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轉型數字化企業三大要素

轉型數字化企業三大要素

作為一個IT人,我們常聽到廠商忽悠說,企業轉型,最為關鍵的是IT系統和裝置的及時更新。

其實,企業轉型的關鍵當然在于上司的管理思想。即便是IT架構的瓶頸,同樣源于企業管理思維的桎梏。

當今,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國家經濟從資源消耗向資源集約的創新型模式發展,倒逼各個行業轉型更新。轉型更新中的一個關鍵,就是重視資料的價值。

如果企業上司對資料分析不重視,不願意承擔管理變革所帶來的風險,改革創新就無從談起。即便上司重視了,對于企業來說,轉型成為一家以資料說話的企業,仍然不是一蹴而就。在筆者看來,轉型資料企業有三大要素。

一、疏通IT架構瓶頸

也許有人會很詫異,轉型跟IT架構有何關系?其實不然。

我們知道資料價值的挖掘,首先在于資料的疏通,這種疏通,并不僅僅是搭一個CRM系統,連接配接客戶資訊。

舉個例子,銀行的資訊化最初也是從财務角度去做金融風險的管控,而不是從客戶經營角度來考慮的。

“解決經營問題,提升收入來源,最重要的是了解客戶,給客戶畫像。”潤和雲(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費志明認為,多數銀行的CRM系統目前僅僅填上了20個項目資訊中的四五個基本資訊,遠遠不夠。

如何發揮CRM的資料價值?德國拜耳的中國分公司做了新的嘗試,開始将CRM與KPI打通,兩個系統的資料要放在一個池子裡,實作實時的調用、對比、分析,替代傳統的PPT報告,使得銷售的資料真正實時可視和透明分享。

我們知道,傳統上的BI商業智能是靜态的報表,但今天的資料分析儀表盤,要做到真正将資料庫的資料顆粒精細化,将各個業務系統橫向打散,重新整合。

這種架構改變的核心是資料庫架構的改變,對于傳統IT方案商來說,确實不同于以往簡單的系統堆砌,技術的門檻不低。

有類似需求的客戶不在少數——事實上,如今國有四大行中的一家就正在投入數億元,建立全新的核心系統——橫向打散原有的業務系統,從資料到資源,真正以銀行的客戶為核心,進行重新整合。

二、利用原有業務積澱

誠然,沒有一種轉型是一蹴而就的。企業轉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利用好原有的業務積澱。

譬如,今天在金融行業做得風生水起的潤和軟體,其實是做供應鍊管理軟體出身。一家企業的供應鍊狀況,如今已經成為企業信貸的重要依據。這樣的資料關聯,可以将企業畫像真正完整起來,銀行才能夠拓展新的業務,譬如小額信貸,譬如新的業務保險。

潤和軟體正是認清了供應鍊與金融領域的結合點,在過去兩年間,連續并購了捷科智誠、聯創智融、上海菲耐得等金融方案商,初步完成了金融資訊化在全國的布局。如今,潤和軟體還與國内公共雲服務領頭羊阿裡雲達成共識,打造金融行業專有雲,開始面向中小城鄉行提供創新的專業服務。

“新資料價值時代的客戶關系,不再是簡單的甲方乙方的關系,而是要把客戶定位為合作夥伴關系。”在費志明看來,“客戶的業務創新,就是我的業務創新。”

三、打造專屬行業标簽

企業的轉型,确實要利用好以往的積澱,但同時,也要打造自身的專屬陣地。

上海麥彙成立之初,規模還很小,當時借助正在中小企業市場進行突破的SAP Business One尋求代理的機會,服務了幾家大型的食品加工外資企業。

“大型食品加工、農産品、水産品企業,出于分散風險的考慮,會把管理下放、分解到各個子公司。而子公司的規模都在100人上下,正好是Business One的适用範圍。” 上海麥彙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盧富平通過這樣的竅門,開始打造出了自己的行業标簽,學到了很多行業管理上先進理念和經驗。

“很快,很多企業找到我們咨詢部署資訊化應用,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有行業最佳業務實踐,有行業的Know How。”借助這些标杆客戶,盧富平擺脫了在中小企業市場做财務、進銷存等低利潤通用型産品的束縛,把行業專業解決方案聚焦在已有業務經驗積澱的智慧農場領域,走行業專業化的道路。

事實上,養殖業對于環境的要求非常高,地域又非常分散。是以,上海麥彙建構了基于傳感器資料的行業專業背景預測分析方案和逐級的警報推送應用等,就能夠幫助這些農牧企業有效規避風險,提升投入産出比。

實際上,國内農林牧漁行業還很不成熟,沒有完成标準化和流程化的模版,這也為上海麥彙樹立行業标杆、打造行業标簽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條件。

在筆者看來,資料價值對于全行業都是全新的領域,即便大如金融銀行業,小到農林牧漁,都還沒有形成成熟成體系的資料價值的解決方案。

這就意味着,資料方案商的市場空間巨大,特别是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衆多,集約經濟的市場環境中。

對于一家企業來說,沒有什麼比業績增長、員工勤勉更為實際的了,這就是今天的資料價值,能夠讓每一個員工看得見、摸得着。隻不過,這樣的應用和方案,還遠沒有達到普及的狀态——無論是全球巨頭還是本地企業,都需要以創新的思維來看待中國市場,重構企業IT系統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