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誠待人,人人敬;以誠辦事,事事成。
自古以來,流傳着許多有關誠信的名言,如“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強。”“人若無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等等。的确,誠信是每個人安身立命的前提。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天都要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如果失掉了别人對自己最基本的信任,我們豈不是會成為人人避之的獨行者?
小時候,爸爸曾給我講過一個故事:一個老人去砍樹,不小心把斧頭丢進了湖裡,他很傷心。有個神仙看見了,問他為什麼傷心?他說斧頭丢進了湖中,找不着了。神仙拿起一把金斧子問:“是這把嗎?”老人吓壞了,忙說:“不是!不是!”神仙又拿起一把銀斧子問:“那是這把了?”老人又回:“不是!”神仙再拿起一把破舊的斧子問:“是這把吧?”老人見了開心極了,道:“是!是!就是它!”神仙把三把斧子都給了老人。另一位老人聽了這件事偷偷在心裡笑他儍,于是自己也去到湖邊,丢下了斧頭,并假裝傷心哭泣。神仙又出現了,他剛拿起一把金斧頭,老人就連忙說:“對對!這就是我的斧頭!快把它還給我!”神仙生氣了,淋了他一身水就消失了。這個老人什麼也沒得到,反而連自己原來的斧子也沒拿回來。
這個故事說明:隻有誠實守信者,才能收獲累累碩果。作為我們中學生,考試是我們學習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可以檢測出自己真實學習水準的途徑。而有些人會在考試時做手腳,可隻要被發現迎接他們的會是無盡的悔恨。他們不僅會被禁考,還會在自己的履曆表上點上一個充滿了恥辱的污點,在未來甚至連找工作都困難。是以,我們必須守護誠信,做個誠實守信之人。
“言而有信,一諾千金”是我們祖先傳承下來的美德。講誠信既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又是一筆巨大的财富,還是連接配接友誼的五彩紐帶。任何一個守信用的人都将得到他人的尊重。作為中華民族的後代,新世紀的接班人,我們要長大,要成才,首先就應該努力做到守時,守信。正如孔子所說的那樣:“言必行,行必果。”隻有這樣,才能成長為可信、可靠,講信用的人。
我想,一個講誠信的人,在人前人後一定會得到很多人的稱贊、尊重、親近和信任,順境時會有人交,逆境中會有人扶。相反,一個不講誠信的人就會在這個世界上慢慢變得孤立無援。在有的人眼中誠信猶如鑽石般純潔、美好,而在有的人眼中誠信則被視為垃圾,我真心地希望大家都能成為第一類人,都能擁有鑽石般純潔的誠信,守護誠信,在心中築就一片誠信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