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聚焦智能制造和智慧工廠,長沙望城奪取“雙勝利”的緻勝武器

疫情防控的阻擊戰已經進入下半場,複工複産的經濟保衛戰也進入了關鍵階段。

在免租降稅、刺激消費這類“正常”動作之後,長沙在3月初提出了“大幹一百天實作雙過半”的動員号召,以競賽的形式在全市範圍内營造了一股火熱的經濟發展氛圍。

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比賽,表明上看是為挽回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而發起的一項完成經濟目标的激勵性活動,在其背後反應的是長沙各個區縣主政官員的執政能力、區域經濟發展的定力和成色,以及經濟底盤的厚實程度。

如果以此作為标準進行解讀,長沙各區縣身上的壓力都不小,畢竟事關臉上顔面。作為長沙“年齡”最小,面積最大城區的望城,壓力尤甚。

問題來了,這場“雙過半”競賽中,長沙望城突圍的倚仗何在?

聚焦智能制造和智慧工廠,長沙望城奪取“雙勝利”的緻勝武器

01“快”字當頭,長沙望城“雙過半”競賽的A計劃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快”,是長沙望城在以往産業發展中表現出的一個非常鮮明的特征,這也将是長沙望城在“雙過半”競賽中能夠勝出的原因和基礎。

1、核心産業複蘇快:項目高速推進的背後一往無前的“望城決心”

因為疫情的原因,各地的經濟發展、産業建設都被按下了暫停鍵,望城雖然也受了一些影響,但核心産業在複工之後表現出非常強勁的反彈趨勢。

據公開資料顯示,一季度,望城經開區智能終端産業累計完成14.4億元,同比增長747%。其中,比亞迪電子成功切換為Buysell買料加工模式,産值大幅度提升,手機出貨量達210萬台,口罩4500萬隻;新視電子産值同比增長208%;德賽電池實作産值1.2億元;偉創力項目成功複産,預計全年将實作産值5億元以上。

聚焦智能制造和智慧工廠,長沙望城奪取“雙勝利”的緻勝武器

與産能恢複、訂單增長同步的,還有不斷傳來的項目簽約消息。3月25日,總投資約12億元中交長沙總部基地項目通過視訊實時連線,開展“屏對屏”線上簽約,正式落戶望城。這是繼益海嘉裡湖南糧油食品生産加工基地簽約後的又一個世界500強項目。

3月28日上午,湖南湘江新區管理委員會、望城區人民政府、長沙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簽署長沙高鐵西站産業新城整體開發項目合作協定,标志着高鐵西城開發建設工作進入嶄新階段。

經曆過的人都清楚要達成以上成績有多難,何況還是在與疫情防控工作同步進行的背景下取得的,望城在其中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霸蠻”是湖南人身上的标簽,就望城核心産業恢複和重點項目推進的速度來看,望城人将“霸蠻”二字的精髓展現得淋漓盡緻。

我們看到的是核心産業和重點項目的進展成績,在其背後是望城為了達成這些成績所表現出的一往無前的決心。

聚焦智能制造和智慧工廠,長沙望城奪取“雙勝利”的緻勝武器

2、項目要素保障快:項目未動保障先行,破解人、錢、地關鍵瓶頸

人、錢、地這三個方面是項目建設的基本要素,長沙望城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很早就意識到項目要素保障的重要性,因而在項目還沒啟動之前,就已在默默的進行要素儲備了。

這樣做的好處是,項目一旦确定,就能跳過籌措資金、土地騰遷等一系列準備過程,直接接入到建設或執行階段。

望城在去年就完成了68個拆遷項目,騰地1.2萬畝,盤活各類閑置土地1141.76畝,報批土地5663畝,讓重大産業項目的推進有了充足的用地保障。

在“大幹一百天,實作雙過半”競賽中,望城丁字灣街道的合祥高校項目花了10天完成征拆掃尾清零,在很多人的認知中,這已經是很快的速度了,望城烏山澳優智慧工廠擴征項目的征拆簽約速度更快,隻用了3天時間。

還有更快的嗎?

銅官街道挂圖出征,在3月20日啟動望城經開區銅官園區益海嘉裡項目拆遷的當天即完成了全部簽約清零。

在用人問題上,長沙望城成立了專門的人力資源公司,為重大項目和重點企業提供定制貼身服務。

事實上,長沙望城的項目要素保障速度在今年的疫情防控與複工複産工作中也有非常搶眼的表現。

從1月27日起就派出了工作組輾轉各地對接防疫物資,為複工複産提前準備。

2月7日時,又在全市率先組織第一批10台愛心大巴分赴湘西、張家界、懷化等市州26個縣市區,免費接送比亞迪電子長沙工廠勞工統一返廠,至今已開通“返崗愛心大巴”專車107趟。

聚焦智能制造和智慧工廠,長沙望城奪取“雙勝利”的緻勝武器

3月25日,在湖北省除武漢市陸續釋出返工解禁後,望城區馬上采取行動,派出的12台“點對點”返崗專車接回280多名湖北籍員工順利傳回複工,以實際行動為湖北“加油”。

與此同時,長沙望城還深入到湖南省内脫貧攻堅重點地區和務勞工員較為集中的勞務輸出地進行現場招聘,半個月時間,為長沙比亞迪等重點企業招工1萬多人,當時還受到央視《新聞聯播》、《人民日報》點名表揚。

孫子兵法有雲: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

長沙望城也确實領會到了“不打無準備之戰”的精髓。

未雨綢缪,準備充足。項目未動,保障先行。這也是長沙望城能夠奪取“雙勝利”的信心所在。

3、營商環境政策快:放權簡政,總能給企業帶來穩定預期

營商環境是産業發展無論如何也無法繞開的一環,長沙望城的特點是,推動營商環境向好的落地政策出台速度特别快,長期以來形成的行政慣性,給了轄區内的企業非常穩定的預期,即不管經濟大環境如何變化,有望城地方政策兜底,企業營運總能得到保障。

放權簡政,節省的是項目審批時間,企業感受的是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

在今年的複工複産工作中,望城保持了非常快速的扶持政策出台速度。

2月6日,就穩定用工、減稅降費、金融服務、減免租金等方面出台十條舉措;2月21日,率先在湖南第一批落實政策兌現資金1320餘萬元;3月11日,望城又适時出台支援文旅産業複蘇的措施。截至4月13日,累計為3477家企業減免社保繳費6518.5萬元,為159家企業兌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290.2萬元,協調金融機構為區内22家企業辦理貸款延期3億元,為42家中小企業提供43筆無費擔保貸款3.229億元,發放新增貸款22.8億元。

由此可以總結,每一個重要時間節點的工作,望城都是第一時間落實中央和省市的要求不打折扣的執行,以“省心、省時、省錢”為基準,打造了一個極省型的營商環境,對于企業來說,則是獲得感的提升。

02智能制造和智慧工廠,望城實作“雙勝利”的兩極

如果說“快”字訣是望城實作“雙勝利”的基礎,那麼從技術的變革、産業發展的趨勢來看,智能制造和智慧工廠則是望城實作“雙勝利”的關鍵核心。

為什麼這麼說?

我先來看看目前的時代背景。

先是去年12月份結束的長沙市委十三屆九次全體會議暨經濟工作會議上,長沙市提出2020年的主要工作任務之一就是要推動制造業高品質發展。

接着,為刺激疫後經濟發展,今年3月初,中共中央常委會明确指出,要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并随後公布了包括5G、人工智能、大資料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在内的新型基礎設施7大領域。

非常明顯,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國家戰略,産業的智能化更新已成趨勢。

有些巧合的是,應和着産業的智能化更新,智能制造與智慧工廠正好是長沙望城的優勢所在。

長沙望城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利用和強化這兩項優勢。

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其實已經給出了指引,除了上文提到的經濟工作會議,去年12月份的長沙重大項目觀摩點評會上,胡衡華将同樣的話說了兩次:“要做好增量與存量相結合的文章,既要立足目前做優增量,更要注重存量優化,放眼長遠盤活存量。”

望城在增量方面的打法是圍繞華為、比亞迪等重大項目,引進産業鍊上下遊配套項目,延伸、補強産業鍊條,推動形成“一超多強”産業叢集發展格局;存量方面,扶持現有企業做大做強,推進企業“入規、升高、上市、擴面”,促進龍頭企業技術、管理、品質、品牌更新,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促進已引進項目盡快落地投産達效等等一系列舉措。

一句話簡而言之,在做優增量、盤活存量的産業更新之路上,望城是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平心而論,由于望城是長沙最年輕的城區,就像一張白紙,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特别是建設智慧工廠方面沒有曆史包袱,是以一開始,無論是千億智能終端産業叢集,還是對接“中國制造2025”的智能産業布局,長沙望城都是以非常高的起點出發的。

聚焦智能制造和智慧工廠,長沙望城奪取“雙勝利”的緻勝武器

比如中糧可口可樂的自動化生産率達90%以上,生産線開足馬力,一小時可生産4.8萬瓶。

中信戴卡長沙基地的生産線上,在機器人協助下,從鋁錠到鋁水,再到加工成成品,每10秒左右可以産出一件鋁輪毂。

中航飛機起落架有限責任公司廠區裡,機械臂圍繞一條35米長的生産線來回穿梭,在已設定好加工參數的中央伺服器“大腦”指揮下,機械臂在不同機床間自動切換,将完成一道加工工序的零件取出再送入下一道工序,直到毛坯變成一個個精緻的零件。

湖南派意特服飾有限公司展示廳内,3D人體測量儀僅需三秒鐘即可獲得使用者身高、肩寬等80多項測量資料參數,實作服裝的智能化精準設計。

此外,總投資2.1億元,主要生産5G網絡通訊産品及計算機配套系列産品的恒茂高科通信網絡終端産業園将在年内竣工,全面投産後,可實作年産值8億元、稅收4000萬元以上。

作為長沙智能終端産業園重要組成部分,總投資達52億元的億達智造小鎮建設正在穩步推進中,該項目建成後将成為中部地區首個“宜業、宜居、宜遊”的智能制造特色小鎮。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僅望城經開區就已組建國家級實驗室6家,國家級企業孵化基地3家,企業技術中心55個,培育了中信戴卡、長高集團等一大批智能制造示範企業,并主編或參編20多項國家标準,在湖南省内率先打造了“智造小鎮”“智慧園區”。

在産業生态的聚集上,長沙望城充分利用頭部企業的生态能量進行産業擴充。

一個最為典型例子,圍繞華為在長沙布局的機會,望城聚焦産業鍊上的顯示屏、電池、攝像頭、結構件、主機闆元器件和包配件六大模組開展高效精準招商,不斷延伸到産業鍊的二級、三級供應商,成功引進了華為HUB倉、比亞迪、德賽電池、恒茂高科、貝斯特熱流道等23個優質項目,為打造千億級智能終端産業叢集蓄足了動能。

左手智能制造,右手智慧工廠,這是長沙望城近幾年來産業發展打下的根基,如今則成了長沙望城奪取“雙勝利”的底氣和資本。

聚焦智能制造和智慧工廠,長沙望城奪取“雙勝利”的緻勝武器

03“雙過半”決勝的關鍵仍将是細節

尋常處見功力,細微處見真章。

在“雙過半”競賽的競争層面,長沙每個區縣都有各自的特色和長項,取長補短的道理大家都懂,因而這場競賽最終考驗的将是各個區縣的執行能力與執行細節。

就望城而言,其需要重點關注的細節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明确園區平台是主戰場。

優勢産業和重點企業都集中在園區平台,這也是長沙望城經濟産業的大頭和經濟發展的根基所在。

要想馬兒跑都快,得讓馬兒吃得飽。

因而在“雙過半”競賽中,要進一步發揮園區的帶頭作用,這就要求區内的用地名額、資金、人才等資源要素向園區聚集。在長沙望城的規劃中,要舉全區之力打造一個實力更強、能級更高、機制更活的全國百強園區。

長沙望城将園區平台的位置放得很高,但要做好這件事情,特别是在“雙過半”競賽中做好這件事情,對望城政府的統籌協調能力是一次極大的考驗。

其次,産業招商要圍繞“兩主一特”,堅持初心,保持定力。

上文也提到,長沙望城的産業生态已頗具規模,從産業長遠發展的目标來看,産業招商需要圍繞現有産業生态展開。

這項工作若在平常,或能有所堅持,但放在“雙過半”競賽的大環境下,主政官員們能否堅持初心,保持定力又是另外一說了。

對此,長沙望城給出的回答是,依然全力實施“一鍊一策”,以提升産業鍊現代化水準為基礎原則,重點緊盯“三類500強”、大型央企、上市公司等龍頭企業,科學預判産業發展趨勢,引進項目必須符合科技含量高、稅收貢獻大、就業機會多、環境影響小等要求,以此來實作招商引資和品質的突破。

不在誘惑中迷失,不在挑戰中退縮,說起來容易,但真正做到卻是極難的。

最後,用制度保證項目建設高質高效。

可以預想,在“雙過半”競賽中各區縣肯定會鋪排大量新項目開工建設,加上之前的續建項目,長沙會掀起一股項目建設的高潮,然而這些項目建設的品質如何把控,則非常考驗區域政府的管理能力了。

長沙望城将制度管理放在首位,項目成敗以資料說話。

在園區平台方面,堅持以“畝均論英雄”的原則,完善畝均投資、畝均産值、畝均稅收為主的園區考核體系,同時還進一步完善全區體制,探索推行聘任制、按崗定薪等舉措,着力解決園區商氣不足、官氣太濃等突出問題。加快推進行政審批權限對園區放權到位,確定“園區的事情能夠在園區辦好”。

在項目管理層面,則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嚴格落實項目投資決策、項目審批、招投标等程式,着力提高政府投資的科學性。嚴格執行“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預算、預算控制決算”原則,切實降低工程成本,做到“把錢用在刀刃上”。

總結:時間可以證明一切,也可以改變一切。

望城用過往的産業建設成績證明了自己,也将用産業建設成績構成的底座再上層樓。

“雙過半”競賽,望城亮出的是自己的産業成色與責任擔當,收獲的将是一個即将騰飛的未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