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martX:敏态、穩态兼顧,拓展超融合價值邊界

SmartX:敏态、穩态兼顧,拓展超融合價值邊界

超融合,早已不是新名詞了。不過,當一家公司提出來颠覆EMC+VMware,而且這家公司并不是Nutanix,就很值得關注和研究了。

“實際的情況是:我們有大量的客戶原來在使用類似EMC、VMware、Dell等老牌IT廠商産品,但是現在已經采用了我們的産品。”SmartX市場總監庫依楠在SMTX OS 3.5釋出會上表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作為2013年成立的公司去做傳統陣列,尤其是對金融客戶,即使價格便宜使用者也不會采購。是以我們一個技術驅動的成長型公司,必須能提供巨大的使用者價值,并迎合市場發展趨勢,才能更好地生存和發展。”

SmartX:敏态、穩态兼顧,拓展超融合價值邊界

SmartX市場總監庫依楠

是的。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彎道超車”。

彎道超車的契機

也許有人并不認同“彎道超車”這個詞或者這個概念,但是看過F1的人都知道,直道超車拼的是車的絕對性能,而彎道超車展現的才是賽車手的技術和膽略。

在筆者看來,任何一個行業,都有變革性的技術不斷推動行業更新,而這個時候,就是初創企業最佳的切入點——無論是Nutanix還是SmartX,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衆所周知,超融合市場中的領頭羊是Nutanix,創始人出自于VMware。超融合是整個IT基礎架構建構的一種結構、方案,核心是把計算資源、存儲資源不僅在實體上整合,在管理上甚至針對整合的架構做資料方面的優化。

“SmartX超融合方案解決了沃雲中存儲擴充和性能的瓶頸,時刻穩定的運作,為沃雲客戶的業務可靠、高效的運作提供了堅實保障。”中國聯通沃雲方案負責人的表述非常簡明扼要。

SmartX:敏态、穩态兼顧,拓展超融合價值邊界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聯通沃雲早已不是SmartX唯一的燈塔案例。近幾年,包括像國泰君安、招商證券、泰康人壽、渤海人壽等金融行業客戶,都已經成為SmartX超融合解決方案的客戶。

事實上,随着超融合架構(HCI,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如今成為軟體定義資料中心的重要承載者,其替代傳統IT三層式架構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而Gartner今年第一次把超融合作為一個單獨的領域釋出超融合魔力象限,也能印證了超融合架構正逐漸成為業界主流。

無論是Gartner還是IDC,都預測全球超融合市場2020年的市場容量會達到100億美金的市場規模,也就是說超融合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一直會保持接近50%的勢頭。

這個風口,顯然是SmartX彎道超車的契機。

金融級高可用和高穩定

衆所周知,超融合架構的優勢是即插即用、簡便部署、可擴充性強,但目前大多數超融合産品在資料保護及業務連續性等方面表現欠佳,導緻超融合難以部署于企業的核心應用特别是金融行業等更為嚴苛的生産系統中。

正因為此,SmartX在曆經五年自主研發和潛心打磨後,新推出了SMTX OS 3.5版本,支援雙活叢集、備份容災等兩大資料保護功能,在提供最進階别資料可用性和業務連續性保障的同時,實作極簡的部署及運維管理,來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價值。

“使用者通過超融合來替換傳統IT架構的時候還是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核心應用場景中的核心資料庫、生産系統要滿足業務要求,就要有對應的容災能力。”SmartX聯合創始人兼CTO張凱解釋說,雙活叢集實際上是SMTX OS 3.5裡面為了應對同城站點故障所推出的功能,要求兩個站點之間的RTT小于5毫秒,同時需要在第三個站點去部署仲裁節點。

SmartX:敏态、穩态兼顧,拓展超融合價值邊界

SmartX聯合創始人兼CTO張凱

所謂“雙活”,是在底層的資料上做到實時同步,這樣才可以實作同城多個資料中心實作RPO=0的秒級RTO級别的保證。換句話說,當其中一個站點發生故障的時候,上面所運作的業務或所運作的VM會被自動通過SMTX系統所提供的HA功能,自動恢複到另外一個站點,這樣就能夠實作業務的連續性。

值得一提的是,SmartX提供的雙活不僅僅是指存儲層面的雙活,能夠實時同步,更重要的是對整個IT基礎設施提供了站點級别的保護。“我們在一個超融合的軟體架構裡面,提供了完整的IT基礎設施的雙活功能,具備站點級别的容災功能。”張凱解釋說,當一個站點發生故障的時候,不僅僅是資料能夠保證RPO=0,秒級RTO級别,VM是可以漂移過去的,同時虛拟機管理的功能、網絡管理功能,以及容災、監控、報警等所有的功能,都可以在另外一個站點自動去恢複。”

在張凱看來,這是超融合架構所帶來的好處——相對于傳統IT的部署方式,超融合涵蓋了虛拟化、存儲、網絡和其他支撐系統,提供一站式的功能。對于使用者來說,SMTX OS 3.5簡化并提升了核心系統在超融合上的使用體驗,大大降低了IT管理者日常的運維負荷度。

拓展超融合價值邊界

“其實,SmartX從一開始就把追求穩定性放在首要地位。”庫依楠表示,SmartX聯通沃雲的案例是全中國最大的超融合部署,而且從2016年年初開始部署,到現在運作有兩年多的時間,整個的使用者節點數現在已經超過3000個節點、40個PB,一直都運轉穩定。

聯通沃雲的案例是SmartX最早拓展超融合價值邊界的案例。而今,包括國泰君安、泰康人壽、渤海人壽、招商證券、人保再保險、山東農信、南海農商、五礦期貨、中華保險、金拱門、海爾、萬家樂、碧生源、京東方、雪松控股等金融、制造、醫療、通信、快餐等行業使用者,都在采用SMTX OS應用到核心場景中,發揮關鍵作用。

“很多金融客戶原來使用國外的超融合産品,最後又通過綜合評估選用了我們的産品,除了SmartX穩定性好、性能強、可擴充性好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自己的研發實力,以及中國團隊具備提供全本地服務的保障能力。”庫伊楠說,“這是因為SmartX從誕生伊始,始終如一圍繞着超融合的方向,真正把核心做好,做紮實。”

這或許能夠解釋,為什麼SmartX在超融合架構成為主流之後,在國外上司廠商和國内幾大公有雲提供商都進入超融合市場之後,還能獲得包括電信、金融、制造、快餐、零售等各行各業客戶的青睐。

SmartX:敏态、穩态兼顧,拓展超融合價值邊界

而今,SMTX OS 3.5通過創新來大幅提升“可靠性”和“易用性”,再次拓展超融合的使用邊界,說明SmartX确實有一顆颠覆傳統的心。

“我們會按照市場端的回報做優先級的調整,但是我們産品層面的追求,以及産品發展的理念是一直不變的,也就是我們認為最重要、最核心或者最底層的功能,我們會優先釋出出來。”張凱認為,一個好的研發團隊還需要一個強大産品團隊去支撐産品理念的發展,而在這方面SmartX有着巨大的優勢,使得産品的連貫性及對産品未來的目标足夠清晰。

據悉,SmartX的産品發展思路是基于底層塊存儲、虛拟化、零運維管理及資料保護和容災功能這四個最核心的基石,實作包含伺服器虛拟化、塊存儲,服務像VDI、ROBO、開發測試等核心業務場景的覆寫。

“我們知道作為基礎架構來講,最核心的發動機才是一個企業真正的競争力所在。有了這種核心開發的系統,我們的産品會圍繞着超融合架構的持續優化、改進。”據張凱介紹,SMTX OS 3.5支援了從虛拟化場景到裸金屬場景,包括穩态、敏态、單資料中心、多資料中心、容災的要求以及簡單易用等需求,是全球最具競争力的超融合産品之一。

應該說,簡單、高效、彈性的超融合架構,正在逐漸支撐越來越多的企業使用者的核心生産環境,為企業帶來靈活IT的新體驗;而不斷創新而拓展價值邊界的SMTX OS,則成為越來越多企業使用者加速建構企業雲平台的可靠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