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利用彈棉花隐藏身份,潛伏東陵十餘年,差點搬空皇陵

導語:盜墓從民國初期開始就被明令禁止了,盜墓不僅使許多中國财寶流落海外,還使許多中國文化曆史再無證明的依據。

雖說盜墓已被禁止,可是盜墓的傳說卻一直在民間有所流傳,就比如《盜墓筆記》這本讀者千萬的小說就極受歡迎,書中幾個盜墓者個個身懷絕技,那麼現實中的盜墓者也如同他們那番厲害嗎?

他利用彈棉花隐藏身份,潛伏東陵十餘年,差點搬空皇陵

上世紀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盜墓者名叫王紹興,傳說他出生于民國時期,可是他的其他身世世人都無從查證,起初此人并不是一個盜墓者,而是一名山上的土匪,但是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百姓生活非常疾苦,做土匪根本搶不到什麼,于是他就決定盜搶死人,就此改行做了盜墓賊。

他利用彈棉花隐藏身份,潛伏東陵十餘年,差點搬空皇陵

一開始王紹興盯上的是著名的皇室東陵,可是還沒有等到時機成熟,就被孫殿英給一鍋端了,見此情景王紹興覺得盜墓或許是走不通了,當時那個軍閥橫行的年代,作為一般的盜墓賊根本就沒有能力和槍炮齊全的軍閥團夥。

于是王紹興就改行彈起了棉花,以此來維持生計。但是心有财富夢想的王紹興不甘心隻做一個彈棉花的夥計,心裡還一直挂念這當初沒有盜成的清東陵。

他利用彈棉花隐藏身份,潛伏東陵十餘年,差點搬空皇陵

王紹興在村裡待了十幾年的時間,終于等到了時機成熟的這一刻,此時大清早已成為曆史長河中的一位匆匆過客,而王紹興也已經五十多歲,就是如此年邁的他卻做出了令人難以想象的覺得——盜取清東陵。

為了能夠成功盜墓王紹興做了一個周密的計劃,不久之後他便把此計劃付諸行動了,首先他利用酒肉買通了看守東陵的兩個民兵,如此一來他不僅有了幫手還有了槍支火藥,現在他隻需要一個了解東陵的向導就可以實作多年的夢想了。

他利用彈棉花隐藏身份,潛伏東陵十餘年,差點搬空皇陵

經過幾番打量王紹興找到了一個名叫老關的男子,此人看似簡單确實參與過東陵修建的人才,就此王紹興的臨時盜墓團夥組成了,經過陸陸續續的搜找這個團隊擴大到了三十人左右,看到人手、裝備都齊全了,王紹興迅速确定目标為鹹豐皇帝墓,之後他們便迫不及待的下墓了。

可是盜墓哪裡那麼簡單,剛進入墓地就遇到了厚厚的墓門,面對如此難題大家各持己見,最後王紹興用鋼闆做了一把“鑰匙”直接将這墓門給打開了。

他利用彈棉花隐藏身份,潛伏東陵十餘年,差點搬空皇陵

打開墓門之後他們順利地進入了鹹豐皇帝的墓穴,之後他們将墓穴中的棺椁給撬開了,那一刻他們看到了這一世都沒有見過的珠寶,幾個人雖然高興的忘乎是以,但是他們還是将這些财寶拿到了王紹興家中分贓。

這次盜墓擷取的财寶讓王紹興身家大漲,自此之後他開始做起了買賣,不滿足于此的他想要再來一次盜墓行動,于是他開始盤算起來慈禧太後的墓穴,之後他果真帶人去了慈禧太後墓穴,雖說慈禧太後墓已被孫殿英光顧過一次,可是依然留下了不少價值連城的寶貝。

他利用彈棉花隐藏身份,潛伏東陵十餘年,差點搬空皇陵

兩次盜墓成功之後王紹興一夥人愈加膽大包天起來,他們開始與政府公職人員勾結,将清東陵所有的宗室墓穴都翻了個底朝天,他們如此舉動很快引起了外界的關注,國家經過很長時間的調查終于有了些許眉目。

最後得知如此膽大包天的盜墓者竟然是村裡一個默默無聞的彈棉花老人,王紹興聽到風聲之後連夜帶着錢逃跑了,不出所料很快全國各地都貼上了他的通緝令,此時的王紹興隻能拿着錢過着東躲西藏的日子。

他利用彈棉花隐藏身份,潛伏東陵十餘年,差點搬空皇陵

此時除了王紹興以外其他的盜墓團夥也開始慌了,他們為了保住性命在各地将一些過于顯眼的寶物直接砸毀了。王紹興就這樣東躲西藏過去了六年,最後在一座深山中被警方逮捕,因為其罪行過于嚴重被判死刑,他執行死刑的地方就在康熙皇帝陵墓周圍,世人皆說王紹興這是遭到了清朝皇室的報複了。

他利用彈棉花隐藏身份,潛伏東陵十餘年,差點搬空皇陵

總結:王紹興去世之後他的故事被後人改寫為了小說,他的這一生的經曆可謂充滿了傳奇,從最初了土匪到後來的彈棉花,年過半百之後卻成為了衆人皆知的盜墓賊,雖說他算不上什麼好人吧,但是他的故事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還是頗有教育意義的,有志者事竟成大概就是這麼一個說法吧,還有一個夢想就将它一直挂在心中,最後得以實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