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華三:用八個一融繪數字化未來

就在前幾天,IT業界又爆出了一個重磅的消息,這就是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在“H3C NAVIGATE 2018領航者峰會”上宣布,紫光集團将投資120億元進軍公有雲市場,助力“數字中國”建設。

新華三:用八個一融繪數字化未來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

衆所周知,紫光集團在控股新華三集團之後,如今不僅在晶片領域布局旗下紫光展銳、紫光國芯、武漢長江存儲等形成內建電路産業鍊;而且在企業級IT領域,布局大互聯、大資料、大安全和雲計算等方面,如今重金投入公有雲,完成全體系雲業務和雲平台的藍圖,顯示出了極強的抱負。

業界不禁要問,紫光的終極目标是啥?新華三的目标是啥?本文試圖從H3C NAVIGATE 2018領航者峰會的現場感觀和對新華三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紫光集團聯席總裁、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英濤的采訪中,得到答案。

紫光雲始末

在解讀紫光雲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紫光集團及其旗下新華三集團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我們知道,公有雲在國内如今已經形成阿裡雲、騰訊雲、微軟Azure、金山雲、華為雲等幾大主流提供商的市場格局。而公有雲是一項重資産業務,在前五大基本就位的情況下,門檻極高。

紫光雲的優勢很明顯,一是背靠紫光集團的資源,同時也有紫光集團旗下新華三等企業的技術解決方案和服務方面的有力支援。

事實上,新華三不僅是一家裝置提供商,還是一家能量極強的IT服務商。“新華三從2009年開始投入雲計算,2012年做出産品,經過了8年的發展,我們在全國做了六千多朵雲,包括13個部委的政務雲,19個省級的政務雲,各種醫療雲、金融雲等行業雲,還有幫助很多央企做了很多很多的雲。私有雲有私有雲的好處——安全、可靠、可控、個性化強,可以去定制。”于英濤表示。而今,新華三已經将集團戰略重新定位,緻力于成為“數字化解決方案上司者”。 

“雖然公有雲、私有雲各有優點,但總體上混合雲是趨勢。”于英濤說話很直接,“以前我們做私有雲,随着一些公有雲廠商開啟私有雲市場,進入了我們的大學營,我們也要奮起反擊。”

新華三:用八個一融繪數字化未來
新華三:用八個一融繪數字化未來

新華三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紫光集團聯席總裁、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英濤

實際上,于英濤不僅是新華三集團總裁,同時也是紫光集團聯席總裁,具體負責整個紫光集團的雲網闆塊業務。從這一角度來說,紫光公有雲與H3C Cloud的協同發展不是一句空話,因為集團從組織架構上,對此進行了支撐。

事實上,紫光雲總裁吳健的背景也來自于新華三,此前是新華三雲計算産品線總裁。而與吳健同時得到任命的還有原中國聯通雲公司總裁焦剛,出任紫光雲公司聯席總裁。

新華三形成全棧式雲平台能力

聯系到紫光雲公司高層上司的産業背景,可以想見,紫光雲背後的資源和實力不容小觑。返過頭來,紫光雲Powered by H3C Cloud。新華三作為雲基礎設施和解決方案的提供者,不僅會在紫光雲未來的業務發展中獲益匪淺,而且也會與紫光雲協同形成全棧式雲平台能力。

新華三:用八個一融繪數字化未來
新華三:用八個一融繪數字化未來

值得一提的是,紫光雲前期以城市雲、政務雲和行業雲為主,可以發揮紫光集團和新華三的優勢領域,與其他公有雲提供商進行錯位競争。

根據于英濤主題演講中披露出來的數字:新華三服務中國70%的部委機關、9個金字号工程、19個省級政務雲和300+地市區縣政務雲;服務中國90%的金融機構,服務一年數以億計的網上銀行交易;服務60多家國内機場等……

這些數字表明,新華三在雲基礎設施建設和私有雲領域具備超一流的實力,而在如今産業網際網路興起的産業變革期,現在入場正當時機。

事實上,與紫光公有雲協同,對于新華三數字化解決方案上司者這一新定位,是一個很好的補充。于英濤在新華三領航者峰會2018的主題演講中,以“一個前提、一個基礎、一個平台、一種要素、一種工具、一份安心、一群夥伴、一份保障”這八個一的能力為新華三的新定位進行了解讀。

數字化解決方案上司者的“八個一”

在于英濤看來,數字化轉型最重要是基于三個關鍵因素:第一要有很好的行業認知;第二找到最好的合作夥伴、最好的技術支撐落地;第三就是上司重視,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數字化轉型實際上是一把手工程。

無疑,新華三多年在國内各行各業直達最終客戶的積累,是其具備行業數字化轉型洞察力的前提;而完備的連接配接能力,是新華三的老本行——,新華三做企業網出身,國内市場領先,同時也是HPE伺服器、存儲産品在中國的獨家提供商,這些都是數字化轉型的IT基礎;而今,新華三與紫光公有雲協同,即将在技術同構、雲網融合、智能傳遞的特色下,加速推進百城百業計劃。

筆者認為,上述數字化解決方案上司者象限“八個一”中的前三個,幾乎就是新華三本身的優勢所在。而四、五、六中的高效資料引擎、領先的主動安全能力和完善的AI建構能力,實際上都是近兩年發展起來的IT業界的全新技術,也是新華三研發投入的重點領域。

我們知道,新華三向來以技術創新為核心引擎,集團超過50%的員工為研發人員,截至2018年2月底,專利申請總量超過8300件,其中90%以上是發明專利。正是在技術創新的基礎上,新華三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得到了百行百業的客戶及合作夥伴的認可,形成了新型的數字化生态。

新華三:用八個一融繪數字化未來

而“八個一”中的最後兩個,無論是全面的數字生态彙聚能力,還是全生命周期的專業服務能力,指的是數字化轉型的落地實施和執行,而這些已經是新華三所具備的優勢基因了。 

結語

數字化解決方案的全面落地,實際上與中國這兩年的國策密不可分,因為數字經濟、數字中國戰略,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事實上,“H3C NAVIGATE 2018領航者峰會”的舉辦地成都,不僅在美食方面更是獨步天下,而且在城市數字化治理的理念、意識上,都走在全國城市的前列,占據“新一線城市”的領先位置。

而新華三也将雲計算技術公司及五大研發中心之一落地成都,并協助四川省搭建省級政務雲,從中不難看出雙方都是數字化轉型大潮的受益者。

站在更高的紫光集團層面,筆者認為紫光集團的以“自主創新加國際合作”為“雙輪驅動”,形成從“芯”到“雲”的高科技産業生态鍊,如今通過紫光雲完成了紫光“芯雲戰略“的拼圖,同時也對新華三未來數字化解決方案上司者的發展定位,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