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雲市場的三階進化

5月23日,阿裡雲在西南重鎮成都舉辦雲栖大會・成都峰會。和去年一樣,阿裡雲成都峰會的主題還是安全,不過除了安全,此次成都峰會還有一個重點:生态合作夥伴。

關于安全,筆者在上周WannaCry的文章中有提到,雲安全由于全網可視化,其主動防禦的能力因為持續監測營運,得到顯著提升。而阿裡雲在這方面具備很強的能力,本文就不再贅述。

關于合作夥伴,則是本文讨論的重點,因為在此次雲栖大會・成都峰會上,阿裡雲更新了“雲合計劃”,希望在商業軟體領域加速落地。其中,阿裡雲“1100”生态密碼,即聯合思科、SAP、Informatica、NetApp、中标軟體、用友暢捷通、泛微、Fortinet、聯想雲等國内外知名軟體企業共同開啟雲市場軟體品牌館,共同投入1億元雲資源,包括推出商業軟體15天免費試用計劃,希望帶動100萬中小企業實作智能化轉型。

阿裡雲市場的三階進化

雲合計劃更新

我們來回顧一下什麼是“雲合計劃”?其實“雲合”二字取自于古文名篇《過秦論》中“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合響應,赢糧而景從”。2014年8月,阿裡雲首推“雲合計劃”,希望快速聚集合作夥伴,建構新的雲生态體系。

而快速聚集合作夥伴的判斷依據是,雲計算乃大勢所趨,阿裡雲希望幫助大量傳統IT合作夥伴快速轉變成為雲服務商,基于阿裡雲計算平台,提供金融、政府、制造、教育、醫藥等不同領域的解決方案,包括咨詢、架構設計、雲遷移、工具應用開發、資料分析等綜合雲服務。這就是“雲合計劃”的1.0版。

到了2016年10月的杭州雲栖大會上,阿裡雲推出雲合計劃2.0版。以彙聚和連結、開放的技術、抽象封裝的網際網路能力、人才創新孵化為四大出發點,去建構四大合作夥伴體系:客戶共享的合作夥伴生态體系、技術共享的生态體系、以技術服務為主的生态網絡以及全球生态服務體系。

彼時,阿裡雲生态已經彙聚了雲解決方案、雲服務、SaaS/ISV、專有雲/混合雲、教育/安全、人才教育、創客生态等七類生态夥伴。而作為阿裡雲生态的重要平台,雲市場彙聚了近1000家ISV、3000+商品,覆寫基礎軟體、代維&服務、解決方案、網站建設、企業應用、雲安全、資料市場七個類目,超過230萬使用者。據悉,2016年阿裡雲市場上有10家軟體企業季度交易額過100萬,3家合作夥伴的季度交易額過千萬。

而今,雲合計劃2.0更新,通過聯合上百家合作夥伴共同投入1億元雲資源,希望通過更好的雲上應用體驗來吸引使用者,吸引企業,幫助企業轉型更新。

前不久,阿裡雲聯合浙江省推出10萬中小企業上雲計劃,在江蘇扶持300家企業上雲,如今又聯合四川省推出300家涉旅企業上雲計劃。這些在筆者看來,都是阿裡雲“雲合計劃”的一部分,因為幫助這麼多企業上雲,提供實施服務,單憑阿裡雲自己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須依靠生态夥伴的力量,依靠雲市場的力量。

關鍵詞交易和傳遞

無疑,雲市場也是雲合計劃的一部分。實際上,從2015年7月阿裡雲推出雲市場以來,阿裡雲市場也經曆了三個階段。

什麼是雲市場?按照阿裡雲營運總經理楊名的話來說,雲市場的關鍵在于“交易”與“傳遞”這兩個關鍵詞。

阿裡雲市場的三階進化
阿裡雲市場的三階進化

但阿裡雲市場的第一階段,更多還處于“交易”階段,類似于“淘寶”,是國内率先提供“淘寶式”軟體應用和服務的交易平台。使用者可以“即開即用”,一站式解決雲應用和服務的購買、部署和維護。當然,彼時的阿裡雲市場,更多是滿足中小企業做電商、建網站這樣相對簡單的“觸網”需求。

實際上,2015年7月,即便是國内最大的ERP供應商用友,也剛剛提出企業網際網路概念不到一年。那時候,從電商切入雲計算領域的阿裡雲,對于企業級市場的了解還不深。但很快,在2016年3月,阿裡雲市場就已經全面更新,引入了“傳遞”概念,标志着阿裡雲市場進入了第二個發展階段,開始打造軟體交易與傳遞的第一平台。

什麼是“傳遞”?對于軟體來說,傳遞是指實施傳遞,與個人消費軟體不同,企業級軟體因涉及到企業中的多個員工甚至多個部門,是以軟體傳遞有一個實施的過程,包括咨詢、流程設計、二次開發、部署、最終上線等一系列環節。

這時候,雲市場就要保證交易環節能夠覆寫整個傳遞過程,規避客戶采購企業級SaaS出現問題的風險,譬如阿裡雲雲市場裡的供應商需要繳納保證金,如同淘寶店家那樣,阿裡雲拿這筆保證金來保障客戶的利益。

實際上,阿裡雲市場在供應商的選擇以及後續的服務維護上推出了一整套的保障方案——對軟體傳遞過程進行全程監管,在入駐服務商為使用者提供服務時,全程“錄像”、“截屏”留存,以保障使用者的資料安全和服務品質。這個“全程”,實際上就把所謂的“交易”擴充到了“傳遞”上面——把付款的過程,從購買延展到了實施。

與此同時,阿裡雲市場把擴大銷售通路列為重點,從之前絕大部分線上交易訂單,延展為線上和線下O2O并行傳遞。而且,雲市場裡的SaaS還按照基礎軟體、企業軟體、網站建設、服務市場、雲安全等大類别進行細分,同時還按照移動電商、遊戲應用、高負載應用、配置雲主機等應用場景進行分類,從橫縱兩個次元友善采購方能夠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軟體,也友善了阿裡雲的實施傳遞夥伴提供相應服務。

如今,阿裡雲市場與一年前相比,又有了明顯的變化。

打造API經濟

除了阿裡雲聯合中标軟體、用友暢捷通、泛微、聯想雲、Fortinet等一衆知名軟體企業面向國内中小企業推出商業軟體15天免費試用計劃外,阿裡雲還拓展了包括思科、SAP、Informatica、NetApp在内的一系列企業級軟硬體巨頭。在筆者看來,這不僅标志着阿裡雲市場正式開啟了企業級IT的大門,而且極大豐富了阿裡雲的生态體系。

據悉,阿裡雲的雲市場作為雲計算行業裡的AppStore,如今已經成為軟體和服務最大的線上交易傳遞平台,與1200多家企業進行合作,在售4000多款商品。

不過,上述兩個方面在筆者看來,都還不是這一年來阿裡雲市場中最大的變化。如果我們仔細對比一下今天和一年前阿裡雲市場的商品分類,就會發現去年的“基礎軟體、企業軟體、網站建設、服務市場、雲安全、解決方案”這6大類目,如今已經變成“必BUY軟體、企業應用、建站推廣、服務&教育訓練、雲安全、API服務和解決方案”7大類。而這第7大類目API服務,在筆者看來,是所有雲市場的未來,也是所有軟體線上交易和傳遞的未來。

阿裡雲市場的三階進化

這裡面需要解釋一下什麼是API。字面上,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是應用程式程式設計接口,是各個系統、各個應用調用資源的接口,但實際上,這更是一個資料互動的接口,因為API可以以不同的格式連接配接資料。

比如螞蟻金服、墨迹天氣、Face++、聚合資料這些第三方資料公司開放的API接口,可以讓企業事半功倍。舉個例子,App要發紅包拉新使用者,而紅包功能需要實名認證和銀行卡校驗,按以往的方式上線這些功能耗時巨大;而現在,隻要用銀行卡四元素認證、身份證頭像認證等API接口,幾行指令就能可以實作功能創新了。對資料最為敏感的銀行業,譬如中信證券也認為,開放API 接口是實作網際網路金融生态、大資料應用、靈活開發的重要手段。

API可以說是實作萬物互通,形成新價值網絡的連接配接器。這也是每一個行業在資訊網絡化、網際網路+時代,産業更新、新舊動能轉換的基礎和關鍵要素。

在阿裡雲的雲市場上,我們已經看到API市場細分為金融理财、電子商務、人工智能、生活服務、交通地理、氣象水利、企業管理、公共事務等8個大類,涉及股票行情、圖像識别、空氣品質、醫院接口、人臉識别、天氣預報、駕照識别、違章查詢、資料大屏、資料可視化、商業智能、萬年曆等無數應用接口。

值得一提的是,如此海量的API接口服務,除了聚攏大量夥伴資源外,還包括不少阿裡自身開發開放的API和阿裡雲通過舉辦API as a Service大賽原創的作品。其中很多API服務是免費提供或者1分錢一次,在筆者看來,為應用創新、企業模式創新創造了非常多的機會。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CRM內建了地理位置API和交通出行API,就可以為銷售人員拜訪客戶提供更系統的出行服務,同時為公司銷售主管提供外勤員工的位置管理服務。

在筆者看來,如果API經濟能夠帶來更多以滿足使用者場景應用體驗需求為核心的企業應用,那麼雲計算以較低的初期成本投入和人工維護投入,就會真正幫助到成長中的中小企業使用者,進行數字化轉型。

普惠數字化轉型

根據東方證券的資料,相較于美國同行,中國企業級軟體支出隻占GDP的0.18%,遠低于美國的1.7%。而SaaS服務,是有可能幫助中國企業彎道超車的重要手段之一,因為更多的企業可以獲得與大企業類似的技術和服務,迅速通過技術創新打造自身核心競争力,是今天商業成功的關鍵所在。

據楊名介紹,企業如今可在阿裡雲市場“品牌館”進行線上咨詢、購買、部署、續費企業所需的全部軟體,這将整體降低企業使用國内外商業軟體的門檻。包括SAP Business ByDesign、NetApp混合雲私有存儲服務、Informatica雲資料內建等知名商業軟體和解決方案已正式上架,Cisco、富通天下、Check Point等近百家與阿裡雲達成合作的品牌知名企業也将在近期陸續入駐。

阿裡雲市場的三階進化

毫無疑問,阿裡雲市場是一個降低中小企業上雲交易與傳遞成本的平台。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明白,迅速通過技術創新打造自身核心競争力,是今天商業成功的關鍵所在。一旦企業級市場的雲計算需求被激活,雲合計劃确實有可能推動百萬企業登陸雲端,實作智能轉型;同時也将加速雲計算應用在傳統行業核心領域的落地,引領軟體行業一步完成“資訊化+雲化”跨越式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