好?

優點

a. 注重音樂的整體性培養

“巴斯蒂安”除了鋼琴演奏方面,還需要小朋友掌握全面的音樂素質與音樂能力,甚至作曲的能力。巴斯蒂安,大家應該都知道,它是直接與英皇考級接軌的一套鋼琴教材。其中除了第一冊,其他每一冊都包含5本教材,包括基礎、技巧、演奏、樂理、視奏。由于這5冊分别對應英皇考級的子產品,是以,它被認為是想要參加英皇考級的必修教材。

b. 采用漸進式多鍵盤複合學習方法

“巴斯蒂安”從手感和整體的鍵盤入手。先不引入音符,通過手指編号,練習手感,然後再開始慢慢熟悉音符和鍵盤,采用漸進式多鍵盤複合的學習法。 漸進式多鍵盤複合的學習法,就是巴斯蒂安這本教材需要孩子通過記住每個鍵的位置。

比如do是兩個黑鍵一組的左邊的白鍵,re是兩個黑鍵一組的中間一個白鍵,通過這種方式,先讓學生熟悉鋼琴上各個不同音區的7個白鍵,從一開始就讓孩子對鋼琴鍵盤有整體的概念。

鋼琴啟蒙,哪種教材最好?

c. 曲目量大,夯實基礎

巴斯蒂安這套教材的曲目非常的多樣,從啟蒙開始,它的曲子的數量就比“小湯”多得多,不光是基礎練習,技巧練習和視奏練習也有大量的曲目。它以基礎教材為主線,貫穿技術、視奏、樂理、演奏其他4本輔助教材。 每一課最重要的知識點會在基礎這一本教材上重點學習,然後技術則是幫助學生鞏固基礎中的知識點,進行針對性的手指訓練。

a. 内容過多,學習起來耗時耗力

由于“巴斯蒂安”是一套較為複雜,内容豐富的教材,對于不想在鋼琴上耗費太多精力的琴童可能會不适用。

“巴斯蒂安”這套教材可以說是複合式教學,希望孩子全面掌握音樂的各個要素,讓孩子在鋼琴學習中充分認識音樂的各個方面。但是,對于那些學習壓力比較大、沒有特别多的餘力去學習鋼琴的孩子來說,這套教材的内容有些過于複雜,學起來比較吃力。

鋼琴啟蒙,哪種教材最好?

b.對于教師水準要求高

這套教材的問題可能是内容太多,掌握它需要系統的研究教學方法,導緻“巴斯蒂安”在教學上比較難,比如在樂理的安排上,“巴斯蒂安”在後期的難度是比較大的,要求教師自身具備一個良好的系統的樂理知識體系。是以,想要全面掌握“巴斯蒂安”教材的教學,對于鋼琴老師的自身的教學要求是非常高的。

國内普通的鋼琴老師,對于這套教材其實并不是很熟悉,因為它是從近幾年才開始使用的,對于熟悉“小湯”教學的鋼琴老師,想要很好的掌握并且傳授正确的教學内容給孩子,是有一些難度的。

03 《菲伯爾鋼琴基礎教程》優點

a.教學内容循序漸進、符合幼兒認知規律

首先,在入門方式上,《菲伯爾教程》的教學設計可謂獨具匠心,較以往教材更為感性和直覺。以往大多數的教材都是在幼兒音樂知識為零的基礎上同步進行五線譜、音高、節奏以及彈奏要領等多元度的教學,這未免讓幼兒剛剛接觸音樂便感到很困難。

而《菲伯爾教程》則根據幼兒的認知能力以及心理特征做出了較大突破。例如《小公雞啄米》《小母雞啄米》《兩隻螞蟻》《兩隻小燕子》等曲目完全抛開線譜與節奏,讓幼兒直接找到手指對應的鍵盤彈奏不同音高,并附上極其形象的标題、歌詞以及插圖,讓幼兒細緻地體會自己彈出的音符以及彈奏要領。這樣獨特的入門方式'大大解決了幼兒學習鋼琴入門的困難,也更能夠引發幼兒繼續學習的欲望,進而提高學習興趣。

鋼琴啟蒙,哪種教材最好?

其次,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幼兒最大程度地收獲學習的滿足感及成就感。菲伯爾夫婦憑借對幼兒心理生理特征及發展規律的洞察力,悉心安排教學内容的進度,在對音樂知識的全面積累和音樂能力全方位提高的同時,增強學習興趣。

《菲伯爾教程》中曲目段落的選編以“孩子是否喜歡彈奏為标準”,進而提升幼兒鋼琴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我們常常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複雜枯燥的訓練是直接導緻練習熱情削減的重要原因。《菲伯爾教程》盡可能将演奏技巧分解得簡單、具體,并且創造生動的情景引導孩子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主動地表達情感,表現音樂。

鋼琴啟蒙,哪種教材最好?

比如 在手腕放松的預備練習中,讓幼兒想象“像是要甩開指尖上的小水滴一樣”;在斷奏練習中,模仿“小雞啄米”的感覺;又如第2 級《小野馬》的彈奏提示中問到:“跳音的地方像不像嗒嗒的馬蹄聲?連奏的地方像不像馬兒在翻越一座座山丘?樂曲的結尾像不像馬兒消失在夜色之中?”

同時配上小野馬的彩色插圖以及十分應景的歌詞,多方位充分激起幼兒的音樂想象力和表達能力,這讓原本枯燥的連奏、跳音等技巧訓練變得生動有趣。

b. 培養興趣、追求快樂與自信

“快樂學琴”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仍然有大量的孩子在學習鋼琴不久、尚未領略到成功的喜悅就中途放棄。菲伯爾認為其原因是沒有使用适當的教材,而他們推出的教材所倡導的理念就是讓教師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找到學琴的樂趣與自信。

鋼琴啟蒙,哪種教材最好?

《菲伯爾教程》的教學内容編排突破曲目局限,選擇孩子喜歡彈奏,願意學習的音樂,以激發孩子發自内心地表現音樂,表達自己,進而培養幼兒學習鋼琴的興趣。教材完全是從音樂本身以及幼兒心理出發!通過推敲鋼琴上的各種發聲方式。

比如不同音區的音響效果,踏闆效果,營造非常豐富的聽覺感受,和對于音樂的想象。它首先讓孩子對音樂感興趣,有了主動去探索音樂的動力,然後,帶着興趣慢慢學習到鋼琴的一些具體的技術。

鋼琴啟蒙,哪種教材最好?

c.統一“音樂性”與”技術性“

關于 音樂表演者的音樂性和技術性的問題已是老生常談,我們常常說技術是手段,音樂才是真正的目的,技術為音樂服務……但是,在實際教學實踐中,想要做到二者真正的融合卻非常困難。

很多程度比較高的學生,他們的演奏快速、清晰、響亮,但音樂的表現卻十分匮乏,聽者感受不到音樂行進的方向、音樂的層次、樂句的呼吸和對聲音的控制。也有很多老師和父母覺得孩子年齡小,随着年齡地增長會自然而然具有音樂表達能力,殊不知“音樂性”應該在學習演奏的初始就貫穿其中。

鋼琴啟蒙,哪種教材最好?

菲伯爾強調在鋼琴演奏技巧訓練中音樂表現力的培養,注重音樂性遠遠超過單一的演奏技巧。作為鋼琴教育工作者,教學目的絕不僅是培養孩子高超的演奏技巧,而應該是提升綜合音樂感,包括對音樂作品的風格、内容、和聲、曲式等方面的感受及分析能力,但如今的啟蒙教學往往很難達到這樣的藝術性标準。

《菲伯爾教程》将演奏技巧循序漸進地引入鋼琴教學,同時進行視奏、聽力、樂理的練習,并在鋼琴教學的初始尤為注重音樂聽覺能力的培養,追求美好的聲音,幫助學生形成敏銳的音樂聽覺。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極其重視引導學生思考和感受音樂中蘊含的形象和内涵,真正做到技術性與音樂性巧妙結合。

a.對學生要求高

《菲伯爾教材》由于是一套比較新的教材,在求得影響的豐富,趣味性的同時,也加大的孩子學習的難度。比如在第一冊就要求學生演奏一些譜面上沒有标出的音符,高八度的音或者低八度的音,連續的演奏一些模進式的音型等等,對于年齡偏小的孩子,難度可能偏大。

同樣是新引入的教材,“菲伯爾”比巴斯蒂安的引進要晚得多,是以許多鋼琴老師現在還不知道如何正确的使用這套教材。對于教材的運用和老師的教學水準來說,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适應期。

目前各種鋼琴啟蒙教材,大多從音樂心理學與兒童心理學背景出發,變革授課模式,追求寓教于“樂”,增加現代語彙,提高學生興趣,這些都很好很有意義。在鋼琴音樂基礎培育及演奏技能基礎培育兩方面,似乎仍存在很多問題。正确使用教材,全面了解目标,真正循序漸進,是改善我國鋼琴啟蒙教育的三大切入點。問題并不在于這個教材好,那個教材不好。每個有效的教材體系都有其鮮明特點。但由于切入點不同,采取的路徑也不盡相同。認識并體會教材編寫者一番苦心,領略他們的藝術目标及理想境界,發揮其長處,使每套教材都發揮出其極緻!

*文章來源于網絡

#鋼琴##鋼琴基礎##鋼琴技巧##琴童##鋼琴入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