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未來已來,從阿裡雲自主可控看大企業的擔當

随着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會想:我們的未來會是什麼樣的呢?

足不出戶就能購買商品,早已實作;不必學車就能自駕全球,或許在不久的将來,也能夢想成真。

前兩天看到Intel和NVidia給出的預測,2025年,全球會有大約1500萬輛L3-L4級無人車上路。如果真的如此,那麼可以想見,我們的網絡得有多麼高速,計算得有多大能量,才能讓這一夢想落地。

不僅如此,未來的資訊安全得有多重要,因為網絡、計算上的任何一個安全漏洞,都可能讓這一夢想以悲劇告終;同時,如果這些核心技術不能掌握在自己手裡,那麼,國家安全在未來也無從談起。

前一陣子,中興事件驚醒了所有國人:我們自己的“芯”,自己的“作業系統”在哪裡?很多人說,“中國芯”我們有了海思的麒麟系列晶片,也知道阿裡巴巴全資收購了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但被很多人視為更為關鍵的作業系統,其實我們也早就有了——實際上,阿裡雲的飛天就是完全自研的雲作業系統,而AliOS也是完全自研的端作業系統,兩者均已經過多年商業營運的考驗,擁有自己成熟的生态體系。

什麼是完全自研

2009年,阿裡雲寫下其核心作業系統”飛天”(Apsara)的第一行代碼,完全從零開始,這就是完全自研。

實際上,全球比阿裡雲體量還大的兩家雲計算基礎架構提供商,無論是亞馬遜AWS還是微軟Azure,都采用的是完全自研的雲作業系統,而非采用開源的OpenStack。

未來已來,從阿裡雲自主可控看大企業的擔當

為什麼如此?一方面說明AWS和阿裡雲進入雲計算領域比較早,那時候OpenStack還未出現或遠未成熟,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人力成本去進行調優;另一方面,就是OpenStack從底層架構上,未必适合支撐大規模并發和全網規模的雲計算能力輸出。

有人把OpenStack比做是雲計算的安卓系統。但用過iOS智能手機的人都知道,真正好用的并非是安卓,因為其當機的機率要高很多。那麼,對于企業級的IT基礎架構來說,當機頻率越高,整體雲系統就越不穩定。正因為此,OpenStack被廣泛應用于非金融級的私有雲領域,規模相對較小,更易于修複。

但是,就如同iOS不是誰都能做一樣,完全自研的雲作業系統,不僅研發周期更長、難度更高、投入更大,而且生态系統的搭建也需要得到廣泛生态夥伴的認可,付出更多的努力。

正因為此,絕大多數手機廠商選擇了建立在開源社群基礎上的安卓系統,大多數中小雲計算廠商選擇了建立在開源社群基礎上的OpenStack。

正如手機安卓系統随着時間的推移不斷成熟,逐漸在智能手機市場佔有率上超過iOS系統手機一樣,OpenStack未必不是雲計算基礎架構的一個選擇。但今天的問題,核心還是在自主可控。

為什麼自主可控?

中興事件,讓越來越多的國人意識到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實際上,國家早在多年前就提出了“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資訊安全政策。一些國内的大企業,例如華為、紫光、阿裡巴巴,也都把自主可控的理念放在核心位置。

其實,自主可控這樣的邏輯,在商業世界裡并不是什麼新的邏輯,譬如筆者采訪過一家國内重要的B2B物流領軍企業,它在大量通過網際網路平台引入社會車隊的同時,自己依然保留着少量的自己的車隊,通過這樣的自主可控,保持着關鍵時刻對社會車隊的議價權。

在商業環境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也正因為此,華為投入大量經費通過旗下的海思基于ARM架構自研了麒麟晶片,雖然不是百分百自研,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議價權的能力。

相對而言,阿裡巴巴的自研就更為徹底。特别是今天,自研的雲作業系統“飛天”,已經經過了2017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每秒32.5萬筆交易峰值,每秒25.6萬筆支付峰值的驗證,遍布全球了200多個國家,總使用者數高達230多萬。

“飛天”作為服務全球的超大規模通用計算作業系統,它可以将遍布全球的百萬級伺服器連成一台超級計算機——單叢集可達1萬台規模,10萬個程序達毫秒級響應,十億級檔案數,EB級别存儲空間。

從這一角度來說,阿裡雲是目前國内唯一一個具備和美國AWS、微軟Azure同台競技的雲基礎架構服務商。其重要性自不必言。

未來已來,從阿裡雲自主可控看大企業的擔當
未來已來,從阿裡雲自主可控看大企業的擔當

自主之路

除了阿裡雲的飛天雲作業系統,阿裡巴巴在2010年還開始研發AliOS智能作業系統;2014年開始研發AliOS汽車作業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端作業系統都是阿裡巴巴自主從底層開始做系統架構設計,其應用架構采用的不是目前iOS、Android所采用的App應用安裝模式,而是以服務非安裝模式來做的。而今,作為開放的系統,AliOS從已推進了針對物聯網領域的輕量化物聯網裝置的系統版本,包括AliOS Things和AliOS Lite。

而在資料庫和中間件方面,阿裡巴巴也有突破。比如螞蟻金服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OceanBase,是全球目前規模最大的分布式金融級關系型資料庫系統。而網際網路中間件Aliware自2014年起開始研發,幫助阿裡巴巴應對極端複雜的商業和技術場景,逐漸擺脫了采購國外軟體的曆史,用網際網路的架構方式來建構業務和資料中台,讓一切業務資料化,一切資料業務化,驅動企業數字化轉型。

到了2016年,據了解,阿裡雲不僅自研了伺服器技術架構,采用自研晶片和自研系統軟體組成,并在軟硬體和晶片技術層做了大量技術創新,讓阿裡雲的彈性裸金屬伺服器可實作強大、穩定的計算能力。

此外,在人工智能領域,阿裡雲2017年釋出的ET大腦采用自研雲作業系統,将AI技術、雲計算大資料能力與垂直領域行業知識相結合,基于類腦神經元網絡實體架構及模糊認知反演理論,實作從單點智能到多體智能的技術跨越。如今,ET大腦已經拓展到ET城市大腦、ET工業大腦、ET環境大腦、ET醫療大腦、ET航空大腦等,打造産業AI等多個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馬雲宣布成立阿裡巴巴達摩院,開始基于阿裡機器智能技術實驗室等團隊在AI領域積累的大量算法模型優勢,根據AI算法模型設計微結構以及指令集,研發AI晶片NPU。據悉,該晶片将運用于圖像視訊分析、機器學習等AI推理計算。

未來已來,從阿裡雲自主可控看大企業的擔當

毫無疑問,在世界各行各業如今以ICT作為全新驅動力的今天,核心元件的自主研發已經成為國家安全、企業安全的一部分。正如馬雲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所說的:“真正的大企業不是看市值有多大,而是看擔當有多大;不是看市場佔有率有多大,而是看是否掌握了核心和關鍵技術”。

我們也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能夠有這樣的擔當,能夠掌握更多的核心和關鍵技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