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中台的零售進化

最近一段時間,中台這個詞似乎成為了整個IT行業的熱點。無論是SAP還是用友,無論是東軟還是緻遠,全部在說中台。

到底什麼是中台?中台戰略是阿裡于2015年提出來的。就像其它公司一樣,阿裡也經曆了從傳統IT支撐業務到業務資料化,再到資料化營運并不斷孵化創新業務的過程。

我們就以零售業為代表,具體解釋一下,零售商業變革的背後,中台技術是如何推動新零售商業發展的?

零售業變革

衆所周知,2016年,馬雲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然而新零售到底是什麼?媒體有各種版本的解讀。

其實對于我們每一個消費者來說,自身的體驗才更為真切:比如盒馬鮮生,比如蘇甯易購,比如京客隆、沃爾瑪的無人櫃台結賬系統——你隻要自己在無人櫃台上掃掃碼,再放到稱重台上,就能夠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進行結帳了。

雙中台的零售進化

今天,自助收銀方式開始走進千家萬店

但智慧門店并不是新零售的全部,而僅僅是其中的一個環節。新零售已經從對人、貨、場的重構,走向了對全管道、産品企劃、物流供應鍊、金融、制造、組織及IT基礎設施等全産業鍊的更新。而站在今天,回頭看零售業發展的曆程,所謂的“新零售全産業鍊更新”,就更加具體、形象。

創立于2000年的百勝軟體,可以說是中國現代零售業發展的親曆者和見證者。據百勝軟體董事長兼CEO黃飛回憶說,百勝軟體的創立,源于當時有一大批中國企業開始走品牌化的路程,做零售連鎖,進而産生了資訊化需求。

零售業從2000年開始出現品牌商,到2009年拓展為線上電商,再到2016年出現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19年來黃飛一直奔波于鞋服制造業和零售業客戶的第一線。他認為,今天中國鞋服零售業的未來,一方面會湧現出幾個多品牌經營的超大型巨頭企業發展;另一方面,會誕生出更多是以靈活創新為核心驅動力的小而美的企業。

在筆者看來,這其中的深層原因在于,市場已經從供小于求的品牌廠商為王的年代,轉向供大于求消費者為王的時代。零售業的轉型更新也是一個從産品、訂單為導向(企業資源計劃ERP)朝着消費者為導向(業務中台、資料中台)逐漸演進的過程。

換句話說,市場從最初的産品供不應求變為産品過剩,消費者購買的已經不是剛性需求,而是服務和體驗,是以零售業要麼走多品牌經營之路,進而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的需求;要麼持續創新,靈活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的變化。

以消費者為中心,讓資料決策,來建構新一代的資訊化系統已經迫在眉睫。

IT系統進化

我們知道,雲計算的誕生源于電商。亞馬遜在西方“黑五”和聖誕節大促銷時,配備了大量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為了在平時也能得到充分利用,進而推出了雲計算這樣一種出租計算資源的模式。

換句話說,是電商将消費者一年中不同時節購買需求的變化,實時資料化和計算化了。而阿裡天貓創造出的促銷節日,更是無中生有,加速讓電商在整個零售業态中,扮演起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2008年,随着淘寶商城(天貓前身)的誕生,大量品牌客戶開始做電商的業務,需要有專門的系統跟天貓的電商平台對接,處理訂單,然後分揀、配送、發貨,這個系統,實際上就是品牌制造商背景系統和電商前台系統之間的業務中台,是連接配接品牌制造商ERP系統和電商系統的關鍵。

雙中台的零售進化

2018年9月杭州雲栖大會上天貓未來店+在牆壁上的智語讓人深思

2016年阿裡巴巴提出新零售之後,基于線上線下全管道的需求開始逐漸顯現,原來獨立的電商系統開始轉變為全管道系統,也就是今天我們稱之為雙中台的系統。

正是在這一階段,百勝軟體這樣的傳統行業ISV開始了與阿裡雲的深入合作——原因很簡單,因為一旦進入電商系統,就需要基礎架構搭建在高彈性的雲架構的網際網路平台上,以适應大促銷時線上訂單急劇增加、瞬時出現的高并發計算、存儲、網絡需求。

因為傳統IT架構的伺服器、存儲孤立形成一個個煙囪式的架構,計算、存儲資源浪費嚴重。即便是私有雲架構,也很容易造成管理的複雜度,組網成本很高。是以傳統IT架構的Scale-out(橫向擴充)的能力較差。

“原來百勝的軟體是基于php寫的,而現在全部架構在雲架構的Java體系下了。”黃飛解釋說,“這兩年像阿裡雲這樣的網際網路公司不僅在價格上面做了調整,也在底層技術上也幫助我們進行了深入的改造。”

雙中台進一步驅動新零售

“一方面,消費者越來越追求一個随時随地能夠買到所需商品的購買體驗。另一方面,商家也開始考慮如何在營銷層面真正打通線上線下,實作無縫交易。”雲徙科技CTO李元佳提出品牌制造商在營銷層面的思路開始轉變,“營銷從以前廣告促銷單向推廣,變成一個實時通過回報使用者群體需求變化,來調整銷售政策的路徑。”

作為一個雲原生技術的ISV,李元佳的話顯示出零售業的一個重大轉變:新一代的資訊化系統從傳統的生産資源計劃朝着個性化使用者體驗營運驅動進行轉變。

據悉,雲徙科技曾為一家知名汽車廠商搭建了基于數字中台的雲商城,通過大量線上市場活動連結消費者,建構精準使用者畫像,營運粉絲客戶,再将線上數字化工具賦能線下經銷商。系統營運短短幾個月,實作1.2億的PV量,線上訂單超過了5萬。

在筆者看來,這也是為什麼企業管理軟體巨頭SAP在去年将客戶體驗套件首次提升到與ERP同等地位的原因——SAP首次整合了旗下所有CRM相關軟體系統,推出了與其數字化核心SAP S/4HANA相同級别的雲架構客戶體驗套件SAP C/4HANA。

事實上,新零售的核心理念在于打造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智慧零售營銷平台,這其中的智慧二字的關鍵在于資料的閉環——有了資料的閉環,才能對消費者需求進行精準分析,才能智慧化,才能幫助上遊品牌制造商應對越來越快的終端市場變化。

同時商業上還要符合需求,包括庫存能不能及時調配,物流能不能快速送達,促銷活動夠不夠靈活,回報夠不夠及時。這時候,在新零售技術上,阿裡雲提供的“雙中台”能力,就變得異常重要了。

在新零售技術上,資料中台可提供大量資料産品,從資料标準化到資料歸檔和資料處理,提供一整套服務;業務中台提供包括庫存能不能及時調配,物流能不能快速送達,促銷活動夠不夠靈活等一系列從資料、計算出發,最終賦能業務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像百勝軟體這樣的行業ISV還是像雲徙這樣的雲原生技術ISV,随着O2O、全管道到新零售的更新,都在基于阿裡雲及其資料智能技術來建構業務中台和資料中台。

雙中台的零售進化

阿裡雲攜手合作夥伴構築雲上數字經濟共同體

實際上,在阿裡雲“練好内功被內建,阿裡雲自己不做SaaS,讓大家來做更好的SaaS”的生态邊界和被內建戰略下,整個生态得以共同幫助品牌制造商實作IT基礎設施上雲,同時運用網際網路分布式架構、下一代資料庫POLARDB、中台技術幫助企業實作核心技術的網際網路化,賦能企業應用從流程驅動變為資料智能驅動。

應該說,中台系統代表着數字時代的技術演進方向。可以預見,在阿裡雲與生态夥伴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有更多的産品和技術轉化出來提供給商家和品牌商,服務企業向新零售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