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緻遠協同應用大賽更新,定調“智慧協同 定制未來”

“郵件就像一顆一顆的珍珠,關聯性比較差;而協同就像一條項鍊,把一顆顆珍珠串起來,無論是報帳還是審批,都能讓公司從上司到員工感到效率的提升。” 

在中生集團(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資訊部部長李軍保看來,協同管理軟體在中生集團得到了集團上下的一緻認可,是因為今天的協同管理軟體不僅讓組織管理更高效,而且還可以讓企業把各個業務系統中的資料打通、集中和統一。

“資料的産生過程更透明,而且資料的一緻性,可以讓營運更高效,可以讓企業決策者根據資料快速進行科學決策。”李軍保在緻遠互聯第七屆全國協同應用大賽的啟動儀式上的表述,在今天代表了越來越多國内企業的心聲——這是筆者在近期與很多企業CIO交流時得出的結論:協同管理軟體更智慧了。

靈活定制和資料協同

在緻遠互聯全國協同應用大賽專家評審代表、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甯連舉教授看來,使用者中心、資料思維、生态思維是網際網路的核心理念,也是協同管理軟體的未來,因為其背後的社會化協同會是一個更大的市場。

回到協同管理的根本,筆者在上一篇關于協同管理的文章中也提到過,協同管理是以業務項目為導向的組織管理系統。而一個組織的管理模式,與生産物料的管理模式是不同的,因為組織是活的,更多會根據業務場景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從這一角度來說,企業級的組織管理系統不僅僅應該是一個輕量級的應用,同時還需要具備客制化的能力——客戶可以根據不同的業務場景,自由定制組織管理流程。實際上,在今天的市場環境下,往往一個項目會要求企業必須迅速跨業務、跨部門、跨機構來搭建組織,這就給傳統的協同管理帶來了很大挑戰,因為這樣的架構,必然使得項目和項目之間形成組織交叉。

緻遠協同應用大賽更新,定調“智慧協同 定制未來”

從這裡延伸開來,實際上,唯一可靠的就是資料,不僅是财務資料,還有業務資料,所謂财務業務一體化。這就需要協同管理軟體在今天自由定制的不僅是審批流程,而且還需要在技術上,支援企業跨系統的資料協同。

“原來我們是月結,上司想要一個資料拿不到,拿到的資料不放心,不知道資料對不對。現在緻遠的協同集中統一解決了這個問題,最多兩天就能拿到可靠的資料。”李軍保認為,協同管理軟體的好處在于,它從根本上是為部門管理者,為非專業人員而設計的,以人為中心,同時又是高度靈活、便于定制,這樣就很容易滿足全員的使用需求。

應用大賽推陳出新

實際上,正是由于協同需求的不斷變化,催生了緻遠互聯的協同應用大賽,來推動協同管理軟體的不斷發展,滿足客戶的個性化、定制化需求。

“協同應用大賽源自于2011年我們做的一個使用者活動。”緻遠互聯見習副總裁、客戶經營中心總經理馬文介紹說,“使用者所有的應用都超越了我們,把平台本身很多功能用得非常靈活。其賦予協同的創新生命力和變革動力,以及協同帶來的高可用性、高粘性、高價值感,着實讓人驚歎。是以,我們當時就在想,為什麼不能把全國使用者的智慧,通過一個活動,把他們激發出來、呈現出來,讓他們分享、交流和互通。”

就這樣,緻遠互聯協同應用大賽從2011年到2016年每年一屆一直堅持下來,已經從一個單純以使用者間應用案例交流分享為主的賽事活動,逐漸更新為引領to B領域協同創新、與各行業使用者需求最貼合、規格最高的協同行業頂級賽事。

緻遠協同應用大賽更新,定調“智慧協同 定制未來”

據馬文介紹,協同應用大賽這些年一直堅持下來主要有三個要點:第一,應用大賽要辦成一個持續開放、傳遞協同管理思想、普及協同價值的平台;第二,應用大賽是所有使用者互動溝通、分享和互相學習應用實踐的交流平台,每年會吸引大量的使用者和粉絲,帶着應用成果積極參與,是管理實踐的落地,也是經營理念的落地;第三,緻遠互聯也需要這樣一個平台洞察使用者的需求,持續幫助緻遠公司創新産品和服務。

據悉,在舉辦協同應用大賽這六年間,總共征集到使用者案例超過五千份,見證了協同的演繹過程。“最早兩年的應用主要是基于協同的規模、廣度、表單、流程的複雜度等等;到了中間兩年伴随着緻遠的業務生成器、移動,進而産生了更多業務實踐的內建應用;而到了最近兩年,随着緻遠協同管理平台的提升,已經越來越多地出現子產品化、領域集、行業細分的應用定制平台,包括所謂的平台門戶和複雜的移動應用。”在馬文看來,在過去六年,緻遠協同從不具備行業特點的應用逐漸演變成了覆寫一百多個細分行業特點的應用,這些都表明了協同管理應用正在不斷成熟,協同生态體系正在不斷完備。

智慧協同 定制未來

實際上,無論是第三、第四屆協同應用大賽的獲獎者陝西宏遠利用緻遠業務生成器零代碼完成了項目工程管理,以及内部基于HR、基于費用的預算控制管理;還是去年的總冠軍英特集團40%的核心業務,都是通過活用協同行為組織績效模型,通過協同大資料算法分析核心業務,成就了協同管理的差異化價值。此外,業務生成器還是北汽集團、中糧集團、國藥控股、郎酒集團、英特集團、保利華南、雲天化等多家緻遠老使用者在資訊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緻遠在全國已經有五萬家使用者,有超過五百萬的終端使用者在使用緻遠不同的應用和管理子產品。其中在過去六年協同應用大賽中覆寫了制造、地産、IT服務、教育、能源、政府等近百個細分行業,積累了50多種項目管理、預算、合同營銷、績效管理的應用,如今已經成為很多行業的标配應用,而這些,都是通過業務生成器搭建的。

緻遠互聯發現,超過60%以上的客戶在标配應用的基礎上進行業務深化實踐,而這也是驅動緻遠互聯轉型跨越的根本——從不同的行業職能應用,到以協同搭建人力資源的方案,從财務管理到集中采購等都有非常好的閉環的封裝;與此同時,一些特定行業的縱向行業化應用彰顯出來,比如說建築行業、網際網路IT服務行業、商貿連鎖等;這些行業内部IT系統的整合外用很明顯,都不可避免地與ERP的系統、财務系統和檔案系統甚至特定的行業業務系統進行不同層次的整合,形成統一的門戶解決方案。

在筆者看來,協同管理平台從定制建構某一企業特定的應用,到深入行業,進行組合、擴散、連接配接,形成整體的行業解決方案,實際上就是協同管理軟體從組織内協同,拓展到組織間協同乃至行業産業鍊協同的展現。

也正因為此,緻遠互聯協同應用大賽今年會更凸顯創新特色,而不止是頒發一、二、三等獎。“我們今年會頒布最佳行業應用、最佳領域應用、最佳移動應用、最佳協同門戶、最佳內建應用等更具協同智慧創新管理亮點的獎項。”馬文表示,商業環境變了,緻遠互聯更應該擁抱網際網路,聚集更多協同實踐者和協同觀察者、更多的産學研合作夥伴,基于應用大賽平台,沉澱價值,綻放智慧。

緻遠協同應用大賽更新,定調“智慧協同 定制未來”

緻遠互聯執行總裁向奇漢

實際上,在緻遠互聯執行總裁向奇漢看來,以“智慧協同  定制未來”為主題的第七屆全國協同應用大賽應該是在前六屆基礎上的一次更新。“我們希望通過客戶的成功實踐,通過客戶創新的智慧,及客戶變革和商業模式變革的智慧;通過緻遠互聯為客戶提供的業務定制平台,實作資源的有效複用,形成一個協同生态,來讓更多的客戶少走彎路或者快速調整前面走過的彎路。我們始終認為,使用者價值就是協同價值,協同價值就是緻遠價值。”

或許,基于網際網路的分享、複用、分發和生态理念,将展現在緻遠未來的智慧定制産品上,展現出新時代的管理思想——因協同,而緻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