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京東宣布,原雅虎全球副總裁、雅虎北京全球研發中心創始人兼總裁張晨已經于3月31日正式加盟京東,擔任京東集團進階副總裁,全面負責京東商城技術研發體系的工作。

據老冀了解,這位張晨同學可算是一位技術大腕,他搞了二十多年的軟體研發和管理,其中在雅虎公司就工作了18年,而且主導開發了著名的雅虎通(YahooMessenger)産品,曾經是美國排名第一的即時通訊工具,在全球擁有上億使用者。
更重要的,張晨也是一位技術管理牛人,幾年前他回到中國創立了雅虎北京研發中心。如今,雅虎北研已經承接了雅虎全球不少重要創新産品的研發工作,同樣也創造了一種不輸于谷歌的良好工作氛圍。隻不過形勢比人強,由于雅虎全球戰略的調整,雅虎北研隻能關閉。
接着有人就要問了,既然張晨是搞技術的,為什麼不去BAT這些以技術著稱的公司,而要選擇一個搞零售的京東呢?其實這裡大家有些誤會,京東雖然是做零售的,但是也是搞網際網路的,在某些方面的技術實力其實絲毫不遜于BAT。在美國,京東的同行亞馬遜同樣是以技術實力強而著稱的。直到現在,亞馬遜開發的公有雲平台AWS也一直遙遙領先于微軟、谷歌等技術巨頭。開句玩笑的話,老虎不發威,不要認為它是貓。
在數量龐大的集團軍中,京東研發團隊可以算得上是一支裝備精良的特種部隊,目前有4000多名員工,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沈陽五個城市設有研究院。整個研發體系分為9大子產品4大平台,他們分别是:
9大子產品:雲平台、運維、營銷研發部、營運研發部、職能研發部、大資料部、移動部、研究院、技術研發管理部
4大平台:技術平台、大資料平台、電商開放API平台、應用平台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京東已經擁有了比較完善的研發體系,并且涵蓋了電商、大資料、移動等目前最新最熱的技術領域。
其實,京東的技術實力在業務上有明顯的表現。老冀還記得2013年的6月18日前夕,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曾經發動了一場電商大戰。結果在戰況最激烈的那天,京東網站的通路和反應速度要遠遠好于很多用跨國公司商業軟體武裝起來的同行,這得益于京東對于從電商前台架構到物流背景的“青龍系統”等不斷的改進和更新。
去年雙十一的時候,第三方機構“雲智慧”曾經做過詳細的測評,京東以平均響應時間289.04ms的成績名列前茅;在另一家第三方機構Raincent的監測中,京東的網站速度位列亞軍;無論哪家機構的結果均顯示,京東的響應速度要快于主要競争對手。
最近幾年,京東在開放雲、移動創新、大資料、人工智能方面也做了非常大的投入,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去年京東開發出了一個“虛拟試衣間”功能,消費者拿着一個iPad,對自己拍一張照片,就能夠變身模特,随意試穿和搭配京東商城上的衣服。
這些成果,都與此前負責京東研發體系管理的李大學率領的京東研發團隊多年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作為一位媒體人,老冀曾經多次采訪過大學,認為他是一位非常有Vision的技術管理者,他首創了“IT管理123”,老冀在這裡也簡單地給大家介紹一下:
1個願景:做最有影響力的技術團隊
2個重點工作:文化(信任、分享、成長)、結構(人才結構、組織結構)
3個體系:産品體系、架構體系、管理體系
舉一些簡單的例子吧。京東研發實行的是項目經理負責制。一旦項目立項了,項目經理的權力很大,對項目的進度、品質、投入産出直接負責。項目部有獎金,獎金驅動項目,項目獎金怎麼配置設定,項目經理有很大的權力。
再比如,京東的每個采銷部門,其實都想制定更加有利于本部門的搜尋排序規則。但是京東研發内部有一個鐵的紀律:搜尋的規則隻為轉化率負責。業務部門提供建議,産品經理則要為最終的使用者體驗負責。
2013年,京東研發内部曾經搞了個“代碼秀”活動,每周五下午,程式員們将自己寫得很好的代碼、寫代碼過程中的心得體會,都拿出來“秀”給别人看,大家一起讨論,一起提高。結果這個活動大受歡迎,現場場面非常火爆。京東研發内部還有一個類似GitHub的軟體,可以讓程式員把分享的代碼放在上面,進而幫助“菜鳥”程式員們快速成長。
如今李大學離職創業,張晨接任。他曾經在全球領先的網際網路公司曆練過二十多年,見過大場面,管理過大團隊,有望将京東的研發實力提升到新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