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每個人都有三項博士頭銜,分别是:筷子博士、吹眉頭紙博士,嗑瓜子博士。這三項外國人不可能得到博士學位,筷子——外國人不一定會拿,吹眉頭紙——可能不知道,瞌瓜子——也許會特别的笨拙……
筷子可以抵刀、叉、勺等一切去器具,用起來特别友善、簡單,而眉頭紙呢?則更簡單,隻要吹幾下,就能火。這可比花幾十塊錢買個打火機友善的多,從前一個店鋪的掌櫃,特會吹眉頭紙,如果你把眉頭紙放在眉間上,他會把下唇伸出來,把氣往上吹;如果放到下唇了,他就把上唇伸出,把氣往下吹,;如果放在左邊,他就會把嘴偏向左邊吹;如果放在右邊,他就會把嘴偏向右邊吹;如果你把他的嘴巴捂住,他就會用鼻子來吹煤頭紙,厲不厲害?
但是我覺得最有趣的還是"嗑瓜子"。
嗑瓜子有很多方法,若是豐子恺這樣吃瓜子的外行,就會先用臼齒咬一下,再用手撥開吃。
而我勉強算是内行,我的吃法很簡單。第一步:将瓜子扔進嘴裡;第二步:用臼齒咬碎外殼;第三步:用舌頭把瓜子弄出來;第四部,将瓜子殼吐掉,整個過程很流利。
像林老師這樣的大人,則是用蘭花指将一顆瓜子,放在門牙下,然後咬了兩下,迅速轉手,使瓜子與門牙成水準狀态,然後再咬一下,瓜子肉就掉進嘴裡了。如果是内行,瓜子殼,就會像一朵蘭花。
一次,豐子恺去日本看望他的同學,他在整理衣物時,發現了一盒瓜子,便與日本同學一同吃,還故作内行告訴他瓜子的吃法,日本人拿了一顆,咬了一口,結果瓜子碎成了無數瓣,日本人便連同口水一起吐出,瓜子肉随着口水流到了地上,不知去向。日本人隻好又拿出一顆,這會他把碎瓜子肉吐在盤子裡,然後一粒粒挑出,放進嘴裡,雖然豐子恺是外行,卻勝了外國人,看來外國人真的是不可能拿"吃瓜子博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