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聚網際網路浪 成計算+潮

穩固中國市場第一,進入全球市場前三!在4月24日的浪潮資訊全國合作夥伴大會上,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進階副總裁王恩東提出了浪潮的業績增長目标。

聚網際網路浪 成計算+潮

在不知不覺之間,浪潮已經成長為中國伺服器的No.1,并帶動浪潮業績節節攀升。前不久浪潮資訊(SZ,000977)釋出了2014年年報,公司去年實作營業收入73.07億元,同比增長72.99%;實作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39億元,同比增長134.27%。

伺服器一向被稱為IT基礎設施的皇冠,一直偏居山東一隅的浪潮是如何實作這個驚人突破的?為什麼是浪潮而不是其他更知名的國内伺服器廠商?這裡隐藏着一個秘密,那就是當網際網路到來的時候,企業應該采取的政策。

網際網路帶來了驚人的資料量和驚人的網絡通信量,進而對企業的IT系統形成了非常大的挑戰。網際網路公司更是春江水暖鴨先知,率先面對着這種變化。最大的變化就是計算能力的集中化和規模化,2012年單一資料中心部署的伺服器規模是5萬台,到了2016年将增長到20萬台,而到了2020年則增長到50萬台。也隻有如此,才有可能滿足海量使用者對資訊處理的海量需求。

為了适應這種共同的變化,中國網際網路三巨頭BAT發起了“天蠍計劃”,對企業的資料中心進行更為徹底的重構,将原來标準伺服器當中的元件全部拿出來,再在更大尺寸的實體架構上進行重新整合,使得新的計算組合變成了機櫃。“天蠍計劃”在2011年11月1日發起,此後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也加入了。在美國,Facebook也發起了類似的項目OCP(開放式計算項目)。

這其實是網際網路對傳統企業基礎設施的一個重大改變,而浪潮敏感地捕捉到了這個資訊,不僅積極加入“天蠍計劃”,而且聯合網際網路公司推出了SmartRack整機櫃伺服器。如今,包括百度、阿裡巴巴、奇虎360等國内主流網際網路公司均大批量采購浪潮伺服器,這也使得浪潮站在了行業的潮頭。

通過在網際網路行業的成功實踐之後,浪潮提出了“計算+”戰略,要做到硬體重構、軟體定義和應用創新。硬體重構就是融合伺服器、存儲和網絡為統一的資料中心子產品,統一的資料中心子產品經過定義軟體的排程,靈活支援各類應用,高效處理各類資料,然後這些統一的計算資源将與行業夥伴的應用方案相結合,成為各個行業“網際網路+”解決方案。

聚網際網路浪 成計算+潮

(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進階副總裁王恩東談“計算+”戰略)

不可否認,網際網路企業的IT系統建設已經走到了所有企業的最前沿。而浪潮通過服務網際網路企業獲得成功經驗之後,又開始大力将這套解決方案推廣到其他企業計算領域。要知道随着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的逐漸普及,傳統企業遲早也要面臨着資料洪流的沖擊,遲早也必須采用更加靈活和高效的資料中心解決方案。

在這次浪潮資訊全國合作夥伴大會上,在下午的浪潮雲資料中心分論壇中,浪潮的技術專家已經能夠非常自信地将這套來自于網際網路公司的解決方案介紹給廣大的政府客戶。

正如老冀前面所說,網際網路資訊大潮的洶湧而來,也給很多企業的關鍵應用業務帶來了很大的沖擊,過去很多銀行、電信等的關鍵應用都是跑在像IBM Z大型機等UNIX系統上面的。是以,我們看到最近兩年雖然IBM的業績節節下滑,但是大型機業務卻保持了非常穩定的增長。

不過,如今IBM的這塊業務也受到了浪潮的沖擊,經過多年的苦心研發,浪潮也開發出了基于UNIX系統的小型機K1,并且經過了建行新疆分行等金融機構關鍵應用的考驗,完全能夠勝任。在加上國家對于資訊安全的重視,使得K1開始逐漸替代價格過于昂貴的跨國公司的UNIX系統的大型機和小型機,進入采購量巨大的政府和國企市場。

從産品的角度來看,SmartRack和K1是浪潮的兩個利器,分别從企業計算和關鍵應用兩大領域,轟開了跨國公司固守多年的堡壘,而且是在技術上取得關鍵突破的基礎上。

去年浪潮伺服器在國内市場取得第一,并不是因為在低端的二路和四路伺服器取得了多大份額,而是在高端的四路和八路伺服器均獲得了第一,其中八路伺服器的好市場佔有率超過了50%。而在一般用于關鍵應用的UNIX伺服器市場也超越額ORACLE,進入前三強。從這些資料來看,浪潮的這個老大還真不是吹的,是有實實在在業績支援的。

反觀其他國内伺服器廠商,在面對網際網路帶來的大機遇的時候似乎過于保守了,有的選擇了固守利潤率更高的電信等細分市場,有的隻是滿足于二路四路的低端市場,并沒有取得太大的突破。

那麼,下一步浪潮将如何實作進入全球前三的目标呢?就這個問題,老冀專門請教了浪潮集團副總裁彭震,雖然并沒有透露太多的細節,但是彭震暗示,浪潮在海外市場将會貫徹與衆多內建商緊密合作的模式,通過合夥夥伴來打開市場。據了解,浪潮在美國也在積極與一些網際網路公司探讨高密度定制伺服器的方案,也許不久就會有好消息。

聚網際網路浪 成計算+潮

(浪潮資訊副總裁彭震介紹資料中心解決方案)

此外,浪潮也很清醒地意識到,網際網路技術的突飛猛進将帶來一個軟體定義一切的時代:軟體定義計算、軟體定義資料中心、軟體定義網絡、軟體定義基礎設施……為了适應這種變化,浪潮必須加快伺服器周邊的系統軟體的研發。

雖然浪潮已經推出了雲OS和雲海大資料系統等,但是在虛拟化、雲計算等關鍵系統軟體方面仍無太大建樹,軟體在客戶層面也還沒有取得重大突破,彭震透露,浪潮已經在美國矽谷建立研發中心,重點放在系統軟體的研發上面,以期與浪潮的伺服器、存儲等硬體業務整合起來,形成更大的系統級優勢。

從浪潮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即使是最傳統的硬體裝置商,隻要站在了網際網路的風口之上,借助網際網路+的力量,一樣能夠騰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