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馬過河-很有意思的寓言故事

馬棚裡住着一匹老馬和一匹小馬。

有一天,老馬對小馬說:“你已經長大了,能幫媽媽做點事嗎?”小馬連蹦帶跳地說:“怎麼不能?我很願意幫您做事。”老馬高興地說:“那好啊,你把這半口袋麥子馱到磨坊去吧。”

小馬馱起口袋,飛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河水嘩嘩地流着。小馬為難了,心想:我能不能過去呢?如果媽媽在身邊,問問她該怎麼辦,那多好啊!可是離家很遠了。小馬向四周望望,看見一頭老牛在河邊吃草,小馬“嗒嗒嗒”跑過去,問道:“牛伯伯,請您告訴我,這條河,我能趟過去嗎?”老牛說:“水很淺,剛沒小腿,能趟過去。”

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準備過去。突然,從樹上跳下一隻松鼠,攔住他大叫:“小馬!别過河,别過河,你會淹死的!”小馬吃驚地問:“水很深嗎?”松鼠認真地說:“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個夥伴就是掉在這條河裡淹死的!”小馬連忙收住腳步,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他歎了口氣說:“唉!還是回家問問媽媽吧!”

小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媽媽問他:“怎麼回來啦?”小馬難為情地說:“一條河擋住了去路,我……我過不去。”媽媽說:“那條河不是很淺嗎?”小馬說:“是呀!牛伯伯也這麼說。可是松鼠說河水很深,還淹死過他的夥伴呢!”媽媽說:“那麼河水到底是深還是淺呢?你仔細想過他們的話嗎?”小馬低下了頭,說:“沒……沒想過。”媽媽親切地對小馬說:“孩子,光聽别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淺,你去試一試,就知道了。”

小馬跑到河邊,剛剛擡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來:“怎麼?你不要命啦!?”小馬說:“讓我試試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趟到了對岸。

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網友的評論,很有見解,與大家分享:

1、别人給你的隻是建議,決策權在于你自己;

2、建議跟觀點都會有對立的雙方;

3、是否應該相信别人所闡述的觀點;

4、與環境結合,綜合考慮别人的說法;

5、自己要動腦子,當别人給你建議的時候;

6、當你信心滿滿的要去做一件事時,路上總會有絆腳石;

7、當你遇到的第一個絆腳石,你通常是害怕的;

8、沒主意的時候,通常喜歡找最親近的人幫忙指引方向;

9、當你要跨越障礙,通常你得回到開始的地方,然後再走一次,因為你需要加速度;

10、不懂不知道的事情,有個甜美的嘴巴會幫助你很多;

11、會做人處事,在你危難的時候,别人可能就會伸出援助之手;

12、好孩子一般都是聽媽媽的話;

13、成長就是從自己思考開始,從分辨事情開始;

14、從事沒經驗的事,通過咨詢别人得到不同的答案,善于配合他們所處的環境,以及個人描述的言語來分析總結其中的某些規律,這才是借鑒,其他會讓你一頭霧水;

15、要通過自己努力才能收獲成功

16、好媽媽是教育家,懂得如何順勢引導孩子;

17、老馬之前自己走過那條河,這次讓小馬過河隻是個試驗,老馬是個資深教育家;

18、第一次自己獨立接手一件事的時候,通常會搞砸;

19、第一次是絆腳石,再跨一下,就過去了,成功源于不懈的堅持;

20、國小的國文課比其他階段的課程更有深意,我們應該把國小的國文課重新溫習一遍;

21、遇到事情多換個角度去思考,置身處地的想;

22、有些事情你沒在那個環境,你就沒辦法置身處地,尤其是在性命攸關的時刻23、小馬回去問媽媽,正說明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管如何先保住小命要緊;

24、記住了,今天過得去河,不代表明天也過得去,明天三峽洩洪、有人非法挖沙等等;

25、這頭牛是公的,身高大約是小馬的1.5-2倍之間。