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州首場特需文創展助力他們用藝術創收

1月15日-1月23日,一場特别的藝術展——“Xin·視界”心青年聯展将在廣州藝博院舉行,展出經過長時間美術訓練的自閉症青年的獨立作品,以及普通青年設計者與具有藝術潛能的特需(包括心智障礙、肢體殘障、聽力障礙等)創藝者共創的繪畫作品,和由此設計而成的文創衍生品——這是廣州市殘聯“百企百藝”公益項目的首場成果展。

“呈現首次共創成果,是為了展示參與者的藝術潛能,更是展示這個項目的可行性。”項目負責人表示,“希望特需青年能被看到,被認可,被欣賞。希望他們的藝術潛能可轉化成收入。也希望有更多的力量,來共同推動這種探索再往前。”

廣州首場特需文創展助力他們用藝術創收

王夏京《夢》(共創者:劉盛之)

“百企百藝” 支援特需人士用藝術創收

“我的畫裡有很多故事。”

“我想畫得更好,讓大家認可我。”

“我夢想成為一名漫畫家或插畫師。”

“我喜歡畫畫,我畫得非常好,我希望能用畫畫賺錢。”

——特需創藝者

藝術像一張溫暖的羊毛氈,給特需(有特殊需求的,包括殘障在内的人士)朋友帶來溫暖和安全感。藝術是最美麗的語言,讓特需朋友可以“暢所欲言”。藝術給他們勇氣和自信。但,藝術不僅僅隻為勵志而存在。如何讓藝術成為有藝術潛能的殘障朋友獨立自強、融入社會的手段?

支援殘障人士用藝術創收,是“百企百藝”公益項目的初衷。

廣州首場特需文創展助力他們用藝術創收

閻樂平《音樂都市》(共創者:李宇心)

在2021年全國助殘日,廣州市殘聯啟動“百企百藝”公益項目,旨在廣泛連結社會資源,以市殘聯搭建全市平台,服務全市,通過藝術家、設計師等人士的專業支援和協作,引領具有藝術潛能的特需創藝者創作具有市場競争力的作品,提供系統化支援課程。目前已有多個可持續合作項目推進,為殘障人士持續創收。

廣州首場特需文創展助力他們用藝術創收

楊尚羲《窗邊的早茶》(共創者:李瑛)

“Xin·視界”心青年聯展是“百企百藝”公益項目的首期成果展,由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廣州市美術家協會、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等多方提供藝術資源和場地支援。 展覽有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五位自閉症青年的獨立作品聯展,另一部分是青年設計師生與特需青年創藝者共創的繪畫作品和由此設計而成的文創衍生品。

在社會多方的支援下,“百企百藝”聯合廣州美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志願者老師戴秀珍帶領14位志願者學生,以一對一結對的方式,曆時近兩個月,與14位特需青年創藝者共創20幅繪畫作品,并對其進行設計,最終形成文創産品樣品。為全市殘障文化創作群體提供具有實際文創樣品的對外推廣和連結合作模闆。

廣州首場特需文創展助力他們用藝術創收

鐘宇琦《星畫家》(共創者:曹冰卉)

透過藝術作品了解他們,探索自己

“在共創的過程中,我能感覺到他在進步和成長。”

“他畫畫的時候思緒很清晰,我想我的角色不是‘指導’,而是‘助手’。”

“藝術治愈了他,和他的這段特别的經曆也同樣治愈了我。”

“他們眼中的世界,跟我們一樣是五彩斑斓的。”

——共創志願者

“Xin·視界”,既是“心靈”的“心”,也是“嶄新”的“新”。

“我們經常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一切,其實不一樣的眼睛看到的當然不同。如果用其他人的眼睛,會不會看到更奇妙的世界?”項目負責人說,這群特需創藝者是一群很有趣的朋友,他們可能各自面對不同的障礙,心智障礙、聽力障礙、肢體障礙……但他們最大的共同點是願意、且能夠用畫筆來為我們描繪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他們筆下的世界,簡單、純粹、充滿趣味。那些大膽的顔色、敏感的線條、突破正常的奇思妙想,建構了一個令我們着迷的全新天地。透過他們的畫作,我們探悉到他們的内心,也開始探索自己。”

“整個工作過程是一個互相激發的過程,我們的同學努力通過各種方式激發特需同學的創作思路和藝術表達,而特需同學也用他們的方式激發美院同學們在與人溝通中的智慧。” 戴秀珍說。在經曆完這個項目之後,她的感受是“予人玫瑰,心有芬芳”,“我們其實也是獲益者,在精神上得到很多滋養。我們嘗試放下頭腦,重新用心去連結身邊的人與物,感受沉靜的力量,學習謙卑與融入,心存善意,努力傳播善意,并在實踐中重新看到自己的價值和他人的價值。”

她認為,這個項目增進了志願者師生和特需青年之間互相的了解,激發出一些特需青年之前自身所不了解的藝術潛能,最重要的是通過設計的轉化,為他們在艱難的就業之外開辟另一條創收的道路,并能通過探索使之變成一種可持續的方式。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林琳、蘇贊、賈政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賈政 通訊員:歐陽紅燈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趙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